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降温了,你家冰箱屯的冰棍吃完了吗|夏日风物诗

2023-11-06 12: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当你在炎炎夏日钻进7-11便利店,打开冰柜看到整齐排列的“雪糕刺客”时,你一定会怀念小时候在学校门口小卖部买到的五毛钱一根的冰棍儿。

人们总是争论哈根达斯和梦龙到底谁更胜一筹,但行走在38度的高温下,每个人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咬下去一嘴冰碴子的、清凉解渴的冰棍儿。

当卖冰棍的大爷打开棉被,里面藏着的全是我们关于夏天一口冰爽的回忆。

说起“吃冰”这件事,中国人的老祖宗相当有发言权。

早在西周时期,天子会举行隆重的典礼,按功勋爵位把藏冰赏赐给官员们解暑,以示天恩。据《周礼·天官·凌人》记载,专门负责斩冰储冰的官员叫“凌人”。

春秋时期,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道,“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大意是用冰块冰镇酒水。

先秦时期,出现盛放冰块的器物冰鉴。《诗经·七月》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历史早期的冰饮属于宫廷贵族,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升级,民间百姓也能实现冰饮自由了。到了隋朝初期,“酪饮”开始流行,时至唐朝,一种名叫“酥山”的冰品传遍街头巷尾。

在唐朝,冰棍的雏形已经出现,但并非是便宜的玩意儿。

冯贽在《云仙杂记》里写道:“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杜甫也感叹“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可见只有上等阶级才消费得起。

冰激凌的雏形,在宋朝时称“冰酪”,这是一种把果汁、牛奶、药菊、冰块等混合调制成冰冻的饮品,普通百姓都买得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府街头有“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的商贩。宋末元初的《武林旧事》描述了杭州街头贩卖的冰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

南宋诗人杨万里就是个冰激凌脑袋,他在《咏冰酪》中写道:“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米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到了元朝,冰品被称为“奶冰”“冰酪”,但“除皇室外禁止制造”。

据说马可·波罗离开中国前,忽必烈让人把冰酪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他。马可·波罗返回欧洲后,把这种甜品的制作方法传给了意大利王室,意大利王室把这种方法保密了约300年,到1533年,制作冰酪的方法才由意大利传入法国。

明清时期,政府对藏冰和颁冰流程都有严格的制度。

在三伏天的时候,还会给各阶级的官吏们赏赐冰,但到了清朝,由于人员太多,便搞了个冰票制度。

到了近代,西方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雪糕。

1846年,南希·约翰逊发明了手摇曲柄冰激凌机;1851年,雅各布·福塞尔使用货车售卖雪糕;1899年,阿格斯特·格林发明均质机,提升了雪糕的口感;20世纪初,阿诺德受到中东卷饼的启发,发明了冰激凌蛋筒。

西方冰激凌制造工艺,让被迫打开国门的晚清中国提升了雪糕技术的发展。

1900年,英国商人柯塞恩在武汉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里的伙计们在休息的时候会含着一块冰用来解暑。于是柯塞恩在1904年的汉口法租界开了一家机器制冰厂——汉口英商和利制冰厂,这是中国第一家机器制冰厂,也是中国土地上第一只雪糕的诞生地,中国雪糕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1906年,犹太商人开普斯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开了一家名为马迭尔的饭店,这家饭店的盛名在远东地区如雷贯耳。开普斯特地在饭店门口专门开设了一个甜点摊,售卖马迭尔冰棍,对于当时的哈尔滨百姓来说,一根马迭尔冰棍就是身份的象征。

当西方冰淇淋技术进入中国,传统的冰品就遭到了冷落。

据民俗学家邓云乡先生在《云乡话食》一书中回忆,上世纪三十年代,北京东安市场的起士林、国强,米市大街的青年会餐室,西单的中华斋、半亩园、滨来香、亚北号等十几家字号,都有很好的手摇冰激凌出售。

不但店中零售,还可以整桶送到顾客家中,“腻、滑、凉、甜,入口即化,其味道比电机制造的冰砖等不知道好多少倍”。

1925年,位于上海的美国海宁洋行为解决蛋制品淡季困境,引进了美国的制冰技术,创作出了中国第一个冰淇淋品牌“美女牌雪糕”,它用包装纸包裹,接近我们如今吃到的雪糕冰棍。

而这也是上海“光明”牌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海宁洋行被收归国有,更名益民食品厂。1950年,益民厂推出“光明”牌冷饮,寓意为“新中国一片光明”。

光明出品的盐水棒冰4分钱,桶装小冰砖1毛9分钱,赤豆雪糕、绿豆雪糕、光明冰砖、和平雪糕、三色杯冰淇淋——不仅在上海冰淇淋市场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说起冰棍带来的第一份回忆,大约都是儿童公园门口,装在自行车棉被里的宝藏,或者是父母从国营冷饮店(食品厂)用保温杯打回来的没有包装的雪糕冰棍。

卖冰棍的大爷掀开棉被的一瞬间,冰冷的雾气扑了满脸,里面是用纸包好的冰棍:奶油味,红豆味,绿豆味,巧克力味,和好朋友一人一支,握在手里立刻用嘴含住,最简朴的甜和冰冲击着味蕾。

每个地区的小朋友,关于冰棍都有自己的独家记忆。

东北是雪糕冰棍的兵家必争之地。

黑龙江有马迭尔、老鼎丰、红宝石、大北岛,吉林有宏宝莱、红旗,辽宁有中街、礼拜天、德氏、一统世加、奥雪。

说起宏宝莱,你一定吃过沙冰和沙皇枣;说起中街,你一定吃过两口一个的糯米糍和老冰棍。

提起老北京的冷饮,你可能会想到北冰洋——那就不得不提诞生于1936年的北平制冰厂。

对于北京孩子来说,北冰洋“双棒”代表了可以分享的快乐,也代表了一人独享两支的痛快:

“两天吃了4个双棒,垃圾桶里就有了8根棍儿,多厉害。”

“别的姑娘傻不呵呵吃可爱多呢,我一人嘬两根双棒儿。”

诞生于1958年的甘肃504雪糕大有来头。

504是个代号,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发展核事业最早建立的浓缩铀生产工厂,位于兰州西固,人们称其为504厂。它先后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提供了合格的核燃料。

改革开放后,504厂面临转型,生产雪糕就是副业,由504厂下属的大明食品公司经营。

诞生于1960年代的广东五羊牌雪糕,莲花杯、红绿灯、飞鱼、五羊甜筒、红绿豆批,如果不认识这些五羊经典款,广州人会开除你市籍。

八毛的菠萝冰,一元的红豆批、绿豆批,而两元的飞鱼脆皮、五羊金筒已经是“五羊家族”里的高级成员了。

在冰棍的江湖中,东有光明,南有五羊,西有天冰。

天冰小神童,从河南辐射到了大部分中部地区城市。天冰小神童甜筒、天冰大果、秘制红豆、小奶糕、聪明转转,你一定吃过其中一个。

回想起吃不起“可爱多”的童年,小神童占据了所有关于甜筒的回忆。巧克力味、哈密瓜味、草莓味、香芋味,小姐妹们放学聚会少不了它。

1992年,和路雪进军中国,从此小孩们的记忆中,那顶红白相间的太阳伞,就代表了“奢侈”两个字。

90年代,和路雪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为商店、小卖部,免费提供带和路雪标志的冰柜及红白相间的太阳伞,前提是免费冰柜里只许放和路雪产品。

于是,画着狮子头像的和路雪奶昔变成了一代人甜蜜而奢侈的回忆。

接下来,1993年成立的伊利和1999年成立的蒙牛接管了中国孩子的冰棍雪柜。

⬆️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和路雪广告

2003年,中国冰淇淋市场占有率前三分别为伊利(17%)、和路雪(16%)及蒙牛(10%),雀巢和美登高分别为第四(8%)和第五(6%)。

伊利火炬、苦咖啡、小布丁、玉米香、绿色心情、冰工厂、绿舌头、娃娃头——占据了每一个写不完作业的夏日夜晚。

2018年,网红冰棍开始钻进便利店。

椰子灰、双黄蛋、钟薛高......每隔一段时间蹦出一个新品牌,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联名,晴王葡萄等网红水果也被掺进了冰棍里。

翻遍了冰柜,我们想找的,其实就是最便宜的一个糖水老冰棍罢了。

现代意义上的冰棍,是一个名叫弗兰克·埃珀森(Frank Epperson)的美国人发明的。

1905年,他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有一天,他和大人一起用搅拌棒调制一种甜饮料,做到一半,把饮料遗忘在门外的走廊上。

第二天清晨,埃珀森发现饮料已被寒冷的天气冻成了固体,而搅拌棒还竖直地插在上面。他好奇地拿着木棒舔了舔上面的冰,发现味道好极了,于是将其命名为“Epsicle”(冰柱和他的名字的合成词),并开始在他的社区周围出售这种食物。1923年,他成功申请了popsicle专利,正式将冰棍作为商业产品出售。

现在,popsicle的注册商标属于联合利华,美国小孩吃的“冰棍”就是这个牌子的。

在俄国,最早接触冰激凌的是沙皇和贵族,随着时代发展,这道甜品走入了百姓的厨房。

18世纪末,雪糕在圣彼得堡的酒吧、餐厅、咖啡馆变成了菜单上的必需品。

1794年,圣彼得堡出版了一本烹饪新书,详细讲述了用红莓果、草莓果等俄罗斯野生浆果制作雪糕的方法。那时候的冰棍雪糕比如今的口感更加馥郁,因为添加了大量花朵精油与植物香料。

19世纪末,俄罗斯出现了冰棍。在苏联建国初期,人们曾斥责冰棍雪糕为“资产阶级低级趣味”和“败坏工农革命政权”的坏东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态度逐渐缓和。后来还开办了国立冰激凌学校,专门研究冰激凌的制作和营销。

1924年,列宁格勒颁布了一项关于冰淇淋制作和销售规则的法令。该法令规定了只提供铜碟子、干净的冰块和出售冰淇淋的固定售货亭等要求,售卖冰淇淋的地方不应该靠近污水坑和马车场小于20米。

1932年,冷冻食品工业兴起。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中央大街上,穿白大褂的女性售货员从装有冰的木盒子里拿出了冰冻美味——被闪亮锡纸包裹的雪糕。

1937年,苏联才开始生产用纸包装的雪糕。新技术也开始使用:在巧克力的原料中中添加椰子油或鲸油,使得雪糕外部形成一层薄且无裂纹的巧克力层。最后,巧克力冰淇淋的脂肪含量高达18%。

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列宁格勒的冰淇淋是用托盘或大号蓝盒子卖的。常见的吃法是用两块华夫饼,中间挖一大勺冰激凌,用华夫饼夹着吃。

好玩的是华夫饼上的名字:“塔尼亚(Таня)”、“瓦夏(Вася)”、“舒拉(Шура)”。如果遇到这些时髦的苏联名字,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当然还有其他更好玩的——例如“雷米拉”(Ремира,意思是世界革命)或斯大林(Сталин,有时候是列宁-斯大林,Сталин-Ленин)。

到战前的1940年,苏联每年生产82000吨冰淇淋,是1932年的270倍。1941年,苏联国家标准117-41(ГОСТ 117-41)推出,其中规定:“冰激凌,必须用动物油、富有香气的水果和浆果制作”。苏联冰激凌制作水平不仅高效,而且快速,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最为严厉的标准制度之一:只允许添加天然原料,没有化学添加剂或防腐剂。

到1965年,苏联制冰厂的冰激凌产量一度达到每年45万吨。苏联雪糕不仅在国内很受欢迎,而且在国外也很受欢迎:每年苏联都要出口2000吨冰激凌,而这些冰激凌统统被送往了欧洲的高档餐厅。苏联的冰激凌人均消费量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但如今俄罗斯的冰棍雪糕,开始使用包括炼乳、人工色素、乳化剂和稳定剂等人工原料,已经没有苏联时期的高品质了,苏联老味道也变成一去不复返的滋味。

⬆️苏联冰淇淋大赏

在日本,吃冰棍也是男女老少必备的解暑利器。

有的冰棍好吃,有的冰棍好玩。比如日本最出名的冰棍“井村屋”赤豆冰棍,除了用来吃,还可以防身。

据说有一个客人刚买完井村屋的冰棍,就遭遇了抢劫犯,拿起手中的冰棍朝对方一顿乱揍,居然把抢劫犯给揍哭了。由于冰棍实在太硬了,好心的井村屋甚至在包装盒上还写了一句警告语:冰棍极其坚固,为了您的牙齿安全,请谨慎食用。但是因吃冰棍咬断牙的情况仍然屡次发生,甚至被誉为日本小孩的磨牙神器。

但即便如此,井村屋还是成为了日本最畅销的冷饮,还被冠以“世界上最坚硬的冷饮”的头衔。如果实在咬不动,日本人建议你带回家熬成红豆粥喝。

井村屋自1896年创办以来,甜品业务一直是其支柱,包括羊羹、布丁、铜锣烧和雪糕冰棍。

而红豆就是井村屋的看家本领。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农历初一、农历十五吃红豆的习俗。吃红豆是为了庆祝初一的新月和十五的满月,根据月亮的两次盈亏,吃两次红豆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井村屋由此设立了“每月初一红豆日”,并获得了日本周年纪念协会的认证。

基于对红豆日的重视,1973年,红豆冰棍诞生,使用的原料非常简单,只有糖、红豆、淀粉糖浆、玉米淀粉和盐,没有多余的添加剂,让人们享受小豆的自然味道和美味。

另一款冰棍,可以说是日本人的“老冰棍”——诞生于1981年的赤城乳业的ガリガリ君。

赤城乳业的总公司设立在埼玉县深谷市。公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现任社长的爷爷井上德四郎在深谷车站前开了一家名为ヒロセヤ的店。深谷与轻井泽相连,夏天时候井上德四郎一边做着卖冰块的生意,一边向路过的顾客兜售冰淇淋。1931年生意做大了,成立了“广濑屋商店”。赤城乳业真正成为上市企业是在日本经济复兴的1961年,由广濑屋商店更名、发展而来。

ガリガリ君的诞生也是一段佳话。

1964年,赤城乳业开发的草莓刨冰“赤城时雨”一炮而红;1980年,为了让孩子们可以一边玩,一边用单手吃刨冰,老冰棍ガリガリ君就这么设计出来了。

这款冰棍是以刨冰改良设计的产品,所以就用削冰块的拟声词“ガリガリ”(类似于咯吱咯吱)而命名了。发售前,社长找到研发部门商量了一下,说:“加个‘君’字如何?”研发部门采纳了社长的建议,正好也让拟声词正式成为专用名词,让顾客更容易记住商品。

配合这个名字,赤城乳业还特地设计了一个吉祥物。吉祥物是孩子王的样子,但设定上是个小学生,还有一个上幼稚园的妹妹。虽然在那个年代针对小孩设计的吉祥物并不罕见,但这个有点愣的孩子王形象确实代表着赤城乳业独特的审美。

和奇奇怪怪的联名相似,ガリガリ君的口味也千奇百怪。

有好奇者曾经统计过,GariGari君系列冰激凌前后共推出了80多种口味。不仅有平时常见的草莓、菠萝等味道,还从引进了奶油泡芙、可乐、甚至还有日本特有的那种年糕味。

ガリガリ君的价格也是非常的亲民,统一价格只有60日元,折合成人民币是三块五毛钱。

搞笑的是,赤城乳业还因为涨价10日元在电视上道过歉。

1991年时,ガリガリ君从原来的50日元涨到60日元,硬撑了25年之后,最终在2016年,赤城乳业决定将价格提升10日元,定价为70日元。涨完价之后,立刻在电视和报纸上全体谢罪:最前排是公司管理、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负责人,c位的社长表情严肃。

这种日式的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没有冗余的奶油和脂肪,没有坚果和巧克力脆皮捣乱,冰棍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小孩的夏日限定回忆,恰恰在于它廉价却异常解暑的口感。

盐汽水味的、橘子味的、奶油味、红豆味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根无可替代的冰棍,在蝉鸣和夏季晚风中,它陪伴每个小孩变成大人。

·

原标题:《降温了,你家冰箱屯的冰棍吃完了吗|夏日风物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