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当年|《地心引力》:用技术引领艺术

阿树树
2023-11-19 10:10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2013年11月19日,《地心引力》在中国大陆公映。在几个月前,此片就传来在世界各地电影节获奖和好评的消息。与电影公司惯用的夸大宣传不同,其对画面和拍摄技术的创新运用,在影迷心中已植入了真正的期待,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部值得去IMAX大屏幕欣赏的电影。

观看的效果,也和《阿凡达》《盗梦空间》等片类似,让人对不少电影画面中蕴含的惊人想象力目瞪口呆。

《地心引力》海报

十年之后,我们已经有了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1和2,甚至还有《独行月球》这种把喜剧和科幻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当年看似遥不可及的技术门槛在不知不觉间已被跨越。

今日再看《地心引力》,无非是常见的绿布背景拍摄加3D特效后期制作,辅以若干美术精致的局部实景——这些国内电影人也都可以完成。甚至逐个画面把《地心引力》复制重拍一遍,重现摄影机的种种复杂运动,也不是难以企及的工作。

——在悄然无声中,我国电影工业的总体水准,已经越来越接近好莱坞了。

然而更大的差异在于,这部美国科幻片所展现的主题视野、艺术手法,以及精神内核等内容,是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或是我们应该另辟蹊径,向全世界讲述中国式的故事?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像追问世界各国在瞄向宇宙时,究竟应选择何种科研和探索方向,又打算从太空竞赛的巨额投入中获得哪些实际回报一样,是个敏感的国家战略问题。

面对宏大的宇宙探索题材,当我们抬头仰望未知的黑色天际,所映射出来的,是人类自身的向往和追求,是“我是谁”“我该往哪里去”这样凝重的哲学问题。而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回答这类问题时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地心引力》其实是一部极为工整的好莱坞商业类型片。但是它的艺术性,又不仅于此,有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的部分。

《地心引力》的导演是墨西哥人阿方索·卡隆。他所吸收的电影文化大部分源于英美。本片虽然视觉风格独特,但归根到底是好莱坞面向世界的商业类型片——准确来说是某一种灾难片的故事构架——“英雄在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搏斗后,终于自救成功”。

类似的故事,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在电影世界中已有不少呈现。而在《地心引力》2年后,另一部太空科幻背景的《火星救援》,在全球和中国大陆也都获得了票房成功。甚至十年后,《火星救援》在豆瓣上仍有8.5的高分,比《地心引力》的7.9分显得更为优秀。

作为类型商业片来说,本片故事并不复杂,描写了一位女宇航员遭遇太空飞行器爆炸后,搭乘中国的天宫太空站顺利返回了地球——在影片上映的2013年,我国真正的天宫太空站还没上线,但已经有了天宫一号飞行器的运行。类似《流浪地球1》的故事走向,影片整体情节有一种简洁明了的美感。既没有植入太多高科技和让人难以理解的太空术语,也没有卖弄太多超过现实科技的科幻元素。

电影中虚拟的天宫太空站,以及各种操作的中文按钮和界面,说明主创做过细致的研究,也让中国观众觉得十分亲切。

然而在画面和故事节奏的表现上,影片则是极为复杂的。这种复杂不在于拍摄制作的难度,而在于画面构思和故事人物的结合,在场景环境的设计与想象上,都是极具“电影感”的视觉奇观。所有视听元素结合在一起,不可能是编剧和导演分工作业的产物,只可能源自一个人的整体构思,是一种更为个人化的“作者电影”。

一个很美的画面,很多观众都明白了,导演用这个镜头表现一种类似胎儿在母体中的平静感。这是女主角刚刚摆脱危险后,片刻的喘息时间。

导演阿方索·卡隆把影片大部分场景限制在黑黢黢的太空和狭小的太空舱之中,把主要人物限制为一个女主角,部分时候有一个男配角协助她对话。这些极为简洁的处理方式都是在试图还原太空宇航员远离地球后,一种孤寂的心理状态。

人类宇航员面对宇宙的浩瀚,显得如此渺小无力,必须以极为强大的内心和精神力,才能保持乐观战斗到底。场景的单调,背景中宏大而遥远的星球,都形成了一种对人物而言又壮美又神秘的压迫感。

在不少刻意设计的长镜头中,比如开场13分钟的一长段情节,镜头的来回变换,人物的随意飘舞,既是表现太空中失重的状态,也有一种让观众喘不过气来的晕眩感。这些不常见的视觉画面,不仅是奇观的炫技,更是一种模拟宇航员的真实太空体验,同时在故事展现中也有一种强化神秘感和未知危险的氛围。

这些元素的结合,不仅是一种视觉形式,也是一种独特的“说故事”的方式,而使影片在一众太空科幻片中,开场就显得气质如此特别。

巨大的星球和宇航员的特写,画面形成了一种充满张力的对比,时刻有种强烈的压迫感。

在同类型影片中,有时为了避免故事发展的单调,编导主创会本能地引入另一条线索展开平行叙事。比如《火星救援》中除了被困在火星的主角,还有地球上研究救援方案的一群人;常见的也可能插入主角的回忆和想象片段,让观众了解他过去的人生经历,跳开当前场景的局限。而《地心引力》则不同,刻意避免这些“常规”,让影片视角完全跟随着主人公的体验,片刻不离她左右。相比常规商业片,这似乎更是一种艺术影片,不顾单一和沉闷,也要体现导演个人想法的艺术处理方式。

在大部分都是黑色背景的宇宙真空中,这样的处理显然是有些冒险的。事实上除了有限的太空舱、太空站区域,整部影片连可变化的场景都很少。在开头半小时的视觉刺激之后,观众会逐渐习惯这些“太空画面”,期待有更多新的内容,但导演却无法从现实中变出更多物品让大家惊讶了。

飞行器的整体和局部,每一帧画面都让人觉得很漂亮。但看久了还是免不了有重复之感。

于是本片的音效和音乐设计,就成了变戏法中的重要道具。不少影迷都注意到本片刻意设计、反差强烈的音效和音乐,很多时候对情节氛围和故事走向起到了重要的渲染作用。相比一般商业片变化丰富的视觉画面,音乐很多时候只是隐身的配角。但在一个以黑色幕布为主的舞台上,观众对音乐的感受反而增强了,这也是本片在艺术构思上颇为有趣的一点。

对于以“视听”为核心的电影艺术来说,当“视”的元素没有更多可用时,强化“听”的变化处理,是不少恐怖惊悚片的特征,也是导演借鉴的一种艺术风格。

强烈的明暗光影对比,很多时候是为了刻意强化一种惊悚氛围。

同时全片只有91分钟的片长,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整体缺乏变化的问题。当所有道具都拿出来展示过后,戏法的尾声,其实是为了让观众体会一种更为强烈的心灵冲击。

影片最后女主角自救成功,躺在地球沙滩上时,有种脚踏实地的安心感。身旁绿波和水草,远处青山白云,这些地球上我们每日熟视无睹的风景,反而成了全片最大的视觉反差。“地心引力”,把主角拉回到地球母亲的怀抱,对比整个宇宙的冷寂和空旷,我们存在的星球是如此生机勃勃,而生命越发是个难能可贵的奇迹。

女主角终于回到地球

这是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结合颇佳的影片,即使故事通俗易懂,仍然在视听等元素运用上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表面上看是技术,其实是高妙的艺术手法在影响观感。全片有种励志而令人感动的精神力量,让观众看到面对宇宙的广阔,人类既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却也可能因为精神的强大而成就奇迹。

哪怕这奇迹微不足道,只是救了一个人,却也不亚于那些救下整个地球的科幻英雄。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