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福州路上海书城回归,上海老书迷排队打卡
10月28日上午9:30,随着倒计时归零,巨大的红色帷幕缓缓拉开,装修一新的福州路上海书城露出了真容。上海书城与读者如约相见。
早上9点,澎湃新闻记者来到福州路,已有不少读者聚集在书城对面的人行道上,等待第一时间与上海书城见面。开门营业一个半小时以后,书城内已是人流如织,书城外则排起了等待入场的长长队伍。
10月28日上午,即将揭幕的上海书城。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图
自1998年开业以来,上海书城已经与老读者相伴20余年。2021年书城宣布改造以来,每月都有老读者打电话询问书城何时开业。前几天书城调试灯光,也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一波转发。如今热闹的场景,不像是一家网红书店开幕,而更像是上海老书迷们和一位多年老友的再次相逢。
读者在福建中路排队等待进入书城。
在设计上,上海书城也保留了曾经的记忆。在一楼广场红色“书山”的背后,保留了上海书城原来的浮雕外立面,浮雕用不同语言表达了同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希望留存书城的这段书香记忆”。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钮也仿说。
作家书房。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图
让更多读者感到亲切的,是上海书城海量的展陈图书。“书城多了不少展览、休闲场所,书却一点也没变少。”69岁的曹先生住在附近九江路,1990年代书城刚开业他就办了会员卡,经常来看书、淘书,“我是做技术工作的。上海书城能找到许多别的书店找不到的专业书籍,对我工作有很大帮助。”
“1998年上海书城开业,展陈书籍总量达到当时全国1年半到2年的出版物总量,颠覆了读者对实体书店的认知。别处买不到的书,在上海书城都可以买到。”钮也仿说,如今归来的上海书城,理念依旧是“以书为城”。10万余种、几十万册图书为读者提供了丰富选择。
俯瞰上海书城
曹先生钟爱的学术专业类图书,在上海书城七楼依然有一席之地。“现在大部分书店都不再陈列专业书,但我们觉得,能在线下翻阅这些图书,和直接线上购买体验是截然不同的。”上海书城总经理赵锋表示。从2楼至7楼,上海书城分门别类呈现了海量图书,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挑选、阅读。
“重新装修后的书城很多区域会单独隔出来,形成一个个安静的阅读区域,可以在其中安静地挑选喜欢的书籍。”张先生对书城的沉浸式阅读区印象深刻。他此前周末经常来书城买书,尤其喜爱历史哲学类书籍,“这次看到书城重开非常激动,一定要来看一看。”
虹口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李姿儒偏爱阅读党史类著作,9岁的小读者杨桃则喜欢科幻书……在首日开幕的上海书城,他们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籍。
书城内聚满读者。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图
图书选品对书店来说至关重要。钮也仿介绍,目前上海书城员工团队中,研究生占比超过10%,本科生占比超过60%,其中有古籍研究所博士,有中国作协会员,有上海作协签约作家,有从事过教育行业的研究生,“他们负责书店不同板块和区域,让图书选品和布置更有水准、更有文化容量。”
在2楼文学区域,澎湃新闻记者还看到一位老人没能找到想要的书籍,店员查询后表示,可以从其他地方为他调一本过来。当天,“上海书城APP”也同步上线,覆盖包括福州路上海书城在内的上海市内书城和新华书店,半日达服务能快速将图书送达读者手中。
线上购书便利,为什么读者还要来到书店?在上海书城开业仪式上,著名作家孙甘露说:“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传播和购买方式在发生变化,但有一条是永远不会变的,人与人需要建立联系,人和书也需要建立联系。我更愿意作为一个读者来到上海书城,在这里休息游览,获得新知识、遇到新目标。”
孙甘露在开业仪式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