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丨追落日的年轻人

李蕙兰
2023-10-30 21:2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作者供图

周日下午,朋友唐小六忽然喊我去追日落。我叫上喜欢骑行的室友,仨人小队一拍即合,各自踩上公路自行车,往返约40公里,去“浦江之首”拍夕阳。

古色古香的春申堂、分水龙王庙,最终成了隐没在日落中的剪影。太阳像一颗燃烧着的龙珠,迅速坠入奔流不息的江水中;运沙船像兴奋的大鱼小鱼儿,在被染红了的黄浦江上繁忙地穿梭着。天空是静谧的紫色,空气中弥漫着这个季节独有的桂香。这一刻,时间慢下来,我觉得拥有了难得的喘息和美好,人间值得呀。

对摄影爱好者而言,找到一个合适机位去拍摄日落,比蹲守日出要容易许多,也有更多的时机去预判霞光是否值得期待。选择一片视野广阔、构思巧妙的“地景”,架好三脚架,将相机参数设置好,从延时摄影里总能挑拣到精品,再配上充满“自由感”“氛围感”的文字,丝滑地发个高赞朋友圈,不要太嗲哦。

我在松江大学城学习生活,今年就拍到了五六回落日美景。每一次追逐太阳都能带给我惊喜:徜徉在校园的思源湖畔,日落总显得热烈缤纷,华亭湖的夕曛恰到好处地点缀了泰晤士小镇的浪漫;历史感厚重的大仓桥夕照融合了古城的烟火气,由天马射电望远镜组成的晚景更显得旷荡开阔……

大学城里的师生们,未必愿意或有时间去四处走走,不知身边竟藏着诸多可以欣赏“落日熔金”的好景点,却常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憧憬着遥远的世界。

江苏大学文学院周衡老师曾说过:“我会给你们两次逃课机会,一定会有什么事比上课更重要。比如楼外的蒹葭,或者傍晚的月亮。”楼外的蒹葭指的是爱情,傍晚的月亮寓意远方的故乡。不只是在网络上,我也曾在求学生涯中真的遇见让学生放下手中的书本,不要错过美丽霞光或彩虹的老师,真是幸甚至哉。

老舍先生说:“生命是种律动,需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上瘾似的追逐落日,仿佛就是为了感受这种生命的律动。天地间的曼妙光影与人类的神奇感官,会共同编织和创造浪漫情怀。

只是如今的时代,人们被越来越多的压力裹挟,每个人好像是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随着汹涌的人群机械地奔走。似乎每个年龄段的人们,都会撞上一堵属于当下的墙,焦虑与平静交替循环。孩子是否还能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青年人都在为学业事业奔波劳碌吗?一眨眼就到了不敢失业、不敢生病、患得患失又百无聊赖的中年,怎么办……

瓦依那乐队和任素汐合唱的《大梦》,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如果生命只是一场大梦,你会怎么办?”大梦谁先觉,浮世有清欢。世界太卷,我们都被裹挟其中,任何事物都要被赋予一份“意义”或“定义”,这不该是年轻人的人生的模样。我心里时常会有个声音在问:你有多久没有停下来去倾听、去感受自然了?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就像诗人海子描绘的那样:“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但这种幸福我们无暇领略,只因为,我们的脚步太匆忙。

所以我才觉得,人要懂得“走走停停”的艺术——尽管停下来休息的方式不尽相同:有人只想周末睡个懒觉好好补眠,有人得靠与朋友们约会聊天碰碰玻璃杯以获得许多慰藉,有人通过运动健身、跑步、游泳、打球来给身体机能充电,有人需要抽身逃离、用间隔年去找寻自我……

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我把那句“慢慢走,欣赏啊!”摘抄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每次翻开都像是在提醒自己,即使身处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也不能太忙和太盲。

当阳光的余温迅速地消散,我们披着最后一线暗红色的光辉,和成群的鸟儿一起在蓝调时刻踏上归途。连续工作学习的疲惫感一扫而空,骑行本身带来的畅快淋漓和享受了大自然馈赠的满足感占据了情绪的上风。

回到大学城时天已黑透,饥肠辘辘的我们决定各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室友在微信上发了朋友圈:“日落后我们休息。”浓郁色彩包裹着我们的身体,像一次成像的拍立得作品,已收入回忆的相册簿里。

“下一次我们再去哪里收集日落?”我问唐小六。“下一次的目的地,不如由你自己来决定!”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