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带一路”启示录|中国的“幸福草”在巴新“化剑为犁”
在联合国纽约总部,矗立着一尊令人难忘的雕塑:一个男人一手高举锤子,一手拿着剑,将剑锤成耕地的犁铧。这一行动象征着人类结束战争、将毁灭工具变为造福人类工具的愿望。
在南太平洋最大的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东高地省的菲尼突古村(Finintugu),也有一座有着相同寓意的“和平纪念碑”。当地村民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部落村庄间为了土地纠纷而持续冲突14年,死伤无数。
“从2020年开始,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带来了菌草和旱稻技术,在他们的帮助下,所有人开始齐心协力耕地劳作,共享收获。”当地村民领袖托尼(Tony Simon)说。
位于巴新内陆东高地省的中国菌草和旱稻技术援助项目已在当地持续运行了20多年。这一项目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正式签署。
今年10月,澎湃新闻采访团队实地探访了东高地省的项目基地以及周边的村落农户,用镜头和笔记录下这个中国专家用科学技术驱散14年流血阴影,帮助当地人逐渐脱贫的故事。
菲尼突古村的和平纪念碑。
中国人带来了“幸福草”
上世纪80年代,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占熺教授首创的“中国菌草”技术,成功解决了菌业生产中存在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
当时传统的种植蘑菇方法采用树木,对林木造成大量消耗。而林占熺发明的菌草技术使用草来种蘑菇,草比木头长得快,数量多,不仅可以大量节约木材,也为发展中国家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因此林占熺也被誉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
1995年,菌草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
这一年,一位名叫布莱恩·瓦伊 (Brian Waii)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学生在福建学习时了解到了这一技术,觉得非常适合引进到巴新。他回国后说服当地的政府高层,与福建农业专家展开合作。
作为最早一批参与菌草项目的专家之一,现任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专家组组长、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林应兴1998年第一次到达巴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当时开了一场几千人的现场会,我们在当地做的菌草技术重演示范获得了成功,菇种出来了,村民喜获丰收。大家都很兴奋。中国的国旗第一次在当时的基地升了起来。”林应兴告诉澎湃新闻。
林应兴介绍,当时菌草技术应用在国内已经有了比较长的时间。菌草食用菌产业也已经被证明是扶贫的一个好项目。巴新方面觉得这是一个有潜力的新领域,此前从未尝试过,因此想引进菌草和菌菇栽培,帮助更多巴新农户脱贫致富。
在初步的重演示范取得成功以后,中国专家组根据巴新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将技术进一步简化和标准化,以便当地人掌握。
2000年,东高地省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前往中国福建省访问,双方准备签署建立友好省份协议和中国技术专家援助巴新菌草项目等正式文件。
56岁的东高地前省长佩蒂·拉法纳玛(Peti Lafanama)回忆起那段往事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只有32岁的他是巴新最年轻的省长之一。在那次访问中,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会见了代表团成员。
据《人民日报》报道,2021年11月19日,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回忆起20多年前的这件往事时说道,“我向他(拉法纳玛)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
通过那次访问,东高地省不但与福建省结成了友好省,还获得了中方菌草和旱稻项目援助。“中国把菌草作为一个礼物送给了东高地省。”拉法纳玛对澎湃新闻说。
拉法纳玛介绍,“中方不但传授给我们种植菌草的经验,还派专家组来到巴新,结合东高地省的实际情况,简化种植技术,让我们的农民一学就会,直至丰收获益。我们也给中国专家们起了名字。我们省的其他人尊称他们为‘butupa’,意为尊贵的天堂鸟(天堂鸟为巴新国鸟,记者注)。”
拉法纳玛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从无到有的大米
1997年,巴布亚新几内亚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当地的主粮红薯存储期短且遭遇严重减产。巴新政府向中国专家求助,询问是否能把中国的主粮稻谷引进巴新?
“水稻在巴新东高地省不行,因为这边没有灌溉设施。所以我们试想能不能从国内挑选一些适合这边气候条件的旱稻的种子来试一下,最后发现‘金山一号’非常适合巴新。”林应兴说。
东高地省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人弗兰克多年来一直负责协调东高地省的菌草旱稻技术。他和中国专家团队从相识到一起工作已有近20年。他告诉澎湃新闻,稻米现在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主食。
“过去,我们这里的主食是红薯。但现在引进了大米之后,人们更喜欢吃大米了(特别是配着自己种的蘑菇一起吃)。而且大米可以储存更长的时间,帮助我们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渡过难关。”弗兰克说。
据弗兰克介绍,巴新人过去也吃大米,但不是在本地种植,而是要从澳大利亚和一些亚洲国家进口。“我们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大米大约有10万吨,要花费大约6亿基纳(kina,巴新货币,约合12亿元人民币)。因为过去殖民这里的白人告诉我们这里不能种植稻米,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去种。”他说。
林应兴说,由于温度和降水原因,旱稻主要适合在高地地区种植,而巴新高地地区有7个省,全国70%的人口都在高地地区。“在我们旱稻技术的帮助下,如果这7个高地地区都能自给自足,就解决了全国70%人口的粮食进口问题,这是个庞大的数字,旱稻也是当地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农作物品种。”他说。
当地人吃着自己种的稻米。
因地制宜地推广
下午两点,烈日炎炎,即便已经到了10月,作为赤道地区国家,巴新的气温仍可以达到30℃。菲尼突古村临近的一个村落,一群农民安静地席地而坐。
林应兴戴着一顶草帽,也没有拿话筒和喇叭,对着人群响亮而自信地大声说道:“你们一定已经听过了菲尼突古村成功种植、吃上了自己种的稻米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帮助你们也能够吃上自己种的稻谷。我们今天带来了种子。我们还会给予你们需要的帮助。首先,我们会给你们培训。然后,我们会派我们的技术人员到这里来。第三,我们会给你种子和一些肥料。我们会尽力支持你们的。但我们需要努力工作。”
林应兴简单而清晰的讲话迎来底下一片掌声。一位村民代表站起来回应道:“你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勇气。”
虽然中国和巴新都是发展中国家,但如何将中国成功的扶贫模式推广到巴新,怎样把技术转化到让当地老百姓能够掌握,这对中国专家们提出了考验。
林应兴介绍说,经过不断地摸索,他们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条件、民众的受教育程度等种种因素,把技术和经验结合起来,找到适合当地人上手和推广的模式。
“比如说,用覆土栽培来养菌菇,简化种植过程的要求,只要按照我们给的方法,种下去,土一盖,它就可以使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一定范围。”林应兴说。
推广这一块,专家组采用基地+农户结合的方式。“我们不叫他每家每户都生产菌袋,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资金。我们把比较难的菌袋生产、菌种生产放在基地,农民只要到基地来把菌袋拉回去,按照我的方法种下去,一个星期它就有收成了。这样的话我们推广速度就非常快。”他说。
尽管菌草和旱稻项目是政府间的援助项目,但是推广技术仅仅靠政府的专家们力量还是有限。林应兴表示,一定要把当地的推广网络资源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在巴新和当地社区里的教会合作,再加上巴新政府,把农民全部组织起来,这样的话整个推广力度就非常大。”
2016年,菌草旱稻项目基地在东高地省首府戈罗卡(Goroka)找到一个新的地址。2018年,习近平主席对巴新进行访问后,整个项目上升到国家之间的援助项目,推广速度也快了起来。
林应兴介绍,东高地省现有2000多户农户都参与了菌菇生产。旱稻这一块的推广速度更快,现在有六七千户农户参与。整个项目大概有4-5万人受益,受益的不单单是参与旱稻、菌菇种植的农户,还有用菌草加工制成的饲料去喂养牲畜的。
近20年在巴新的持续推广,天天深入到当地的老百姓中间,中国专家们与巴新最底层的农民们打成了一片。林应兴在当地结识了一大批农民朋友。
“我们到哪里都不会饿肚子,当地人都会给你一个木瓜,给你一个香蕉,我们就跟他们融在一起,你可以看出来他们对我们的尊重、欢迎的程度。我们是在实实在在地帮助当地的普通老百姓。这种成就感,这种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感,也是支撑着这么多年来从事援外工作的一种信念,一种满足感。”
林应兴与菇农弗雷达。
菌草旱稻带来的改变
菌草和旱稻的引进,给巴新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巨大而实在的。
林应兴介绍,以菌菇为例。参加培训的学员每人都会被赠送50到200个菌袋,一个菌袋可以收大概400克,200个菌袋总共就是80公斤菇,按照15基纳一公斤的价格,就有1200基纳,换算成人民币最多就有2400元人民币的收入。而当地一个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大概是800基纳(1600元人民币)。
“巴新当地普遍存在小孩营养不良的情况。而蘑菇的营养价值很高,干蘑菇的粗蛋白含量在40%,把它晒干打成粉,跟面粉或者木薯粉混合在一起,是对蛋白质补充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林应兴说。
旱稻方面,巴新现在90%需求的大米还是靠进口。旱稻推广以后,如果一个家庭有三亩地,按照现在平均的产量,一亩地至少可以收六七百斤,除了自己吃,还可以出售。1公斤价格在5~6基纳(10~12元人民币)不仅解决自给自足的问题,还增加了收入。
当地农户扎卡(Zaka Abori)很早开始种植售卖蘑菇,她靠卖蘑菇赚了20万基纳。她告诉澎湃新闻,用种蘑菇得到的收入她供养了两个儿子读大学,还在今年5月和丈夫一起去中国旅游。
弗雷达·科拉罗姆是巴新东部高地省的一名农户,2020年在中国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利用菌草技术种植菌草蘑菇,收入可观,不但自己建房买车,还建立了规模较大的菌草菇农场,成为援助项目的一个推广旗舰点。她的菌草菇场每周可生产200公斤鲜菇,以供应东高地省的蘑菇经销商。她的农场雇佣了25名农户,其中大部分是女性。
此外,她还成为了传播菌草技术的“二传手”,开始培训当地村民,成立了2个菌草菇合作社和4个菌草菇协会。多年来,在援助项目的扶持下,她将菌草技术推广到周边10个村庄,培训当地妇女、青年、残疾人等1500人次。她帮助更多农户实现自我发展,农户收入大幅度增长,当地社区的营养状况也在持续改善,社区营养不良水平从70%降到55%。
今年5月3日,弗雷达作为巴新菌草技术受益人的女性代表,赴纽约参加联合国第八届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多利益攸关方论坛,以自身经历讲述菌草技术给自己和家乡人民带来的改变。
东高地省现任省长谢纯升(Simon Sia)是巴新历史上第一位华人省长,他告诉澎湃新闻 :他上任后,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和中国专家组联络,询问菌草和旱稻项目的推广进展。
“别的省长问我,能不能够介绍给我们菌草的人才?他们的省也要种。我们省政府刚刚买了一块8公顷的地,希望项目组今年内搬去,能有更好的发展。因为这实在是很好的项目,我们巴新有所有需要的条件,我一定要把它推到一个新的台阶。”他说。
东高地省现任省长谢纯升(Simon Sia)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未来大有可为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林应兴自己亲身经历了从吃不饱饭到分田到户,通过科学技术脱贫致富的巨大变化。
“巴新本身自然资源和土地条件要比我们好得多,他们缺少的是技术和勤劳的理念,如果加上这些,我想未来几十年内摆脱落后的状况是非常容易的。”他说。
弗兰克也相信菌草和稻米能改变自己国家人民的生活。
“这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并传播到一百多个国家。同时,它也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它是解决全球贫困和饥饿问题的工具之一。我们相信它会帮助很多人。”他说。
2002年,拉法纳玛卸任了省长职务,多年来他一直在关注和推动者菌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022年,拉法纳玛成立了一家私人公司,他认为,菌草项目的进一步扩大需要私人投资加入。私人企业家带着资金可以为更多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打开更大的市场。
“有人担心蘑菇没有足够的市场去销售,但我正在向他们证明,只要不断促进增长并吸引投资,就会有足够的市场。”他说。
拉法纳玛表示,现在东高地省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蘑菇的产业化。未来还需要增加产量,实现工业化。希望能够覆盖所有的市场。如果能够把产业化和工业化都实现了,下一个阶段就是考虑出口。
“我们的商业网络已经覆盖了澳大利亚,也正在和印度尼西亚进行商业洽谈。不同出口地区可能会想要不同类型的蘑菇。我希望了解他们的商业需求。现在已经有公司在咨询关于蘑菇的农副产品合作了。我可能会一直做这件事,直到我生命的尽头。”拉法纳玛说道。
他继续说道,“有些人会问我,为什么不想让自己轻松一些。我说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这是关于巴新社会改变的问题。人们会因为这件事情而有更好的生活。”
拉法纳玛公司的名字是“先锋菌草蘑菇生产有限公司”。因为“必须要让人们在看到名字时就知道这与中国合作项目有关,我们不会忘记,菌草项目是中国给我们的一份礼物。”他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