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名士 | 郑板桥的无梦到苏州

2023-11-04 08: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童心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近日翻阅郑板桥年谱和文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郑板桥一生没有到过苏州。世上地域千千万,穷人一生,也有很多地方到不了,郑板桥没有去过苏州也情有可原。可是,如果这个人祖籍苏州,家乡距离苏州很近;交了很多苏州籍的朋友;甚至热爱游览,苏州周边的城市都有他的足迹。如此说来,一生没有到过苏州,是不是就有点奇怪了?

清 郑燮 行书诗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可能苏州的朋友会站出来说,郑板桥不可能没有来过苏州。郑板桥在苏州为同行吕子敬“留碗饭”的故事颇为有名,怎么可能没有来过苏州?“留碗饭”的故事大致脉络如下:

郑板桥曾在苏州学画三年。求学期间,他在桃花巷东开了一间画店,专画竹、石兰三种题材,颇受苏州士绅和百姓的喜爱。其中有位告老还乡的官员,看到画作后,大为震撼,惊为天人,认为郑板桥能将竹、石、兰画到极致,肯定也能画好梅兰竹菊等物。因此许以五十两银子,点题要画《梅花幽谷独自香》。郑板桥推脱不会画梅,转而将此类生意转给苏州同行吕子敬。三年后,郑板桥迁居扬州,临行前吕子敬设宴为他送行。宴上,郑板桥即席创作一幅《梅花图》相赠,水准远在吕子敬之上。吕子敬一问,才知道画艺高超的郑板桥为了让吕氏有口饭吃,故意不画梅。同行相亲相爱,一时传为美谈。

清 郑燮 赠杏花楼主竹石图 上海博物馆藏

可是作为与郑板桥齐名的画家,搜索清代文献,找不到一个“吕子敬”的画家,遑论郑板桥一生擅长画梅,怎么可能轻易舍弃特长。这个传说,大概是苏州百姓出于对郑板桥的喜爱,追慕其才华、人品,编造出来的。

清 郑燮 梅竹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要复原古人的足迹,最主要的依据是他的诗文集。古代文人喜欢创作文章、诗篇,明清以来,有条件的文人甚至会提写书画。每逢外出游览,朋友拜访,常有诗歌唱和,留下了很多痕迹。1997年巴蜀书社整理出版了郑板桥的全集《郑板桥文集》,一共371多页,30万字,可惜查遍全书,没有去过苏州的痕迹。

文学史上,李白和王维都是最顶级的诗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曾经同时在长安呆了很长时间,朋友圈也有较大的重合。可从两人的诗作及史书记载看,他们一辈子都未曾谋面。“六度分隔理论”认为,两个毫无交集的人,可以通过六个中间人的转介绍而相互认识。李白善长交际,朋友很多,两人最终无缘相见,很多研究者认为是两人存在竞争关系,存在瑜亮情结。

唐 李白 上阳台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郑板桥集》《郑板桥年谱》《清史列传·郑燮传》等或私人或官方的记载中,都未曾有过他到苏州游览的痕迹。可是郑氏性格开朗,喜欢交游,足迹遍及江苏、浙江、江西、北京、山东诸省市,交游圈更是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独独遗漏了苏州,可谓咄咄怪事。

清 郑燮 行书七言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郑板桥(1693—1766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其名“燮”与字“克柔”出自《尚书·洪范》的“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意即对于态度强硬固执蛮横的敌人,就要同样用刚猛强硬的态度回击;对于性格温和的朋友,只需要采用柔和的办法来对待。郑板桥一生能够名满天下,简单易懂的板桥二字,帮了很多忙。今日识字率几乎百分百,在大街上有几人能读出高古难懂的“燮”字,又有几人能讲出其中的寓意?苏州本地有一位文艺理论大家,著有《原诗》一书,世称“叶燮先生”,其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绝对不在郑板桥之于书画。两人名声,可谓有着天渊之别。奥秘就在“板桥”二字通俗易懂,百姓容易记住。

清 郑燮 竹石图轴 (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郑板桥与苏州的渊源始于先祖宋末诗人、画家郑所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郑所南随父从杭州迁居苏州。之后更是因战乱动荡,在苏州各地迁徙六次。对于这段飘零的岁月,郑所南作《飘零》:

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

万顷秋生杯后兴,数茎雪上镜中须。

晴天空阔浮云尽,破屋荒凉俗梦无。

惟有固穷心不改,左经右史足清娱。

该诗首联的“十年”一词,是形容时间之长,并非是指确数的十年。“飘零书剑”是指古代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首联实际上描绘了郑所南在宋亡后,在苏州四处迁徙的生活。颈联的“镜中须”一词,表现了四处飘泊的生活,令诗人容颜早衰,头发与胡须早早变白。颔联的前半句“晴天空阔浮云尽”,给人一种开阔昂扬向上的感觉,后半句“破屋荒凉俗梦无”,又带给人无尽的悲凉萧瑟之感。尾联的“固穷”出自《论语》“君子固穷”,表明诗人坚守原则,甘于清贫的生活。“左经右史足清娱”一句,更是表明诗人通过钻研儒家经意、阅读史书,从中汲取营养,聊以自娱。

明 佚名 太祖坐像(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洪武初年,苏北地区饱经战火摧残,人口锐减,扬州城里更是只有18户人家。为了恢复苏北的人口与经济,朱元璋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举措,在历史上被称为“洪武赶散”。移民主要来源于苏州、杭州、松江等地区,是元末吴王张士诚统治的核心。民间向来就有“搬家穷三年”的说法,因为迁徙的过程中,既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又要重新打理与邻里和官府的关系,所以安土重迁才成为百姓的传统观念。《扬州八家丛话》记载道:

苏北很多姓氏确实是明初迁自苏州的,至今子孙声称老家在苏州的有不少人,家谱中也是这样写的。他们因为受到明太祖朱元璋迁徙苏州豪强政策的影响,被强行迁往苏北。苏州阎门于是成为人口迁移史上的一个中转地,子孙世代记忆的老家圣地,就像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宁化石壁、江西瓦砾坝一样。

“洪武赶散”收到了快速恢复苏北与惩戒苏南士绅的双重效果。在这一背景下,郑氏一族由苏南的苏州迁徙到了苏北的兴化。经过数百年的人口繁衍,兴化的郑氏分成三支,分别为“铁郑”、“糖郑”与“板桥郑”。“板桥郑”居于县城东门古板桥旁边,故得名“板桥郑”。郑燮出自“板桥郑”,他的号也来源于此。

清 郑燮 行书五律诗扇面 故宫博物院藏

因先祖始自苏州,郑板桥一直怀着江南情节。他的诗词之中有很多与江南相关的词汇。最典型的是,他在山东潍县当官时写的《潍县竹枝词四十首》:

其一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

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其八

翠袖湘裙小婢扶,时兴打扮学姑苏。

村中妇女来相耀,乱戴银冠钉假珠。

其十八

射罢黄羊猎罢山,雕弓挂花老松间。

账中裊裊闻吹笛,新买吴姬号小蛮。

其二十二

腌猪滴血满城红,南贩姑苏北蓟中。

纵使千金夸利益,刀头富贵梃头雄。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由刘禹锡改编民歌而来。该诗体为七言绝句,简洁明快,带有浓郁的民歌色彩。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调任到潍县,在此任官七年。他深入民间,为百姓开仓方粮、修桥补路,审理案件更是公正无私。离任之后,百姓纷纷为他送行,自发为其建立生祠。由于对潍县民间有着深刻的了解,郑板桥才能写出竹枝词。

清 郑燮 行书诗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第十八首的“新买吴姬号小蛮”一句中,“吴姬”是指吴地美女,化用了李白的“吴姬压酒唤客尝”,“小蛮”来自于白居易的“杨柳小蛮腰”,该句是在形容账中歌姬美艳身材窈窕。第八与第二十二首的“姑苏”是指姑苏城,是苏州的别称。第八首是在描述潍县妇女学着苏州妇人打扮,头上胡乱戴着金银头冠与珠宝,让穿着翠袖湘裙的婢女搀扶着走路。第二十二首则描述了潍县经济繁荣、贸易发达,有着南边来的苏州货物与北边来的京城货物,众多商人为了利益,甘冒巨大风险往来穿梭。

清 徐扬 姑苏繁华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上述三首诗中,郑板桥只是浮光掠影的点到了,苏州女性的装扮以及货物对潍县的影响。而第一首诗却是全方面的展现了潍县的繁华,以及苏州在其心目中的地位。“三更灯火不曾收”一句中,“三更”是古代时间名词,大致等于晚上十二点。古代为了防备盗贼、叛乱或者火灾,要求在一更三点到五更三点,也就是晚上八点十分到凌晨五点十分的时候,实行宵禁,就是禁止百姓出行。因此“三更灯火不曾收”既表明潍县晚上夜生活的热闹,又隐晦的暗示宵禁的松弛。“玉脍金齑满市楼”一句中,“玉脍金齑”原名鲈鱼脍,笔记小说《隋唐嘉话》记载颇为传奇:“吴郡献松江鲈,炀帝曰:‘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玉脍金齑满市楼”展示了潍县经济繁荣,使得所有酒楼都能做“玉脍金齑”这道名菜。“云外清歌花外笛”一句,表明潍县不仅有良好的物质文明,也有着良好的精神文明,歌声与笛声就是潍县人民的精神写照。“潍州原是小苏州”一句,将潍县比作小苏州,既是夸赞了潍县,更突出了苏州的繁华。整首诗中,郑板桥实际上将苏州当成了一个富裕繁荣的样板城市,他把苏州当成尺子,一寸一寸地丈量潍县这个经济商贸精神三重突出的城市,最后得出“潍州原是小苏州”

除了诗词外,郑板桥也结交了与多苏州籍友人。他五十岁到河南范县当知县时,为程振凡画了《兰竹图》,并提笔赋诗道

知君本是素心人,画得幽兰为写真。

他日江南投老去,竹篱茅舍是芳邻。

前两句赞扬了程振凡品行高洁,就像空谷幽兰一样纯粹天然,后两句是郑板桥自言心志,表明自身不慕名利不计得失,能够像陶渊明一样隐逸江南乡间。此时郑板桥刚步入官场,就能够洁身自好,不与贪官污吏为伍。程振凡是江阴人,但其本人颇喜交际,与苏州书画家顾元揆交从甚密,甚至允许他在《兰竹图》上题识。题识就是题款,意思是在书画上写感想。在古代,题识是一种非常私人的举动,这代表持有者对题识者的最大认可与欣赏。从顾元揆能在郑板桥的《兰竹图》题识这一事情中,可以看出程振凡与顾元揆关系非常紧密,这也能从侧面表明顾元揆很有可能与郑板桥认识,且双方关系极为融洽,否则程振凡不会允许对方题识。

清 郑燮 竹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侧面的交友证据外,他于本年六月结交了苏州怡贤禅寺僧莲峰。怡贤禅寺是雍正皇帝为十三阿哥怡贤亲王允祥修建的皇家寺庙。莲峰和尚,俗姓洪,名超源,字莲峰,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六岁出家,雍正十三年(1735年)担任怡贤禅寺主持,乾隆十年(1745年)四月二十日,圆寂于寺内。郑板桥非常敬佩莲峰,专门作诗称赞道:

铁索三条解上都,君王早为白冤诬。

他年写人高僧传,一段风波好画图。

“铁索”指用粗铁链制成的刑具,早年莲峰受人诬陷,被押解到京城审理。“君王早为白冤诬”一句,表明莲峰向皇帝阐明情况,洗清冤屈。“高僧传”是南梁慧皎撰写的佛教史书,专门记录有德行的佛教僧人。因此“他年写人高僧传,一段风波好画图”一句,是在说莲峰遭人诬陷的这段经历,只会让他的人生更波澜起伏、更光辉耀眼,更能在高僧传上留下传奇。

网师园 图源:苏州园林官微

在诗文与交友外,郑板桥与苏州的网师园更是有着紧密的关联。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濯缨水阁是网师园内的一个建于水边的亭台,供人休息、观赏风景。“濯缨”取自《楚辞•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充满着一种隐逸思想。乾隆十四年(1749年),他为网师园的濯缨水阁书写了四言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当时郑板桥还在潍县任职,无法亲自到苏州提笔书写对联。因此该联可能是网师园主人宋宗元,出差途中拜访郑板桥后,对方的回礼。“曾”是指孔子的弟子曾参,“曾三”出自《论语•十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颜”也指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颜四”也出自《论语•十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勿”是儒家精神的核心,也是为人处世的最高行为准则。“禹”是指治水的大禹,“禹寸”出自《淮南子》:“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该句讲了圣人不重视珍宝玉器,却珍稀每一寸光阴,大禹为了治水而非常珍稀时间,到了鞋履掉了也不捡,帽子被风刮了也不去追的地步。“陶”是指晋代的陶侃,“陶分”出自《世说新语》:“当惜分阴,岂可游逸,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该句表明陶侃珍稀每一分光阴,不敢懈怠,希望能有益于后世。整副对联短小精悍,八字中包含四个典故,充满着极其强烈的教育意义。

濯缨水阁 图源:苏州园林官微

郑板桥在祖籍、诗文以及交友等诸多方面都与苏州有着密切关系,可是翻遍关于郑板桥的史书、年谱、诗文、墓志铭等相关资料,都未能找到他到达过苏州的明确记载。郑板桥一生高寿七十三,足迹更是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河北、北京与山东诸省市,交友范围更是广阔,上达慎郡王允禧、军机大臣刘统勋这样的皇亲重臣,中到金农、黄慎等同属扬州八怪中诗画相得的友人,下至无方上人、莲峰和尚这一类僧道方外之士。郑氏足迹深远、交际圈更是覆盖大半个文化圈,却未曾有过踏足苏州的记录,特为憾事。

清 郑燮 悬崖兰竹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最为奇特的是,郑板桥一生至少三次到过杭州、一次到过湖州。雍正十年(1732年),四十岁的郑板桥乡试中举,春风得意中,游览杭州西湖,观潮钱塘,写下了《韬光》《观潮行》《弄潮曲》等诗。雍正十三年(1735年),四十三岁的郑板桥到杭州,任浙江乡试外帘官。乡试结束后,他游览杭州风物,作《贺新郎·答小徒许樗存》词,其中的“十载名场困,走江湖盲风怪雨,孤舟破艇”一句,冲拆着困顿科场,举步维艰的无耐与辛酸。乾隆十九年(1754年),六十二岁的郑板桥罢官回乡,受邀到杭州做客,中途被湖州乌程知县孙升强留一月。在此期间,郑板桥为杭州太守吴作哲与湖州太守李公堂作画。纵观郑板桥这三次南游,其中的湖州与苏州隔着太湖相对而望,杭州更是与苏州齐名,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按照寻常文人的行程,在来往江浙的路上,大概率会顺道拜访苏州。以郑板桥每到一地便会作诗作词或者绘画的习惯来看,其文集中因当会有相关的描述。可是翻看郑板桥的诗文集、家书以及画作,却无此类。因此郑板桥对苏州的印象更大可能是来源于,与苏州文人的交往或者是阅读文献,以及族谱中对苏州的回忆。

南宋 李嵩 西湖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汤显祖有名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借用此句,郑板桥的人生也可称作“一生痴绝处,无梦到苏州”,在此郑氏是否到过苏州,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郑板桥有没有到过苏州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他用自己的一生来实践“燮友柔克”的思想,在官场上,坚持清廉刚正的品格,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心一意为着百姓;在画坛上,坚持自身风格,独爱画竹石兰,更是制定《板桥润格》明码标价,不像其他文人遮遮掩掩。他的一生深受苏州的影响,他的作品又深为苏州人民喜爱,这种小小的缺憾,更增加了日常的很多谈资。

参考文献:

1. 党明放:《郑板桥年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清】郑燮:《郑板桥文集》,巴蜀书社,1997年版。

3.【清】郑燮:《板桥家书》,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4. 金实秋:《郑板桥与佛教禅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5. 王书同:《郑燮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党明放:《郑板桥对联赏析》,岳麓书社,2006年版。

7. 赵红:《郑燮词研究》,暨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8. 朱丹丹:《郑燮“怪”、“奇”之艺术风格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9. 吴建华:《郑板桥与江南的关系》,《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郑板桥的无梦到苏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