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发展的秘密,藏在“开埠”之初丨回眸上海开埠180年
1843年,上海开埠。180年来,“上海,为什么是上海?”这个问题,在历史的光阴中如风吹云散,却也在人们心头回荡。
上海之所以是上海,是因为她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口,连接着内河和大海的通道,使得这里成为贸易的枢纽。
上海之所以是上海,又绝不仅因为地理位置,她还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上海开埠后,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孕育出了一个兼收并蓄的城市文化。
上海之所以是上海,最为关键的力量在于其商业文明的深厚根基。在这股悠久而强大的力量的驱动下,效率、公平和规矩如三支支流,流淌在城市的血脉之中。效率的引领,公平的支撑,规矩的基石,共同雕琢了现代上海的形状, 并将持续影响未来。
上海,为什么是上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位生于不同年代的作者向我们分享了他们眼中的上海。
开埠之上,
更有开放、开明和开创
文 张乐天
生于1949年,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主任。
1843年6月26日,中英两国在香港岛举行《南京条约》交换仪式,宣布条约正式生效。1843年11月17日,上海道台贴出官府布告,正式开埠通商,并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一起成为近代中国首批对外开放通商的口岸城市。《南京条约》又称《万和条约》,道光帝祈求条约能换来“万年和好,两国无争”。令人遗憾的是,仅仅几十年以后,“和好”的美梦就被八国联军的炮火打得粉碎;更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上海开埠犹如打开了魔盒,一座现代城市拔地而起,成就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
上海开埠已经整整180年了,曾经的上海奇迹依然惊艳着当下。当我们打开历史之书细细琢磨开埠之初的故事,猛然发现,上海发展的秘密在于“开埠”之初就超越了“开埠”,同时实践着“开放”“开明”与“开创”。
开埠:
物理空间的全球塑造
埠,本义为江河、港湾旁船舶停靠的码头。由于许多码头先后发展成市镇,埠也可以引申为有码头的城镇。上海开埠,意味着上海打开了市镇的物理空间。
以豫园为中心的上海老城原先十分狭窄,直至开埠的1843年,外滩仍是一片富饶的田野,黄浦江边有自然村落、小河塘、道路,沿江有一些旧式的码头。上海开埠的消息迅速传到数万里以外的英国等地,英国等工业国家率先注意到上海发展的潜力,一批冒险家、实业家让世界最好的规划设计在上海落地,开启了上海物理空间的全球塑造。
上海老城南面的黄浦江最早吸引了人们的目光。1848年,上海道台与英国驻沪领事签订了拓展英租界条约,文本中出现了“黄浦江”(Whangpoo River)和“苏州河”(Soochow Creek),还出现了“吴淞”(Woosoh)。1846年,英国人阿斯脱豪夫·礼查在外滩附近建设了一座旅馆,名为Astor House Hotel, 这是礼查饭店的前身。1860年,礼查建设了上海第一家两层楼的西式旅馆,专门接待来上海的外国旅客。此后,外滩的一幢幢著名建筑先后建成,外滩慢慢成为上海的一道令世界瞩目的风景线。
1925年6月5日,上海南京路
1876年7月3日:我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几乎与外滩同步建设起来的是南京路。1851年,从外滩通往河南路的花园弄建成,三年后,该弄的建筑延伸到浙江路,后来又延伸到西藏路。1865年,南京路正式命名。1905-1911年,犹太人哈同在南京路上铺设了硬木路面;1908年3月,南京路上的有轨电车通车。在这一期间,英资开设的福利公司、惠罗公司、泰兴公司和汇司公司开业;后来,南京路上又出现了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等著名公司。南京路被开拓成一条国际著名的商业街。
上海的码头、道路以及公共设施建设是开埠以后的基础性成果。早在1866年,英国公使威妥玛就向清政府提出修建从吴淞到上海的铁路,但没有被批准。8年后,英商怡和洋行终于有机会动工,经过两年建设,1876年,中国第一条14.5公里长的窄轨铁路正式通车。铁路运行给上海带来了勃勃生机,在不到一年时间中,共运送旅客16万人次,平均每星期每英里可收入27英镑①!在公共设施方面,北外滩的杨树浦水厂由英籍工程师赫德(J.W.Hart)设计,由上海耶松船厂(S.C.Farnham & Co. of Shanghai)等外商承包施工,主要设备及管道材料由英国制造,1881年8月动工兴建,1883年8月1日正式对外供水。这是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厂。
上海开埠之初,物理空间的全球塑造锚定了上海的城市定位,不论经历多少曲折,这个定位都构成城市前行的潜在基础。
开放:
人口、商品与信息的全球流通
物理空间的全球塑造与“开放”所形成的人口、商品与信息的全球流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当年交通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上海仍像磁石般吸引着各方人才,他们“不远万里”,历尽艰苦,到上海“闯天下”。开埠以后,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入,上海出现了“指数级的人口大爆发”。
敏感的英美商人们最早意识到上海作为全球商品流通枢纽的巨大潜力,他们行动起来,成立洋行,开展全球贸易。1847年,上海租界内已经开设24家进出口洋行,5家洋商店铺,1家旅馆和俱乐部。1850年,上海增设了许多专营进出口服务的仓库、拍卖行,成立了半岛轮船公司、英商商会。在洋行的推动下,上海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上海对外直接通商的第一年(1844)进出口额为475万元;不到十年(1851)就上升到1470万元,净增209%;到1860年,进出口总额达8054万元,几乎是初期的20倍②。
伴随着人口、商品的流通,开放的上海很快成为信息发布、传递的中心。1850年8月3日,英国拍卖行商人亨利·奚安门(Henry Shearman) 在上海的英租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英文报纸《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该报在创刊号的“致读者”中写道:“不到五年的时间,上海已成为亚洲第四大港口;四个月前,上海与香港之间已开辟了定期航线……我们认为创办一个报刊的时机来到。”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创办了著名的《申报》。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铺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并在南京路12号设立电报房。1881年,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主导铺设的天津到上海电报线完工。1884年,上海设立中国电报总局。到1990年前后,上海成为国际上信息流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开明:
多元共生中的现代秩序
“开放”引来了人口大量涌入,但人口的涌入常常导致社会混乱,怎么办?当年涌入上海的绝大多数是大字不识的农民,如果由他们主导上海新秩序的建构,那么上海会成为中国无数城镇中普通的一个,与现代无关。这两大问题成为上海开埠初期的极大挑战。
上海成功应对了严峻的挑战,应对的办法是“开明”,即打开现代文明的城市空间。
上海开埠初期出现的经济、社会变化令清政府束手无策,清政府不得不让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帮助管理。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称《上海租地章程》(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设立上海英租界,把外滩等最重要的地方让英方管理。1899年,英美租界更名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占地面积达33503亩,几乎涵盖了上海的主城区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伦敦是最著名的现代城市。上海租界设立以后,英国人用最先进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与方法建构上海的城市秩序,这对于“东方巴黎”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现代秩序近在咫尺,迫使无数中国人学习模仿。这对于上海现代文明的形成十分重要。
现代文明城市治理,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其一,城市秩序建构中对于人的尊重,对于民生的优先关切。例如,1868年,对外滩进行整改,曾经出任工部局总董的金能亨在致工部局的信中说:英租界的外滩是上海的眼睛和心脏。外滩有相当长一段江沿可以开放作娱乐和卫生之用,尤其是外滩两岸有广阔的郊区,能为所有来黄浦江的船只提供方便。强调外滩更应当开辟为一个公共休闲场所……这是具有普遍利益和重要性的一件事。因此,建议所有居民团结起来保护外滩③。其二,在城市管理中重视城市居民的权利,强调居民自治,设立纳税人会议。其三,对于不同文化的宽容、接纳与尊重。开埠以后的上海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们怀着各自不同的想象奔赴上海这方寸之地。一时间,在外滩、南京路,形形色色的人互动、聚会、交流,构成一道奇特的风景线,而许多中国人也会以奇特的方式融入其中—洋泾浜英语。
除了模仿,更有一些年轻人融入其中。1882年,上海英商创办的《北华捷报》就曾经发现,在很短的时间内,上海就“形成了一个阶级”,他们通过留学或者在教会学校的学习,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很快获得了现代科学、管理与商业方面的知识,并有效地参与到现代商业、城市管理过程中,成为上海本地精英。
上海人在学习、模仿中投入现代城市建设,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放弃深厚的传统文化。因此,“开明”上海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文化多元、有序共生,中西兼和、古今合璧。漫步外滩、南京路、淮海路,走进“大世界”,那一幢幢建筑的细微处无不镶嵌着令人惊讶的中西古今,恰恰是中西古今的杂糅才让人赞叹!上海的大饭店、小餐馆、饮食店、点心铺遍布大街小巷,可以提供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的菜肴,这是融全球于一地的“舌尖上的上海”……“开明”让“东方巴黎”胜似巴黎!
开创:
自由激励下的创新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1882年,中国首家发电公司——上海电气公司在南京路点亮第一盏电灯,当年亮灯原址,街灯重新点亮
创新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特征。上海开埠之初,就在黄浦江畔这片传统的土地上轰然打开了受全世界瞩目的创新空间。曾几何时,上海成为著名的“冒险家乐园”,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以及全世界野心勃勃的人们纷纷慕名而来,在上海成就了他们最初的“事业”。1860年,英国商人尼柯逊、包义德经过一番考察,决定在浦东陆家嘴建立一家造船企业。两年以后,上海祥生造船厂正式开工,成为远东地区设备最先进的船厂,开启了上海造船工业的先河。1865年12月18日, 外侨在南京路( 从河南路到外滩段) 点亮煤气灯,煤气通过地下管线输出, 上海人称之为“地火”。这是伟大的创新,更是冒险,上海的“不夜城”之称就源于此④。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招股筹银五万两,在南京东路乍浦路地块成立上海电气公司,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力发电厂。上海电厂仅比英国的第一家电厂晚六个月,俄国一年以后才建设电厂,而日本五年以后才学会发电!外国人先行,中国人不甘落后,中国企业家纷纷以创新的思维引入最新技术,华资的造船厂、缫丝厂、棉纺厂、卷烟厂等现代工业像雨后春笋般在上海出现。20世纪初,全上海27家缫丝厂中,有24家为华资企业。
创新与科学相关,科学孕育着创新。1872年,当时中国地区耶稣会会长谷振声和江南地区天主教事务负责人郎怀仁倡议在上海成立了“江南科学委员会”,并发起了“江南科学计划”。在这场科学引导创新的实践中,中国第一座近代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被翻建一新;1873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徐家汇天文台创建运行;中国第一家自然博物馆,后来被并入震旦博物馆的徐家汇博物馆也于1883年落成……
上海的创新是全方位的,最早的电影引进成就了上海时尚之都的名号。1903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引进外国无声短片,在劳勃渥克路(福州路)的“升平茶楼”放映。这对看惯了中国传统戏曲的上海市民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轰动,场场爆满,生意极好,其他“洋老板”看了眼红,纷纷效仿,建造电影院,彼此竞争,到30年代,上海的电影院已有数十家之多,夜总会更成为上海的时髦,文化娱乐创新为上海的现代性抹上了重彩的一笔。
创新空间的打开激活了上海,酿成了开埠以后几十年发展的上海奇迹。东海之滨,黄浦江畔,短短几十年,竟然在一片普通的农地上魔术般地生长出一个全球注目的现代城市。上海的“冒险家”们信心满满,踌躇满志,1893年,在庆祝上海开埠50周年的活动上,他们在外滩挂出一条巨幅标语:“世界何处不知上海!”
岁月悠悠,黄浦江涛日夜奔流,多少是非曲直风雨烟云中。令人欣慰的是,1990年4月18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上海城市发展迎来了“四开”实践的2.0版,犹如180年前“开埠”初期的情况一样,改革开放的上海又一次迎来魔幻般的变化。上海城市天际线不断地变幻、延伸,城市风貌日新月异;上海每天都有超过百万的人口在流动中,世界各地流入上海的高端人口不断增长;上海港的吞吐量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市场接点;2022年,上海作为一个东方特大城市拥有西式咖啡店7857家,排名世界第一,展示着多元共生;2022年,上海科技创新在世界“最佳科技集群”中排名第六,而发展势头名列前茅……
上海在发展变化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感叹之余,我们发现,上海的“开埠”是历史转折点,“四开”实践为上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航线,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没有“四开”,就没有世界的上海。
注释:
①参见上海宝山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吴淞开埠百年[M]. 上海: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1998:51.
②参见丁日初. 上海近代经济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0.
③参见罗苏文. 外滩:近代上海的眼睛[J]. 档案与史学,2002(04):32-38.
④参见邢建榕. 水、电、煤:近代上海公用事业演进及华洋不同心态[J]. 史学月刊,2004(04):95-103.
原标题:《上海发展的秘密,藏在“开埠”之初丨回眸上海开埠180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