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国刚: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做错了什么?

2023-10-31 11: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方正 人文清华讲坛

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开创盛世;后来却发生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何如此?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为你解密。

制度危机:不测之忧

张国刚教授一语中的,点出了那个时代的问题:“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这句话指的是:“好像是歌舞升平的世界,其实内在有不测之忧。不测之忧是什么:整个政治制度设计有一个内在的弱点。”

由国家控制土地是中国古代制度的一个特点,唐朝也不例外。《旧唐书·食货志》中有记载:“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唐初,全国推行均田制,理论上每“丁”(也就是普通成年男子)可以获得一顷土地。

但是,这其中却存在一个隐藏的问题。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土地的数量几乎没有增加,类似的问题在其后的朝代中也存在,新的种植面积、植物、农作物到明朝的时候才出现。但是人口数量却直线上升。“唐太宗那时全国只有一千万人口,北朝的时候只有半壁江山、游牧民族也不种地,唐玄宗时期至少到了五六千万。”

人口激增,土地却没有增加多少,怎么办?这些人口怎么养活?多出来的这些人只好开始流亡。这是中国古代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怪象:每当人口增长到了五六千万左右时,就会有社会动乱爆发。“简单点讲,土地制度已经过时了。” 张国刚教授总结道。

兵役制度依附土地制度的方式也已经过时了。原来有土地的时候男丁可以去当兵,现在没土地怎么当兵?所以边疆主要的军队都是胡人在领导,中央的军队很少,在冷兵器时代中央没有军事力量在手上是很不安全的。

不理朝政,沉溺他事

面对陈旧的制度,国家需要的是一个精力充沛的皇帝、一个励精图治的领导人。而此时,五十岁的唐玄宗在想什么呢?

《张果老见明皇图》

这幅画是元代任仁发所作《张果老见明皇图》,画的正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及其弟子谒见唐明皇的故事。当时,唐玄宗好神仙术,身边网罗了许多奇人异士,做了不少荒唐事,只求长生不老。

晚年,杨玉环的出现更是使得唐玄宗完全沉溺于享乐之中。为了博得杨贵妃的欢心,每逢荔枝季节唐玄宗便派专人前往南方,通过驿站运来新鲜荔枝。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此典故。日日歌舞升平,唐玄宗越发不务政事,纸醉金迷,穷奢极欲。

如此,唐玄宗改革的动力、能力都受到巨大损伤。制度的问题没有得到主动改变,而是修修补补,还是用老办法治理。

正是这些问题,使得安史之乱爆发,让当政者得到了血的教训。“既然不能主动地从上层进行改革,那么下层反过来,肯定是长期的、痛苦的变化。”这也给予后世警示。

嘉宾介绍

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并在汉堡大学、特里尔大学等高校研究和执教多年。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及中西文化关系史。曾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等职,获《历史研究》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奖(1984),入清华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二等奖、普及读物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中国好书”奖、文津图书奖(正奖及提名奖)、中国优秀出版物奖(正奖及提名奖)等。多部著作被译成外文和繁体字在海外出版。在清华开设的《中西文化关系史》获清华大学、北京市、教育部精品课程,《<资治通鉴>导读》获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大唐兴衰》获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原标题:《张国刚: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做错了什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