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曦娅 | “破裂”只是一个结束的状态,并不意味着任何事情

2023-10-31 12: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第五届1839摄影奖已经公布,为了让大家对获奖作品有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组织采写了大奖和优秀奖获奖者系列访谈,希望能对他们的作品有较为全面的介绍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他们的创作。

王曦娅

1999年生,贵州贵阳人。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目前在伦敦 Slade School of Fine Art 攻读纯艺硕士以及生活。我的作品主要关注图像、影像所涉及的文化记忆和个人叙事,并在之中讨论摄影的结构。最近我也同时关注物体与人体之间的联系以及物性的疗愈性,并尝试围绕物体所展开的影像装置实践。

终评委孙彦初点评:

直面自己原生家庭的情感问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王曦娅用近乎客观的角度直面父母离异,父母双方看似平静的自述,实则反应出现实生活生猛汹涌,无力但确实人间况味。回忆感情经历以及各执己见的相互不理解和抱怨是作品的主题,也许这些问题已经是双方不止一次的沟通后争吵的原因,在攒够了失望后还是选择了离婚。影片选择双屏并置的方式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离婚后的双方可能没有机会再面对面的沟通或互相抱怨,对于我一个有着婚姻失败经历的人来说,相似的情感问题是认同且扎心的,爱就是这样的简单复杂,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轨迹可循,人生也是。看完影片,我一直在想王曦娅的父母有没有因为这一次的倾诉而和解?尽管作品没有给我答案,但我想王曦娅自身已经得到了和解。

采访:胡梦南

编辑:张晨玥

“破裂”只是一个结束的状态

并不意味着任何事情

《Dear, we need to talk》(女儿,我们需要谈谈)双屏影像

1839摄影奖:在作品创作之初,对于作品的走向,你都做了哪些「预设」,创作过程中有哪些预料之外的事情。

王曦娅:说实话我没有任何的预设,因为这是很长时间以来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片子中我的父母叙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我都曾反反复复听过很多遍了,我希望他们一如既往的最真实地去表达,我认为对这个片子而言真实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觉得自己在其中“创作”的部分实在是甚微,说记录更恰当一些,这个片子几乎仅来自于我第一个且唯一一个问题:“你对我们家,你们俩,对我有什么想说的吗?”

《Dear, we need to talk》(女儿,我们需要谈谈)双屏影像 视频截帧

1839摄影奖:所以我是否可以理解为,你的这件作品的诞生,相对于精心设计,更多的是出于「惯性」?对于作品呈现的形式你都有过怎样的尝试/实验?你如何看待纪录片的作者性?

王曦娅:其实我自己并不把这个片子看作是纪录片,我觉得也不能说是出于惯性,我认为记录真实对于这个作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何还原真实其实也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我在前文所提到的“创作”更倾向于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出本不可见的影像,而作为作者在其中的介入那是必然的,例如设置两组视频的对立,图像的插入和节奏的控制等等。

《Dear, we need to talk》(女儿,我们需要谈谈)双屏影像 视频截帧

1839摄影奖:在你的设想中,你对观看者的反馈有哪些期待?

王曦娅:我一直没有觉得我的父母、家庭、婚姻、离异...是特殊的是不堪的,虽然这曾经给我的父母和我都带来了真切的痛苦,但这份痛苦早已逐渐成为过去,不再有愤怒、委屈需要被回答或者悲悯。

我希望通过我的片子记录的是一种状态的缩影,一种很多人都共有的被困住的情绪,我认为这样的缩影存在于许多个普通家庭、甚至年轻的亲密关系中。

我期待观看者看到的是一个相对客观的、一对离异夫妻的“对话”,期待通过这个的片子能窥探一隅婚姻、家庭和爱情。

在1839公布之后,我收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反馈,甚至有来自朋友的母亲的,我非常地感激如果这个片子能给到观看者一点点的触动,对我来说就很好了。

《Dear, we need to talk》(女儿,我们需要谈谈)双屏影像 视频截帧

1839摄影奖:这些「意料之外」的反馈可不可以展开讲讲?

王曦娅:我觉得其实是一种共通的感受,有很多困境是很难开口或有机会开口去向别人表述的,更不用说能够获得他人的共鸣。这个片子就好比一个已经被展开的困境放置在那里,等待观众去链接,也能给一部分曾面对或正在面对相似困境的人意识到并不是只有自己,而从中汲取一点点能量吧。

《Dear, we need to talk》(女儿,我们需要谈谈)双屏影像 视频截帧

1839摄影奖:创作之初是否思考过要通过作品反映性别议题?在你的作品中,母亲是有强烈情感需求的,父亲会强调自己一家之主的位置,时常提及所谓的夫妻相处之道。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都觉得自己受伤了,并且都对对方是否爱自己这件事有些耿耿于怀。你的作品给我带来了一种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也是微妙的。

王曦娅: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感谢你提出来。在他们的叙述中确实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两性需求和关注点上的不同,但我认为这只是他们被传统两性关系所塑造而成的一部分他们自己,因为在这些“对话”的更深处,我能看见我的父亲也是一个感性、有强烈感情需求的男性,我的母亲也是一个独立、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女性,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其中的痛苦、无力,也是他们在无意识的与自己的挣扎,说到底他们、我们都是相同的。

人没有办法好好地正视自己、爱自己,又怎么去行使爱的能力呢,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的终身问题,更不用说在传统两性关系观念“矫正”下的爱了。

《Dear, we need to talk》(女儿,我们需要谈谈)双屏影像 视频截帧

1839摄影奖: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的影响下,多数人觉得「婚姻破裂」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你是如何说服你的父母来配合拍摄的?对于你的拍摄他们持有怎样的态度?

王曦娅:我觉得首先要认为“婚姻破裂”是一件丑事,才会觉得不可外扬,在我看来“破裂”只是一个结束的状态,并不意味着任何事情。

在这个状态里我的父母艰难但坚韧地渡过着,生活的继续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感情又是如此复杂多面的东西,就像这个作品里也有对“幸福”的追溯,这都是我们共同经历的。

对于我学习艺术这件事情,我的父母其实是不能完全理解我在做什么的,在我拍摄的时候,他们会有点不好意思的问我他们在镜头面前好不好看,衣服是否得体。但是他们一直以来都很相信我,这份相信让我感受到了支持。

《Dear, we need to talk》(女儿,我们需要谈谈)双屏影像 视频截帧

1839摄影奖:你的作品是个双屏录像,虽然不在展览现场,但在当我用屏幕观看的时候也会有「看左边?看右边?」的疑惑,如此这般目不暇接,不知所措。在你母亲和父亲之间,我不知道看谁,也不知道听谁——不知道你在家庭生活里,夹在父母之间是不是也是这种感受?这是否也是你如此呈现作品的意图?

王曦娅:是的,这确实是曾经对于我来说很难逾越的痛苦的状态,他们反复地分别向我叙述他们的痛苦,而我却没有能力解决,也无法站立在何处,到最后甚至失去聆听和面对的动力。

采用双屏的形式确实源自于我自己的感受,但我也期望让观看者在这样观看体验下感到不知所措,可能被任一方说服为任一方感到愤怒。

在我录制这个视频的时候,其实从我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抛出,我的父母各自都说了2个小时近万字的内容,最后我把他们打散剪碎放进了7分钟的片子中。我期望的是通过这些碎片的话语构成一种感受,那些故事具体是什么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两个人困于各自的“事实”中,无力去链接的“对话”。

《Dear, we need to talk》(女儿,我们需要谈谈)双屏影像 呈现效果

推荐委员会(按学校拼音排序)

朱 炯 北京电影学院

程 卓 成都传媒学院

赵 阳 大连医科大学

刘庆元 广州美术学院

张 朴 湖北美术学院

刘纹羊 湖北美术学院

杨 赫 黄河科技学院

李 磊 吉林动画学院

林简娇 鲁迅美术学院

王志军 兰州理工大学

贾 方 南京艺术学院

邓 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李 楠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敖国兴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沈 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戴 菲 上海师范大学

刘 阳 四川美术学院

史 春 沈阳城市学院

王 帅 天津美术学院

李小舟 西安理工大学

苏 晟 西安美术学院

胡晓阳 浙江传媒学院

徐竟涵 中国传媒大学

高世强 中国美术学院

刘 阳 中国美术学院

姚 璐 中央美术学院

海外召集人(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荣辉(美国)

陈学圣(中国台湾)

高郁韬(德国)

何 博(荷兰)

李虎珍(韩国)

杨云鬯(英国)

张 钰(日本)

周 琰(加拿大)

周 璋(法国)

首席战略合作机构

展览艺术用纸独家支持

展览输出与制作支持

媒体支持

成都当代影像馆

CHENGDU

CONTEMPORARY

IMAGE MUSEUM

成都当代影像馆于2019年4月27日正式开馆,坐落于成都北三环内、府河河畔,位于国内首个以摄影为主题的公园——府河摄影公园的核心位置。摄影公园占地面积150亩,影像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拥有6个专业展厅、1个学术报告厅、1个专业影像图书馆以及多个公共教育空间。作为专注于当代摄影及影像艺术的文化机构,成都当代影像馆与全球著名的影像艺术机构紧密合作,致力于高品质的影像艺术展览、有深度和高度的学术研究以及公众视觉修养、审美教育的传播和普及。致力成为观测中国影像状态,促进国内、国际交流与对话,推动艺术与学术生产的专业影像美术馆。

“1839摄影奖”是一个由个人发起的纯民间奖项,以摄影术诞生之时为名,既回溯摄影的本体属性,也强调以跨媒介的开放姿态对其延展。面向全球高校华人在校学生,旨在检验国内外高校华人学生创作和艺术训练中的认知与判断,邀请知名策展人、出版人、研究者、批评家、艺术家等组成评委会,整个评选和工作团队零报酬。评委会基于学生提交的作品进行判断,选取具有独立精神和艺术潜质的作品,以期推动和提升高校学生在创作中的独立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以专业评论、展览等方式加以推广,将全球高校正在成长中的华人学生创作近貌介绍给公众,进而推动国内外学生摄影创作的经验交流和生态互补。

发起人:董钧 联合发起人:海杰

秘书长:白茜 项目协调:罗凯

实习生:胡梦南 施阳 张悦 张晨玥

英文翻译:姚芳媛

原标题:《王曦娅|“破裂”只是一个结束的状态,并不意味着任何事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