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善本图鉴”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中国珍稀古籍书目可视化
原创 可视分析 可视分析
本作品为2023年第十四期北京大学可视化发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作品之 3 - “善本图鉴”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中国珍稀古籍书目可视化。
善本图鉴
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中国珍稀古籍书目的可视化
The Data Visualization of the Rare Chinese Books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简介
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下文简称“LOC”)作为收藏世界珍稀古籍数量最多的图书馆,藏有中国古代的珍稀古籍1953本,时间跨越宋、元、明、清四个朝代。
然而目前LOC的中国珍稀古籍数据展示网站呈现数据繁多、结构化情况不明晰的情况,不利于非研究者的探索,因此本项目旨在重新搭建一个更简洁、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可视化检索界面,让国内外用户通过可视化平台探索目录,逐层展开对古籍的细读,抽丝剥茧,进入一场跨越几个世纪的中国古典文化之旅。
美国国会图书馆数据库网站界面
成员
01数据收集
LOC中的中国古籍数据库有4个维度的数据:名称、分类、时代和摘要。而其中摘要部分还涉及书籍的装帧方式、尺寸、有无提字印章和书籍的主要内容。
数据库提取
完成数据初步分析后可以发现现有数据存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以及数据缺失,很难概括出数据特征,也难以寻找可视化设计的叙事脉络。
因此,通过聚焦数据维度最完整的数据,可以在符合条件的236条样本数据中抓取出13 类数据特征,它们包括了书籍名称、作者、分类、时间等,它们讲述了中国善本及其背后创作者的故事,更展示了这批曾客居他乡的珍稀古籍的面貌。
古籍分类情况初步分析
基于数据情况,可视化选择以时间为排列线索,以分类的数量作为设计的维度展开可视化设计。
视觉风格参照
02迭代过程
项目中总共进行了4版设计稿的迭代。第一版和第二版设计稿重点关注了古籍善本的标签分类,通过颜色、大小、位置关系来对同类型的古籍进行组合,使观众获得平面构成上的视觉愉悦,对古籍情况有深刻的视觉印象。
第一、第二版设计稿
然而该设计方案的问题在于,观众浏览时,因为所有类目都用相似的构成形式进行呈现,且缺乏图形和类目间的对应关系的简要说明,观众可能会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焦点,从而失去进一步探索平台的欲望。
第一、第二版设计稿
因此,在第三版设计稿中,为了改善分类区分度低、观众兴趣失焦的问题,同学们重回数据本身,试图寻找一个更有趣、更聚焦的主题。通过探索,不难发现数据库中有一个名为“缺失”的数据维度,它展现了这些古籍在LOC数据库里,或丢失卷数、或丢失页码的情况。于是第三版设计稿再次以“缺失”作为可视化的线索进行了重新设计。
第三版设计稿示意图
然而第三版方案的问题在于,虽然可视化主题鲜明,且能引起观众的情绪共鸣,但仅凭可视化并不能证明“缺失”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无法说明做“缺失”数据可视化的意义。这导致该可视化平台可能会变成一个数据库数据情况的评估报告,不能起到向公众传达有用信息的功能。因此同学们再次回到现有数据的分类上,进行了第四版设计方案的迭代。
03最终可视化成果
最终版设计方案选择时间和善本内容的主题分类作为可视化对象,在视觉上采用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形式——手卷,来承载这些古籍。
可视化平台名称为“善本图鉴”,让用户通过浏览长卷的方式,逐层展开古籍类目,抽丝剥茧,进入一场跨越几个世纪的文化之旅。
主页
设计还借鉴了中国传统手卷的阅读方式,借用不同的装裱布纹作为不同时代善本的分类。观众可以任意选择某一朝代开始阅读。
平台首页封面
朝代纵览
进入朝代页面后,古籍善本被按照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朝代大事年表分为不同的集合,观众可以通过书籍旁边的印章内容以及大小看到某一类书籍在该时间段内的数量。
清代部分长卷的一级页面示意图
一级页面屏幕示意图
主题探索
通过点击进入该类别书目的详情页面,按照时间顺序显示书籍名称。
二级页面
善本细读
再次点击其中的某一本书籍,展示该书籍的电子书。
三级详情页面
观众也可以通过附录查看loc中古籍书目的全部类别分类以及其相对应的印章。
附录页面
04结语
“善本图鉴”借用中国古代传统手卷的阅读方式,通过简洁的交互动作,带领观众对LOC馆藏中国珍稀古籍书目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项目旨在通过结合交互设计和传统文化审美的方式,让珍稀古籍不再束之高阁,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阅读,让中国珍稀古籍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可视化大会上“善本图鉴”项目组的合影
致谢
· 指导老师 ·
袁晓如(北京大学)
陈慰平(中央美术学院)
Rebecca Ruige Xu(雪城大学)
· 项目成员 ·
林奕成(纽约大学)
麦诺文(南京大学)
陈香凝(中央美术学院)
吴治远(上海交通大学)
-
原标题:《北大可视化暑期学校设计作品 3 – “善本图鉴”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中国珍稀古籍书目可视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