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AI·自然:一周城市生活

王越洲 陈鑫培 静雯
2023-11-03 15:34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2023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共栖”为主题,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理念。除了位于徐汇西岸滨江南段的主题演绎展区外,还有6个重点样本展区——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的相关展区;以及13个为遍布在上海其他区的实践案例展区。从重工业、高科技再到人工智能,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解放以及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幻想,都会引发一系列新的城市发展思潮,但最终映射的却还是人的本质需求,即高效的生产、舒适的生活和健康的生态。本周我们关注到城市空间艺术季闵行的实践案例展,它探讨了人、AI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顾

人工智能产业园区里的城市空间艺术季漫步指南

上海地铁5号线终点站闵行开发区站,在林立的工厂和产业园区之间有一条狭长形绿带,工作日午间或是周末时光,不少附近的企业职工和居民会走进公园,在步道上健步或是到园中的棕榈岛上休憩。

这片高压铁塔下的绿地空间名叫水生园,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闵行区展区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实践案例展10月29日在这里开幕,这也是本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唯一一个设立在产业园区内的分展场。产业园区如何打造高品质的生态空间,人、AI与万物自然之间关系几何,如何和谐共栖?漫步在水生园内的案例展展厅以及附近的马桥镇和江川路社区,观展者会尝试去思考这些问题。

水生园内,游客在高压铁塔下的绿地中游憩

人工智能时代,自然以及万物赖以生存的生境会越来越宝贵。据案例展策展人冯路博士介绍,由水生园和西洋园等绿地组成的2公里中央绿轴是这片区域内非常宝贵的绿色空间,选址于此举办“人|AI|自然”案例展,也是希望在呈现试验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果的同时,吸引人们走进公园,关注身边的自然生态。

水生园植物导览图

水生园最初由中科院武汉水生植物研究所规划,设计了这座以生产水生植物为主的植物园。近年来,园内不断引入、优化荷花、睡莲、鸢尾、千屈菜、再力花、水葱、菖蒲等植物,植被丰富多样。2022年初,水生园经过新一轮改造重新开放。为此次案例展搭建的两层临时展厅,采用工业预制化方式生成制造,仅用几天时间就完成了装配搭建和室内软装过程。鉴于水生园内暂无驿站等可供游人休憩的室内公共空间,在案例展结束后,两层展厅也有可能继续保留,成为水生园内的公共空间。

水生园内的案例展两层临时展厅

案例展全景单元部分,描绘了一张闵行区生态空间全景图,其中,既有浦江郊野公园等未经人类大规模改造的第一自然,也有水生园、莘庄公园等经过人类改造的第二自然。随着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的推进,由人工智能技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AI公园等第三自然也将呼之欲出。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于2019年正式成立。未来,试验区不仅将打造千年冈身之上的未来之城,也将以试验区内的上海未来之舟公园为起点,营造一个集AI公园和四条生态廊道为一体的公园城市。区内还将布局智研盒子、邻里盒子等共享盒子,为300米服务半径内的产业人才和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案例展第二部分展示了试验区为公园绿地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家具设计所征集的优秀作品。这些带有AI加成的共享盒子,让信息和数据更为畅达,城市服务触手可及。

试验区为公园绿地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家具设计所征集的优秀作品

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我们会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公共生活,去接触宝贵的自然生境?在展览的艺术单元,就描绘了一幅未来AI城市的图景,放射能团队的NFT艺术作品《AnonymousbyAnonymous》由1111枚AI创作的人像组成。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又无往不被群体所影响,我们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有着不同的身份认同。这张颇为震撼的人像墙仿佛在向每位观众提问:你是谁?如何用特定的图像来描述自己?

人工智能也在深层改变人、自然以及人和万物的互动关系。分号C团队的作品《上香》是人工智能合成的影像,它和艺术家厉槟源的视频作品《进程》并置在一起,形成一种微妙的张力,到底是人来控制技术,还是技术反向控制人类,抑或是人和技术都只是世间万物的一部分?厉槟源就像人类共同体的某种原形,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行为,让万物通过他的身体构成了某种连接,再通过表演把这些潜在的联系,将我们在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忽略的东西凸显出来。这种敏感性在即将到来的全新人工世界,弥足珍贵。

展览的艺术单元部分

在展览结尾,二十余位来自设计、艺术、传媒、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特别参展人分享了他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立场,这些来自经典影视作品、书籍的思考和话语组成了一面名言墙,也构成了此时此刻关于人工智能主题的思想图景,就像莱姆在《技术大全》所说,没有什么比“未来”衰老得更快。

马桥周边的江川路街道是上海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这“四大金刚”迁入闵行,落户马桥及其东面的江川路街道,同时也建设了“闵行一号路”,也就是后来的江川路。江川路街道和马桥镇周边因此形成的生活-工厂的空间结构延续至今。早在1960年初,闵行区就将上海汽轮机厂的专用绿地和部分农田辟建为公园,命名为红园,这也是闵行区的第一座公园。

从马桥景城文化中心远眺马桥镇

大零号湾图书馆中庭

如今,马桥和江川路周边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马桥景城文化中心、大零号湾图书馆等社区文化设施也陆续建成开放,随着试验区建设的推进,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绿地、公园可供漫步、休憩和停留。“人|AI|自然”,正如闵行区案例展主题所言,这是一个值得反复回味思考和追问的问题,关乎你我,也关乎万物所存在的这个世界。

(文/王越洲 城市主题类播客城记播客制作人;图/案例展主办方、作者自摄)

详情请关注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微信公众号

本周主题推荐

书|《机器崛起:遗失的控制论历史》

本书探讨了将控制交于机器,与机器交互或通过机器进行交互的含意。机器最终能把人类从肮脏、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吗?能把人类从令人抓狂的交通拥堵中解脱出来,并使得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游戏更加社会化、互联化,但同时更加安全和放心吗? 或者,现代社会正不知不觉走入一个慢慢失去控制的危险的勇敢新世界?我们是否正在无意中建立网络化的经济,表面上这种经济直接伸进了我们的口袋和手提包中,但它随时可以戛然而止,甚至有可能在关键枢纽上崩塌?通过把前所未有的控制权委托给这些前所未有的、互联化的智能的机器,我们发达的社会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书|《技术大全》

《技术大全》出版于1964年,涉及了进化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热力学、控制论等方面的内容,呈现了各种突破带来的深远影响,如香农对信息论的发展、图灵在计算机领域的成果、冯·诺伊曼对博弈论的探索等等,讨论了进化、宇宙、社会、现实、人工智能、创造世界等深刻的问题。

书|《奇云:媒介即存有》

“媒介与人类相伴,存在于海洋、地球、天空之间,媒介研究也就自然是某种哲学形式的哲学人类学——它既是对人类境况的沉思,也是对非人类境况的沉思”。

书|《未来学大会》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以科学幽默和辛辣讽刺勾画人类未来:如果可以选择,是直面悲惨的现实,还是用致幻剂营造虚假幻象?

活动推荐

上海·展览|穿越空间的方式

详情请关注 LEVANTART阆风艺术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李相龙:东方好莱坞 East Hollywood

详情请关注 SNAP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日本殿堂级摄影师濑户正人为你拍摄“人生照片”

详情请关注 HarmonyArt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纯全与美妙——关紫兰艺术文献展

详情请关注 朱屺瞻艺术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朱宝蕾《南方褶皱》

详情请关注 Special edition Project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布旅 STRANGER

详情请关注 AAEF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会香港非遗,非常香港

详情请关注 建投书局客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座普通人的救赎——《漫长的季节》与东北文艺复兴

详情请关注 上海作家书店微信公众号

上海·花园节花开东明·缤纷花园节

详情请关注 四叶草堂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剧变生态

详情请关 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干,活

详情请关注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微信公众号

杭州·展览TOP20·202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详情请关注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顺德·展览|“播种社区”——“和地在创”第一期成果联展

详情请关注 顺德社会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责任编辑:董怿翎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