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李秋祺: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赛道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
本期邀请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秋祺,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世界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
李秋祺,法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话语体系和世界政治的研究。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从理论到话语体系:中国的世界主义研究”。发表A&HCI和CSSCI论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等全文转载。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李秋祺:我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世界主义话语体系的建构。回顾新中国成立74周年的历程,中国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和政治参与度的增长,超过了任何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大国崛起”的问题也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持续的关注。但是,随着冷战意识形态的终结,中国在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的行动不能再建立于“世界革命”的理念之上,而单纯的经济利益计算也无法为中国提供一个具有内在连续性的行动指南,中国的世界主义行动亟需系统的话语体系支撑。近二十年来,世界主义理论在中国学界引起了一系列讨论,学者们从中国视角出发,提出了“新天下主义”、“新世界主义”等命题,初步构成了中国世界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我的关注点则在于,如何能够将中国世界主义理论层面的内容转化成为一种能够向国内外推广的话语。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李秋祺:我的学术经历比较简单,本科、硕士、博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至今。首先,我想感谢华理在学术、经费、生活等方面为青年学者提供的政策支持,让我在踏入工作岗位的几年中能够专注于职业发展。其次,在求学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几位非常优秀的导师,他们给予了宽阔的学术视野。最后,在国外博士联合培养的经历对我的成长也至关重要。比如,刚出国的时候,我想将中国的理论和观念介绍给国外学者,但总是遭遇对方的理解困境。于是,我不断尝试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并逐渐获得了周围人的兴趣。对于世界主义话语的研究,这件事其实有比较大的启发。我认识到,同样的内容,换一个说法更容易被接受。或者,“对谁说”、“怎么说”和“说什么”是同样重要的事。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李秋祺:我遇到的困难和其他青年学者都比较类似。人文学科需要漫长的培养周期和学术积累,在某种意义上,坚持是最重要的事。但是,面对生活琐碎,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可能让一个人陷入迷茫,甚至选择放弃。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电影《初恋50次》,男主角试图让每天失忆一次的女主角重新认识自己。不管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怀疑自己是非常正常的,“不忘初心”其实依靠的是不断对自身选择的重新确信。
对我有重要影响的经历,其中一项可能和自己童年时期随父母迁居上海有关。作为城市移民,相信很多人都存在“我是谁”的身份困境。这和国际政治领域有某种相似性,随着第三次、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展开,新兴国家也面临着重新定义“我是谁”的问题。世界主义的核心问题之一,即探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身份认同的来源是什么。我个人倾向于建构论的立场——认同永远滞后于真实的体验,对身份的建构需要依靠个体的共情能力,以及保持向异己之物敞开的可能。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李秋祺:从我在华东理工大学工作的经验来看,打破学科壁垒式的学术交流还是很有帮助的。这种交流不一定产生于正式的学术会议。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培训、一次文体活动,或者在教师食堂的同一张餐桌上,都可能遇到理工科专业的老师。大家尝试向不同专业的人介绍自己的研究,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体验。一是许多理工专业学者对人文领域的研究主题本身就感兴趣,二是他们提出的一些疑问和建议也是很有启发性的。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李秋祺:比如,学院关注每一个青年教师的潜力和优势,引导大家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术培养的长期性,让我能够在工作中获得自身切实需要的支持。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李秋祺:比如,国家留学基金帮助我开拓了研究视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资助了我的世界主义研究,华东理工大学提供的青年教师科研启动经费,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的青年教师柘梅课题,都对我的学术进步和获奖给予了很大帮助。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李秋祺:当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问题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从理论上赋予了中国维护全球化体系、参与全球治理改革的世界主义责任。然而,要建构一个实用、可实践的世界主义话语体系,首先要考虑到它在国内外社会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我将这个问题拆解为三个判断标准:一是“我”是否能够超越个人私利的界限,支持自己的国家去帮助另一个国家;二是我们希望一种世界主义对中国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都是可欲的,而不希望它仅仅是少数人接受的“亚文化”;三是在跨文化的层面上,我们需要建构一种“对话式”的世界主义,而非中国文化“独白式”的世界主义。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李秋祺:我认为,话语本身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依赖于理论的内在潜能。比如,在“一带一路”的实践中,中国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已经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实践创新所推动的世界主义理论创新,是比纯粹的思辨性言辞更有力量的。反过来,理论创新可以在未来推动实践创新,为中国的世界主义行动持续赋能。在数字“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沿线国家的技术水平和法律/制度配套依旧处于不成熟阶段,造成了信息安全隐患突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象。在制定数字技术相关合作规范的过程中,国家间的对话机制可以在数据保护和数据跨境流动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以规则透明化提升国家之间的信任,促进彼此的数字技术合作,深化资源要素整合。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李秋祺:获奖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个起点,为深入当前研究方向、申请各类课题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对于学术工作,存在着两套不同的标准。一是研究本身的意义、质量、创新性等,其实是较为客观的,即使我们没有将研究成果拿给他人看,这个评价标准依然存在;二是任何学术活动都存在于具体的时代和社会中,我们做的好不好依赖于学术共同体的承认。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实际上鼓励我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坚持做有现实感、有未来感的创新性工作,坚持将学术研究和时代之问、和个人生命体验结合在一起。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李秋祺:希望大家可以给予自己更多的信心,勇于将富有青年特色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外界。在学术研究中,以中国为方法、自己为方法,找到能够源源不断赋予自身灵感和活力的学术生命之树。本届《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海报背景,是一个个通向未来的赛道。我想,这个赛道也可以解读为自己在未来的每一天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实现从“认识你自己”到“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赛道”的跨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