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读丨万亿国债增发影响几何:提振股市情绪,利好基建板块
A股市场再迎利好!
据新华社,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受此提振,反映到市场层面,一方面,热门中概股纷纷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98%;另一方面,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也直线拉升,一度涨近2%。
当前时点中央加杠杆增发万亿国债,释放了什么信号?有何市场影响?又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呢?
稳信心信号强烈,提振股市整体情绪
“当前时点中央调整预算、增发国债,稳增长、稳信心信号强烈。”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历史经验显示,2023年之前,中央年中调整赤字频率较低、历史仅有4次,前3次发生在1998-2000年8月下旬,增发国债用于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赵伟指出,2023年10月下旬,中央再度年中加码、增发一万亿元国债,除了有效补充地方建设资金外,亦进一步释放政策积极信号。
中金公司同时称,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特别国债1万亿元,彰显了中央政府稳增长的决心。四季度财政政策加码,有望稳住四季度乃至明年经济增长和经济主体预期,经济进一步企稳可期。
进一步具体到A股市场,中信证券表示,增发1万亿国债、自2000年以来时隔23年首度年内调整预算传递财政积极发力的信号,预计会对四季度及明年GDP将产生显著带动作用,有利于股市整体情绪的提振。
“中央财政将在四季度增发1万亿国债,出发点是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促进经济安全,同时也起到稳增长、扩内需的作用。考虑到从国债发行到项目资金落地,对经济的刺激可能集中在2024年,预计提升GDP0.4个百分点至0.8个百分点,将极大提振市场信心。”国泰君安证券研报进一步指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研报中强调,一段时间以来,信心不足不仅制约了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也影响了投资和消费。当前增发国债超出市场预期,释放了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有利于提振信心与预期。
不过,中金公司强调,今年10月以来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公告发行额度超过1万亿元,叠加特别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对市场带来短期流动性冲击。
“预计央行或继续通过投放流动性予以对冲,同时随着年内财政支出加快投放,回收的流动性有望再度回流市场,四季度市场流动性或整体保持较为宽松水平。”中金公司进一步指出。
后续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扩围
展望接下来的政策意图,多位分析人士均认为,后续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积极发力,中央赤字、财政“余粮”等或可加码。
赵伟解释称,与部分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相比,2022年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处于较低水平、为21.4%;且从央、地杠杆率对比来看,2018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杠杆率明显增长,2022年达75%、较2018年增长近20个百分点;中央政府杠杆率则较为平稳、增长约5个百分点。地方化债加快推进下,中央加码空间或更大。
“同时,财政‘蓄力’下,‘余粮’或对2024年财政发力形成支撑。回顾2020年至2023年,财政‘余粮’对收入端形成重要补充,央地一般财政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年度平均规模达2万亿元。考虑到当前广义财政支出呈‘蓄力’态势、且已确定5000亿元新增国债结余,央地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结转结余或是2024年财政支出的重要支撑。”赵伟进一步指出。
此外,赵伟强调,“准财政”发力亦有较大空间。2023年前10月,政金债净融资规模为4000亿元、明显低于2020-2022年同期的超两万亿元;同时,新增PSL仅在2月发行17亿元。依据过往经验,稳增长压力较大时,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新增贷款明显增长,占当年新增贷款比例最高可超15%。2024年,在政金债与PSL的支持下,“准财政”或亦可加码放量。
从收入角度,李超表示,今年以来卖地收入相对不足,1月至9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0875亿元,同比下降19.8%,较去年同期减少近7600亿元。
“基建到位资金主要来源于预算内基建、政府性基金、专项债、银行信贷、城投债等,在卖地收入不足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加速专项债集中发行递补资金缺口。”李超指出。
从周期角度,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今年由于工业品价格走势偏弱、出口增长总体下行,及土地成交同比收缩,财政周期性赤字明显扩大。截至今年3季度,季调后年化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距趋势水平的缺口约1.8万亿元、3.7万亿元。
“财政周期性赤字反映经济周期性波动对财政赤字的影响,而只有扣除周期性赤字的结构性赤字(即财政主动宽松的部分)才能提振总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主动财政扩张才能支撑总需求增长,更有效地逆周期调节。”华泰证券进一步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分析称,增发2023年国债除了体现出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思路,在非疫情年份赤字率提升至3%以上,这一信号将影响深远。
“从疫后全球经验看,财政适度扩张有助于对冲经济的资产负债表收缩风险。我国价格中枢稳定,较海外经济体来说,更具备财政进一步积极的条件。此次财政条件的打开将修正对政策空间的理解。”郭磊称。
利好基建板块
落实到投资层面,万亿国债增发后,将带来什么投资机会呢?
中信证券表示,考虑到本次增发国债将主要用于灾后重建、防洪治理等8个重点方面,预计对基建及相关板块有所带动。
“与此同时,预计基建上游需求也将迎来一定提升,利好上游行业。”中信证券进一步指出。
此外,长城证券研报指出,当下国有企业的发展正对地方财政愈发重要。在我国当前的债务周期中,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于土地出让金收入持续下滑且未来的增量空间较为有限,用于偿还政府性债务的资金稳定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因此势必要寻找一个能够起到新的支撑作用的资金来源。
“无论是从分红角度还是类似于‘茅台化债模式’的角度出发,‘中特估’给中国债务化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长城证券进一步指出,“测算显示,从分红层面来说,2025年起地方国企对于大股东(一般来说是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分红,可以对公开信用债的利息支付起到一部分支撑作用,但是存在各地国企实力分化的问题。”
长城证券认为,从地方财政的角度出发,提升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除了股市,李超表示,在隐性债务化解和城投平台转型和剥离过程中,债券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建议投资者可适当配置部分公开城投债,特别是化债区域的强城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