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蒙古族人名,到底啥意思?

2023-10-26 12: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字:伊万

校稿:朝乾 / 编辑:果栗乘

提到蒙古族,很多刻板印象就出现了。

在很多人心中,这是一群住蒙古包,骑草原马,膀大腰圆,喝酒不要命的“彪悍”民族,甚至和俄罗斯“战斗民族”有的一拼。

套马杆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图:图虫创意)▼

但事实上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化水平并不低,工业而非畜牧业才是自治区的支柱产业,而且高考真的不考射箭,也不考搭建蒙古包,更不考烤全羊!最重要的是我们真的不骑马上学!差不多每一个在外的蒙古族人都会被这样的问题轰炸,怎么解释都没有用……

虽然不一定会做,但从小到大没少吃是真的

谁能不馋这口香喷喷的羊肉呢

(图:图虫创意)▼

唯一有用的解释,可能是介绍蒙古族的名字——巴特尔、阿拉坦琪琪格、乌日图那斯图,有人觉得帅气,有人觉得好听,但是更多的时候,大家表示不理解。这时候,就该蒙古族人上场说道说道了。

蒙古人的姓

其实蒙古族人的名字和汉族名字大致上是一样的,大多是由姓和名组成。然而虽然蒙古族名字有姓,但一般情况下在称呼对方时,不加姓氏,只称名,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蒙古族人不使用传统的蒙语姓氏。这是和蒙古族朋友交往需要记住的一种习俗。

蒙古族人的姓氏来源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以部落名或氏族名为姓。以成吉思汗为例,他的全名是孛儿只斤·铁木真,“孛儿只斤”就是成吉思汗的姓氏,取自其部落名,而这个部落名称又是从尊号“包端察尔(孛端察儿)”这个特别绕的名字演化而来。

从元朝到北元的众多大汗

只有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才有宣称权▼

第二种是以祖先的名字为姓。比如蒙古族近代英雄人物嘎达梅林,汉名孟青山,这个“孟”就来自其先祖莫勒特图的名字音译。

第三种是直接使用汉族姓氏,张王李刘赵孙杨都行,取决于个人选择。如果要加入一些传统色彩,则可以用简化的前两种命名法,比如孛儿只斤可以根据读音起包、鲍、波等姓氏。孟青山的汉姓也可以说是这么来的。

电影《嘎达梅林》剧照

现在看过这部电影的年轻人应该不多了▼

在元朝灭亡以后,明朝政府对中原地区遗留的蒙古族人采取了怀柔政策,他们基本被迅速汉化。为了更好融入汉地社会,他们或为自己主动取汉姓,或被朝廷赏赐汉姓。传统上极为复杂的蒙古姓氏在中原地区几乎消亡,一直经历明清民国历代而没有恢复。

一直到了20世纪末,蒙古国制定了“取姓法”,规定蒙古国民要选取历史人物或祖先的名号作为姓氏,等于是恢复了第一种取姓方式。此后在我国蒙古族聚居区,才也开始了恢复蒙古姓氏的热潮。

姓名左边部分也就是各位总统的姓了▼

蒙古人的名

再来说名字。

蒙古族人给孩子选择名字时和汉族人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文字不同,但是取名字时的规律、目的都是相似的,希望自己的子女拥有一个与众不同,像“齐德龙东强”一样寓意美好而响亮的名字。主要有这么几类:

以大自然万事万物为名

汉族人喜欢用龙、凤、虎等尊贵、勇猛的神兽、动物给孩子作为名字。同样的,在蒙古族传统习俗中,男孩子通常取一些动物名,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具有和动物一样聪慧、勇敢的品质特点。

当然,也不是什么动物都符合这个条件

(图:图虫创意)▼

但是根据草原物种的特殊情况以及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蒙古族人选择的动物和汉族不太一样,比如:受藏传佛教影响的扎那(大象)、草原上的布日固德(鹰)等。

鹰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较高

(图:图虫创意)▼

蒙古族女孩子大多数以花草来命名,为的是让孩子像花花草草一样美丽、惹人喜爱,例如:阿拉坦花、其其格(花名)等。著名歌手韩磊(森布尔)的妻子王燕,蒙古族名字就是其其格,在2005年的中俄蒙选美大赛上,获得季军,确实人如其名,美丽动人。

希望女孩子们像草原上的花儿一样美丽动人

(图:图虫创意)▼

但是也许和汉族人觉得带龙凤的名字过于土气一样,近几年来这样的名字在新生儿取名时并不多见,算是比较古典的老名字。

根据美好的向往取名

近现代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在给新生儿取名字时普遍喜欢根据美好的意愿和愿望。比如:乌日图那斯图代表的是长寿,吉日嘎拉图代表幸福、阿拉塔代表金银财宝等。

比如著名蒙古族演员斯琴高娃的名字

在蒙古语中是“聪明”和“美丽”的意思

(图:网络)▼

但也正是因为家长的美好意愿,导致蒙古族人的重名率也很高,正如汉族孩子“子轩”“紫萱”“子萱”、“子涵”“梓涵”“子晗”傻傻分不清楚一样,蒙古族也有巴特尔(英雄)、敖日格勒等较为流行的名字,从篮球明星到国家领导人,国内有不计其数的“巴特尔”。

对英雄的向往是属于马背上的民族的浪漫

(图:图虫创意)▼

根据主观愿望取名

在内蒙古部分地区,往往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希望生男孩子的意愿比较强烈。所以有些家长给出生的女孩取名为胡达古拉(生男孩)、诺恩吉雅(恩赐男孩)等带有希望下次生男孩意愿的名字。汉族家长给女儿起名“招娣”“胜男”等名字,所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期望。

蒙古族的汉子从娃娃抓起

(图:图虫创意)▼

假如某个家庭有生下来带有疾病或者体弱的孩子,会给孩子取一个不好听的名字,比如:毛恼骇(坏狗)、毛乌音(坏女孩)等。起这样的名字目的就在于驱赶病魔、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这种习俗又是汉蒙相通的,汉族小名“狗蛋”、“二愣子”等等也都有这个寓意。

这些带贬义的乳名虽然不太好听

却寄托着父母希望孩子健健康康成长的心愿

(图:图虫创意)▼

用具有纪念性意义的事件取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汉族家长多喜欢给孩子取名“建国”、“援朝”,用来纪念新中国的成立和抗美援朝等大事件,蒙古族人也如此取名,比如成吉思汗名为“铁木真”,是他的父亲在打败塔塔尔首领铁木真·兀格后,为纪念这次胜利,给儿子用敌手的名字命名纪念的。

按当时蒙古人信仰,在抓到敌对部落勇士时

如正好有婴儿出生,该勇士的勇气会转移到该婴儿身上

成吉思汗的铁木真之名由此而来

(蒙古国达达勒的成吉思汗出生地纪念碑)▼

同时蒙古族还有像朝鲁门格日勒(黎明降生)这样描述出生时间的名字。这样的名字在老一辈人的名字里还是比较常见的。

根据颜色和数字取名

汉族人在给儿女取名字时有时会选择数字。尤其是在古代,大多数平民只能用数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依据一般就是排行。何二、黄三、李四,就是最常见的古装剧路人名。最著名排行起名者可能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只因在家族内排行第八,所以取名朱重八,后改为元璋。

蒙古族也有类似的情况,但蒙古人作为游牧民族并不是很看重排行,而更在意孩子出生时的体重,经常用降生时的分量给孩子命名,比如奈曼斤(八斤)、道浪斤(七斤)。越重的娃体格越强壮,也越得到大人的宠爱。

看这肉嘟嘟的小脸谁不爱呢

(图:图虫创意)▼

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蒙古族信奉的佛教为藏传佛教(喇嘛教),信徒在孩子出生时会请喇嘛为孩子起名,所以藏语名和宗教典故对蒙古族名字有着很大的影响。

著名歌唱家拉苏荣的名字就是受藏传佛教影响

(呼和浩特市宝尔汗佛塔、观音寺、大召建筑远景)

(图:图虫创意)▼

另外,后金在与明朝的斗争中,极力拉拢蒙古族人,利用联姻、赐爵位、封号等手段加深和蒙古族的联系,不断强化满蒙一家的概念。时间一长,很多蒙古族人学会了满语,并用它为孩子取名。

不过对蒙古族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汉族。元朝建立促使汉蒙融合加深,清朝时期大量汉人进入蒙古地区,许多蒙古族人使用汉姓作为自己的姓氏,甚至直接取汉名。在民族大融合的今天,甚至许多蒙古族人只有汉名,不取蒙古族名字,以方便交流。

今日的蒙古名字

随着汉蒙,及其他民族的融合和城市化推进,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离开草原,住进了城市,各地区的蒙古族现代化程度逐渐加深。

身处内蒙古的城市中

乍一看并不会觉得这与中国其他城市有什么区别

例如一些历史上就受汉文化影响的城市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山路 图:图虫创意)▼

这当然是促进全国性交流,刺激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文化断层的现象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甚至在内蒙古这个以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的自治区也出现了大量甚至是大多数蒙古族人传统文化迷失的现象。

离开了草原,脱离了游牧生活

那些从草原生活中诞生的习俗也就慢慢远去了

(蒙古金鹰节期间训练猎鹰图:图虫创意)▼

当前蒙古族人取名有三个选择:保留传统蒙古族名字、取用汉姓保留蒙古族名字、全面汉化。

虽然近几十年来国家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复兴蒙古族姓名等,但是为了方便起见,更普遍的情况仍然是蒙古名和汉语名的使用人数五五开。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的蒙古族,更倾向于使用汉语名。

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学校里,年轻的蒙古族学生已经极少有使用蒙古族姓名的了(除用蒙古语授课的蒙古族学校外)。人们日常交谈也大多使用汉语普通话,只有在比较边远的牧区还能找到浓重的传统蒙古语言色彩。

街上店招虽然也写蒙古语

但不仔细看都看不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 图:图虫创意)▼

至于在人员组成更复杂大学和工作单位,一般来说你也很难分辨一个人是不是蒙古族,因为很多人从长相到口音都很少有蒙古色彩,很多人确实也没有蒙古名字。

要说在自治区城市生活,又顽强地拥有蒙古语名字的,当然也有。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END

原标题:《蒙古族人名,到底几个意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