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 城市空间如何“共栖”:沿着水岸,寻找自然答案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黄松 整理
2023-11-07 08:1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第五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正在上海徐汇滨江对外展出。此次艺术季主题为“共栖”,意在探索自然与城市的平衡与发展。沿着滨江向南走5公里,分布有30余个户外公共艺术展项,同时,上海全市20个展区则共同演绎“共栖”主题。11月4日, SEA-Hi!论坛第24期“共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艺术季的白猫主展馆举行。

澎湃艺术特摘要刊发此次论坛的发言及此次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执行策展人策展手记。

上海徐汇滨江的“白猫主展馆”,原为白猫洗涤剂厂库房,经建筑师袁烽改造后,成为艺术季的主展场和此次论坛的举办地。艺术季围绕“共栖”主题,分为四个板块依次展开:从“与谁同栖”的关注,到“置身事内”的思考,再到“都市之策”的展望,最后到“自然答案”的期许。展馆内展出了70余组国内外艺术家、建筑师和生态相关机构创作并参展的作品。展场外,沿着水岸行走,可以看到散布着互动艺术装置、生态场景营造等30多个参展作品。

白猫主展馆 摄影师:田方方

论坛现场

绿色生态与都市环境

在“共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坛现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王祥荣以“绿色生态与都市环境”为题,讲述了空间与生态的相关问题。“追溯历史,古希腊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发表的《气象学》《生物分类》都有很多关于绿色生态描述的萌芽。后来,达尔文发布《物种起源》,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他的观点:我们的绿色生态可能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一条进化路线。小说家亨利·戴维·梭罗在1849年观察社会,观察城市环境的变化,他厌烦了当时波士顿由于工业革命以后带来的环境污染,他希望回归自然,遁世。1962年,雷切尔·卡逊写出了《寂静的春天》。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多反思。到了1898年,英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社会活动学家霍华德先生发表了《明日的田园城市》,强调城市既有非常便利的生活、工作的条件,更应该有美丽的田园风光。”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览现场,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风土水灵·生境空间》

王祥荣说,人类在不断探索城市的空间,城市的环境、绿色生态的内涵和追寻自身的生存价值。实际上,人类在城市发展模式上不断升级,也有很多惨痛教训。如美国新奥尔良飓风后,开始提出“海绵城市”的发展模式,而我国也在之后大量地开展了“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的实践。从早期的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黑色的工业文明,这些模式都可能是难以为继或者不可为继,因此我们必须走第四种发展模式——“生态文明”。

那么,相关的路径与对策应是怎么样的?王祥荣总结道,“首先,我们要重视气候变化与空间响应,加强城市的空间与生态的修复。城市应该从‘海绵城市’向‘韧性城市’发展,同时加强生态红线的管控,实施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同时,我们不仅仅要着眼于自身城市的发展,还有区域的观点、国际化的观点。另外,我们会关注康定斯基的‘自由曲线图’,把景观艺术美和生态绿色美有机结合起来。随后是关于绿色低碳的营建,围绕“双碳”理论和目标,从绿色材料、绿色空间、蓝绿空间相融。第三个路径就是生态福祉保障。”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上海》

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何鑫以多国的野生动物所遭遇的现状展开,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何鑫表示,伴随着人类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动物在最近的几十年、几百年间,它们丧失了生存区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在过去的30年里面,其数量、种类都是在急剧下降的。“一些鸟类,红隼在城市里会利用高楼大厦去繁殖,凤头鹦会在城市里抓松鼠,而由于人类的投喂,一些动物获得了一些生活区域,但我们是否应该继续投喂?人和野生动物反而形成了一种冲突。”

水雁飞建筑事务所《千鹦鸟舍》

“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城市发展的便利,享受着很多国际贸易的这种便利。但这最终都会反馈到大自然身上。很多的栖息地在几年之内就发生了巨变。到底如何去平衡开发和保护呢?自然博物馆经常做一些公众教育,带领小朋友,让他们知道城市里能找到一些动物,而这些动物不一定是因为城市变得很好被吸引回来的,而是它们本来就得回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重新认识脚下这座城市。我们和大自然不应该是一种矛盾的对立的状态。我们应该是跟所有的野生动物,跟自然一起继续共享这颗星球。”何鑫说道。

同济大学精灵志——校园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与保护

迈向自然中的城市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分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研究中心)院长林华以“迈向自然中的城市”为题,诠释高密度超大城市的规划探索。林华表示,“在这上千年的自然成陆演化过程中,上海逐渐成为拥有江、海、湖、湾、岛、滩等丰富自然资源的世界级河口城市。面对城市安全底线的挑战,现在的生态网络规划不仅要考虑从人的需求角度来建设城市,同时要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上海不仅要为市民提供绿色开放空间,同时要为生物的迁徙和栖居提供空间。”

对此,林华讲述了转变的方法:“第一,通过对全域生态资源富集程度、生物领域圈、乡土植物、水源保护、物种栖息的综合评价,来识别上海最重要的生态源地在哪里。第二,联通源地间的生态廊道,根据地形条件、人类活动强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因子,并且通过最小成本路径识别法来判断廊道在哪。最后,形成由外至内渗透的9条市级生态走廊,以及由内至外链接的若干楔形绿地和生态间隔带组成的廊道体系。不同的廊道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我们要根据它们承担的不同的功能,来控制它们的建设要求和宽度。第三,织密生态斑块,在高密度建成环境中,识别和补充能够促进生态网络连通性的‘生态斑块’ 至关重要。”

长宁外环生态绿道

郊野公园和口袋公园

对于将“环绕中心城的绿化隔离带”到“环穿主城区的自然公园带”能级跃升问题,林华表示,首先将慢行绿道织入生态廊道体系,使生态空间从“看得见走不进的密林”变成“人人走得进可享用的休闲地”。她以外环绿道串联公园为例,讲述外环绿道衔接城市绿道,串联起周边主要的城市功能区,将其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通过整体生态品质的提升,带动整个区域的转型发展,让生态溶解城市,让生态真正赋能城市,促进城市的发展。

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长云以“‘城市之肺’——自然中的公园和公园中的自然”为题,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讲述共栖话题。杨长云以美国芝加哥为例,梳理了芝加哥城市建设及城市内的公园建设的历史。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芝加哥湖边区域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公园系统”。在他看来,公园有两种,“一种是运动型,一种是观光型。观光型是美学效果,运动型的是人们进去运动。这其实是伯纳姆和奥姆斯特德两个人的较量,奥姆斯特德侧重于观光型,但伯纳姆更希望这些公园利用起来,让他们的孩子可以进来。对于这些公园的启示,首先是’市民可达’,其次是要让孩子们知道规划的理念。”

此外,杨长云也谈及了绿色空间的误区问题。他以纽约为例,讲述了美国精英在建设公园时,并没有考虑底层人民的需要。“很多时候,我们夸一个地方美丽,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却并不简单。这包括对黑人,对印第安人和少数主义的问题。”对此,他认为,历史经验提示着我们要避免公园建设的误区,在实现公众的公共利益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少数群体的利益。这也是人与自然之外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共栖。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郭怡妦、孙田 或然景观 薛志坚 苏州园林博物馆《复园》

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科学主任靳彤以“上海生境花园实践”为题,讲述高密度城市空间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话题。她首先讲述了“生境花园”的概念。“我们看到了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各种各样的公共绿地、公共空间,包括在社区里面建造社区花园,但实际上都是从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考虑怎么美观,怎么让景观在一年四季有花,怎么整齐漂亮,但很少考虑到城市生物的需求。而’生境花园’在社区维度上增加了一层生境的属性,把生境和花园融合在一起,去打造一个给城市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功能的花园。”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生境花园》

在演讲中,她以上海长宁区虹旭小区的“生境花园”建设为案例,讲述了空间分析、布局与生境营造。对于“生境花园”的实现,她表示,“应杜绝外来入侵物种。传统的花园建设里面可能会追求美观、漂亮,有时候会使用一些外来物种,尤其是有入侵属性的植物,对本地生态,以及生物的群落结构造成很大的干扰,会给城市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需要在设计和建造初期就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考虑到为不同生活需求的动物创造活动和藏身的空间。此外,我们需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这个不仅仅是对动物友好,也是对人友好的基本原则。同时,生境花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在城市里面的野生动物的需求,给它们提供一些辅助的食物、水源或者庇护所。”靳彤说,“生境花园不仅是一个实践,而是希望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扩展,让野生动物能够在整个城市里面自由畅通地迁移和互相交流。”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卅吞设计,《共我一家》

在互动环节,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高长军谈及了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过程中的思考。

自然资源部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感知”分实验中心(Bio-CPU Lab)主任干靓则强调,在不同的城乡梯度上,人和自然的互动关系是不一样的,而这些概念也需要被规划界的同行们所熟知。

————————————

延伸阅读:一种面向城市的空间策略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执行策展人高长军策展侧记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已举办至第五届,主题演绎展区回到了第一届的西岸区域。如果回溯到2013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单以西岸为观察对象,这十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后世博时代上海寻求以文化、艺术塑造城市形象的一种探索,这个由规划部门发起的城市双年展制类活动正如其组织架构和主题选择一样,如实反馈了当代中国城市所处的转折阶段。

 西岸区域原貌,2008年摄;©西岸集团

西岸区域现状,2023年摄;©西岸集团

通过把展览活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结合在一起,艺术季在持续探索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新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规划实施和建筑实践的阐释、延伸、甚至补充。当然,这样高度概括化的抽象描述隐去了很多操作层面的挣扎与惊喜,那些细节里容纳了很多跨学科的当代因子。

从西向东看去,《砖的n次方》和《进山的孩子》依次面江展开,©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策展为城市空间探索方向

以博览事件作为城市空间整饬契机并借以推广城市形象,是过去几十年全球大小都市都曾试图采用的方法。世博会和双年展或许是其中最为知名的两个类型,前者起源于贸易动因,后者则以文化艺术为题。艺术季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一种延续,又吸纳了双年展类活动的诸多要素,演化成一种具有本土特征的艺术活动形态。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将艺术季的目标描述为总体艺术,“将静态的展示转换成动态的公共空间领域,整合建筑和城市空间,综合景观、公共艺术、舞台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领域。”这个目标解释了艺术季的平台性价值,与城市空间的载体性特点相得益彰,使得这项活动得以用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式来吸纳更广泛的艺术实践形式。当然,开放多元也带来了不同类型艺术作品并置和对话的困难,越来越重要的公共话语需要一种动态适应的回应方式,而这与很多艺术形式传统的叙述方式存在着不小的鸿沟。

《复园》场地原貌,可见工业遗存片墙和植物生长状态;©高长军

《复园》轻介入现状,充分地考虑植物生态,©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艺术季沿袭了世博会对于空间建设的总体思路,往往以城市更新的方式发生在工业遗存、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高度交叠的区域,并以某种大尺度的规划目标作为活动底色。因此,艺术季的策展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在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它发端于具体的城市空间和抽象的城市概念,不可避免地从调研、规划和研究开始,以策展的视角完成了一次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发现、识别和二次设计。如果再叠加上后续对于日常运营、公共活动的考虑,这意味着这样的策展工作逐渐开始演变为一种面向城市的空间策略。

《桥下舞台》场地原貌,可见空间阻隔状态;©高长军

《桥下舞台》成为附近公共活动的热门选择,©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常常以高度的时空压缩现象呈现,艺术季自然无力去完整呈现这个庞杂的过程,但特定时空内的空间实验则可能在某些探索中指出方向。所以,置于公共空间的塑造和城市文化的营造,是理解艺术季的第一层逻辑。在这届艺术季几个收储土地临时利用开放的例子中,《复园》讨论了后工业遗存与传统园林的文化关联,《桥下舞台》和《岛》验证了基础设施与日常生活的接驳潜力,《撒野》和《砖的n次方》尝试了滨水空间联动腹地引导区域更新的前瞻布局。同时,《河图洛书亭》则以一种半户外庇所的最终形态实验了临时都市主义的触媒转化。

《河图洛书亭》场地原貌,建筑师感受场地;©高长军

《河图洛书亭》无论白天夜晚,经常座无虚席;©杨作勋

策展为跨学科合作搭建平台

主题方向一直是艺术季整合不同艺术形态的线索手段。不同于过去几届讨论城市更新、公共空间、滨水空间和十五分钟生活圈等尚属于规划建设领域的专业概念,今年选择“生态”这样庞大的跨学科概念作为主题方向,对于策展团队而言颇具挑战。实际上,生态主题相关的当代艺术展览屡见不鲜,但是艺术季却有所不同,一方面需要在内容上回应这个可能已经不算热门的讨论,尝试给出一些新的表达;一方面还遵从着上述根植深厚的城市空间策略逻辑,尝试输出一些新的实践。作为物质空间的主要塑造者,当规划师和建筑师也开始参与进生态主题的展览时,一种扎根现实的中期主义思维习惯逐渐显现出来。

在一些与生态相关的当代艺术展览中,有关人类世界的反思性主题是常见的选题。从一开始的发人深省到如今的略显疲劳,越来越雷同的重复讨论与真切的环境变化相比显得有些单薄。当下似乎已经不太需要艺术家们再来折腾水藻以提醒大家气候变化的存在了,我们更需要一些根植于实际的答案。谈及实践,最容易想到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参展人使用可循坏材料的来强调环境友好,但是传统展览大多涉及搭建、运输和印刷,作为一种本就非环保的呼吁形式,这些片段化的策略显得有点不痛不痒。类似的片段化行为也长期发生在建筑与生态交叠的领域,在摩天大楼的露台上种树来表达可持续,给玻璃盒子增添各种技术手段来标榜节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建筑回应生态话题的前排答案。

《流域:都市与环境》展示现当代城市学如何理解和吸纳环境观念并且反馈在实践之中;©杨作勋

这种片段化的行为是一定时间阶段的观念差异和认知缺位。今年的艺术季联合策展团队由建筑师、规划师、生态学家、植物学家、艺术家、策展人等等诸多知识背景的从业者组成,不出意料的是,我们在一开始甚至无法找到一个大家都能共识的描述来阐释一个名词。这种跨学科带来的知识碰撞,在一开始就变成了一种根植于概念深度讨论的原动力,策展则试图通过这些碰撞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呈现不同知识背景下的观点、话语、行动、乃至困扰。所以,碰撞和反差被设计成为展览表达的重要内容,观众需要不断地切换频道和视角来阅读这些信息。在策展过程中,我们习惯性地开始对于生态、环境、自然、城市等等一些概念进行溯源,借助于更为宏观和整体的环境史视角来抽离地审视它们——在讨论这些概念的时候,彼此误读了什么,彼此错过了哪些。有趣的是,城市史、建筑史中的一些晦涩片段在生态史中找到高亮的补充,一些语焉不详的问题逐渐清晰了起来。从这个层面而言,“共栖”既是一个含混的回答,又是一种对理想生态文明的期待。

《居住学校》从地理性源头和概念性源头提供了一种不同于都市视角的、关于生态的补充性观念;©杨作勋

策展为公众对话创造机会

当然,一个筹备时间仅仅数月的艺术活动并不能带来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很清楚它的局限性。策展更加珍视由此发生的与公众对话的机会,希冀达成一些微小但有效的叙述,或许比玄妙的语言和炫目的画片更令人激动。不同于购票进入的艺术展、设计展或者博物展,免费的艺术季甚至跟大部分双年展都有所区别。免费不仅是机制设计的根本差异,更意味着观众筛选方式的不同,艺术季的底层动因具有强烈的公共性诉求,既不同于美术馆、艺博会与艺术家的合作模式,也不同于博物馆、科技馆与科学家的科普模式。

白猫厂区原貌;©西岸集团

由库房遗存改造为SUSAS白猫主展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与2017年的八万吨筒仓相比,今年的白猫馆有点平平无奇,外观乍一看甚至有些像一个普通的厂区办公楼。尽管建筑师费心费力的改造使其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公共性和实用性,但仍不足以作为一个目的地式的“打卡点”把大家带到交通不便的城市“边缘地带”。考虑到捉襟见肘的预算甚至无法更换更适合展览的窗户,异常紧迫的时间带来施工交叠风险,我们索性放弃了再给建筑加上一些花样的念头,转而关注起展览的内容来,希望将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讲述策展对于主题的思考。毕竟,户外展品有一定的阅读门槛,还需要服务于公共空间,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其对于主题的解释能力。而室内的策展更像是一种对于特定条件、特定时间和特定预算的动态平衡——我们首先要保证这个故事完整地、适宜地、具有公众可读性地被讲述出来,这是艺术季的第二层逻辑。

《为多样性设计》是展览为数不多的建筑设计展示,重点呈现了若干人与动物植物共处的案例,©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搜神——变形记》将剪影和城市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件很“共栖”的作品©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正因如此,单个作品本身的精彩程度固然重要,但其所处的板块和所扮演的角色则在叙事的线索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关键位置。

《木头人》通过全息互动科普本土生物,受到观众喜爱;©杨作勋

“与谁同栖”关注到人们习以为常的非生物自然要素(例如水、河流、天气信息)和人们身边的动物植物(例如地域性生物、城市野生动物),以跨领域的展览内容呈现了一系列的观察视角,审视“生命共同体”包罗万象的可能。“置身事内”呈现了人们如何以不同的感官和距离观察环境、以不同的语汇和图景想象城市、从不同的文化底色出发理解自然,讨论了自然、环境、人、城市等概念背后隐藏的千丝万缕的想象。“都市之策”则以相对宏观的视角展示上海目标建设“生态之城”的探索,与欧盟建筑最高奖——密斯奖视角下欧洲都市水岸建筑的对话,以及图谱的形式综述的关于“都市与环境”的未来规划和历史对话。“自然答案”英文名TOWARD ALL,将 “共栖”所探索的内容拓展至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城市之间的多维度相处关系,关注到建造活动如何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使用行为如何与建筑的痕迹变化发生微妙的互动,微观介入如何激发与维持公共空间的平衡,更是特别展现了生态危机背后具有远见性的新机遇。

《夜游记》用拼贴的方式重绘一幅当代城市山水画;©杨作勋

《阅读城市》将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公教游戏与上海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可拓展的城市阅读方式;©杨作勋

遗憾的是,仓促的准备时间并不支撑对策展方案的多轮打磨,各种限制因素导致展场内部显得有些均质,部分空间的不同展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在实施过程中,一边土建一边布展的交叠情况导致最后的空间氛围尚来不及精细地调整,一些视线线索和光环境状态使得部分空间的展品叙事产生了令人困惑的交接。这些遗憾在复盘时不免常在脑中萦绕,或许一些留白、一些放大,是更好的选择。

与谁同栖板块的互动内容;©杨作勋

展览开幕一个多月以来,虽然建筑设计类媒体兴趣寥寥,但生态、传媒、城市规划和管理等等学科背景的学者和观众给予了积极的响应。从随机的一些导览接待和网络反馈来看,不同知识背景的观众在展览中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反馈,我们所期待的公众对话被持续建立起来。在近期的一次讨论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谈到大众文化时认为,其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都是分众文化,大家都在某一类细分的讨论之中摄取内容。这不由地让我们再次回溯艺术季的策展初衷,似乎有意无意地开始带有了一些解释、科普的色彩。这就更需要策展保持开放的状态,积极尝试去搭建一些跨学科的对话,真诚地对待公众。

《竹云》之下,观众休憩观影;©杨作勋

注:此次论坛联合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由上海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持续至11月20日。

    责任编辑:顾维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