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幻城市怎么做?这份指南请收藏

2023-10-24 15: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目 录

1. 科幻:基于科学,推测未来

2. 科幻:星辰大海与柴米油盐

3. 科幻城市:科幻的壳+瓤

4. 泛科幻的壳:从流量到增量

5. 真科幻的瓤:从个体到系统

6. 科学城市的总结

作者 | 1/6图片工作室

「科幻可以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 摘自《科幻如何改变商业》

近些年,科幻因与「科教兴国」的战略绑定,成为当之无愧的「新风口」。

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对科幻影视内容扶持的10条政策措施(又称「科幻十条」)。次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颁布了科幻产业发展建设规划,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科幻产业发展基金。

▼ 深圳福田中心区的智慧交通街区,集成了智慧照明、监控、气象监测、信息发布等功能,被称为最具「科幻感」的街区(来源:图虫创意)

科幻,已成为众多城市发展的「新能级」。

如「科幻之都」成都,举办了被誉为「科幻界奥斯卡」的世界科幻大会,成都也成为亚洲第二个、中国首个举办世界最高规格科幻盛会的城市。

北京在首钢园建立了以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的科幻产业集聚区。上海启动「科幻梦想启航计划」,助力科幻内容发展。深圳成立国内首家科幻公益创投基金「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并已举办过8届晨星杯原创科幻大赛。

▼ 10月18日-22日,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召开(来源:图虫创意)

▼ 首钢园围绕科幻产业发力

但是,科幻要融入城市发展,绝不是建个产业园,颁布一些扶持计划就能实现。

因为科幻产业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个「慢活」,更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投入真金白银、时间成本的城市,必需要明白这个科幻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十分、非常、极其有必要先弄清楚究竟什么是科幻?科幻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吗?

01

科幻:基于科学,推测未来

MEASURE THE WORLD

「科幻作品不能预见未来,它的作用是阻止某种未来」

—— 电影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谈科幻,必须先从科幻文学说起。

1. 什么是科幻?

玛丽·雪莱写于1818年的《弗兰肯斯坦》,是被「追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为什么被呢?因为,《弗兰肯斯坦》在当时属于恐怖类小说,同时代「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很多作品则属于冒险类小说。

▼ 《弗兰肯斯坦》里创造的人造人形象,已家喻户晓

直到1个多世纪后的1926年,「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以他命名)才创造了「科幻」(Science Fiction)一词,主要是为他创办的《惊奇故事》杂志,定义个新类型。

▼ 「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和第一期《惊奇故事》(来源:Wikipedia)

雨果对科幻的定义是:「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幻巨头们对科幻的理解为:「可以被定义为涉及人类对科学技术变化反应的文学分支」(艾萨克·阿西莫夫);「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现实推测」(罗伯特·海因莱因);「大多数技术成就,都是由人们书写和想象出来的」(亚瑟·查理斯·克拉克)。

也就是说,科幻是先「科学」,后「幻想」,是基于科学的推测,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未来预言。

▼ 克拉克小说改编的《2001太空漫游》,被誉为最科学的科幻电影(图为拍摄现场,来源:Wikipedia)

例如,刘慈欣《三体》中的「三体人」,生活在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世界中,这个设定是基于天体力学中的「三体问题」*。

其中,数学家亨利·庞加莱在19世纪末,证明了三个星体的运行轨道将没有周期性,换句话说,「三体」系统将是乱的!这也就有了小说中,三体世界的「乱纪元」。正是科幻的「科学性」,对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有进入门槛。

*三体问题:指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1687年,牛顿第一次提出「三体问题」。

▼ 三体问题示意(来源:Wikipedia)

▼ 小说《三体》中的三体世界示意

也正是由于科幻的科学性,才有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各种科幻 「神预言」,如《征服者罗布尔》(1886年)中的直升机,《机器停止了》(1909年)中的智能家居,《太空学员》(1948年)中的手机等。

2. 科幻≠奇幻

与科幻非常接近的文学类型是奇幻。奇幻会包含一些科学原理,但不会遵守物理定律,还会加入一些超自然元素,比科幻作品更引人入胜。

科幻三巨头之一的克拉克,对两者的关系总结得很到位:「科幻小说是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你通常不希望它发生。奇幻小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尽管你常常只希望它能够发生。」

例如,乔治卢卡斯将自己创造的《星球大战》系列定义为奇幻,而不是科幻——因为如果按照轨道动力学原理,那些让人大呼过瘾的太空战机辗转腾挪、左右拼杀的画面不会存在;至于激光剑,先不说能不能实现,即便实现,绝地武士使用前必须先戴好墨镜,要不然过不了多久就被「亮瞎眼」。

▼ 星球大战中「违背轨道动力学原理」的太空大战

此外,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科幻影视作品」,严格意义上说既不算科幻,也不算奇幻,只是加入了一些科幻元素,如《长江7号》《外太空的莫扎特》等等。

但是与科幻相比,奇幻、科幻元素更为大众所接受,更喜闻乐见,更乐意付费。如《星球大战》虽是奇幻,但他的「印钞」能力极强——1977年至今,已创造超过467亿美元的收入。

▼ 星球大战周边开发收入,远高于电影收入

为什么要把科幻、奇幻、科幻元素,掰扯清楚呢?大家也发现了,科幻、奇幻、科幻元素,从创作难度上来说是层层递减;但从传播力来看,却是层层递增。

这也就意味着城市发展科幻,需要科学性和传播力两手抓。

02

科幻:星辰大海与柴米油盐

MEASURE THE WORLD

众多科幻作品中的「黑魔法」早已是寻常之物,如《海底两万里》(1870年)中的核动力潜艇,《大都会》中的机器人,《名为乔的逻辑》(1946年)中的计算机与互联网,《童年的终结》(1953年)中的DNA检测,《麦哲伦星云》(1955年)中的3D打印,《城市与星星》(1956年)中的虚拟现实……

很多科幻也改变了科技大佬的人生轨迹。如科幻小说《雪崩》(1992年)不仅是当下「元宇宙」理念的来源,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领英创始人里德·霍夫曼更是受到该小说启发才去创业。

马斯克则表示,对他影响最大的书籍是三部科幻小说——《严厉的月亮》《基地》《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刘慈欣在《三体》中创造的「黑暗森林法则」「降维打击」等理念,早已是国内创业圈的金科玉律。

▼ 《三体》已成为创业圈必读书(来源:Wikipedia)

科幻的作用,正如深圳科幻基金发起人马国宾所言:「科幻是科技的前导,大概30年-50年」。这句话既包含科幻与科技关系的A面,也有科幻圈才深有体会的B面——作为小众文学,如何熬过漫长的凛冬。

1. 艰辛的科幻作者

无论媒体渲染的科幻领域有多么热闹,他依然是小众的,从业者常常面临生存压力,原因有以下2点:

▍入行门槛高

翻一下历届「雨果奖」(长篇)获得者的从业背景,会发现绝大多数作家至少是半个「科学家」。

如克拉克是二战期间的雷达专家,战后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学位;阿西莫夫学的是生物化学;乔·霍尔德曼和大卫·布林是天文学、光学专业;刘慈欣是水利工程等等。

夸张点说,想在科幻界混出名堂,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储备未必行,没有科学知识储备肯定不行,难怪媒体常称科幻圈是理工科的天下。

▼ 1945年,克拉克提出在地球静止轨道(后称克拉克轨道)组建卫星网络的设想,奠定了现代卫星通信的基础(图为克拉克,获得马可尼通信奖,来源:Wikipedia)

▍专职作家少,收入不稳定

科幻的科学性,导致其内容普遍晦涩难懂,受众群小,专职作家少。

美国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早在1959年就开设了科幻小说课,如今几乎所有州的大学都有相关专业,美国成为职业科幻作家最多的国家,但数量也只有2000多人,近95%的作家收入,常处于最低工资标准。

▼ 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亚历克斯·麦克道尔教授发明的曼陀罗模型,成为很多美国科幻作家的常用工具(来源:Wikipedia)

我国的科幻文学起步并不晚,关于这段发展史的精彩文章有很多,这里不做展开。

概括来说,从1904年「荒江钓叟」的《⽉球殖⺠地小说》算起,已有1个多世纪,期间因各种历史原因出现过3次断档,直到1990年代才再次发展,并没有形成科幻文学上的传承。到2020年,在正式出版物发表过作品的科幻作家有200多人,长期活跃在创作一线的有30多人。

▼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科幻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

2022年《中国科幻10年行业报告》显示,我国的科幻产业产值超过700亿元,但主要来自游戏、影视领域(奇幻、科幻元素类居多),科幻阅读只占15.56%,其中有近70%的销量来自《三体》。

刘慈欣曾提到仅靠科幻写作能养活自己的,他能想到的有3人。要知道,刘慈欣成名前一直在山西娘子关电厂工作,我们熟知的《三体》(前两部)、《流浪地球》、《球状闪电》等等大部分作品,均是在工作期间「兼职」完成。大刘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可以说兼职写作是科幻圈的常态。

近些年,腾讯、阅文、B站等平台针对科幻写作,出台了很多扶持计划,但即便是在网文写作的鼎盛时期,言情穿越类签约作者是「千字800元」,科幻类签约作者是「千字80元」。当然,价格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

2. 「冷静」的科幻市场

造成科幻「僧少粥少」的根本原因,一是科幻入行难,二是科幻IP转化难。

据估计,中国「硬核」科幻迷大约有100万,他们熟知各种科幻传统,有着一定的科学积淀。这对于近些年,涌入科幻领域的大量不同背景的作者来说「非常不利」,他们对科幻「常识」的掌握,远不如科幻迷群体,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科幻IP开发常面临大众不买单,科幻迷不认可的境况,被称为「走钢丝」。如被誉为科幻改编经典的《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上映后均是赔钱状态;2021年,苹果花巨资拍摄的《基地》系列,从国际到国内的影评网站只给了6分左右(满分10分)。

▼ 《2001太空漫游》电影化的失利,让该小说三部曲中,最精彩的后两部电影化计划夭折

再看国内,《上海堡垒》《被光抓走的人》《明日战记》……这些科幻作品,成为投资人的噩梦。正如电影导演郭帆所说:「《流浪地球》的诞生,目前仍是一个个案」,刘慈欣则表示:「我占了《流浪地球》(电影)的便宜」。

这也导致众多科幻IP被买下后,便没有了下文。像笔者最为期待的《与罗摩相会》(1973年小说)改编,从2000年初就开始准备影视化开发,至今也没看到实质性的推进。

▼ 《与罗摩相会》虽然未被电影化,但其「圆柱形」的太空城市,已成为太空科幻的标配

用这么多笔墨来写科幻的本质和困境,并不是在给科幻产业泼冷水,而是城市只有看清楚科幻层层华丽包装下的现状,发展科幻产业才能找到破局点。

03

科幻城市:科幻的壳+瓤

MEASURE THE WORLD

不可否认美国和日本,是科幻产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小众」的科幻是如何普及的呢?

1. 泛化科幻的壳

美国和日本的科幻发展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专业化,而是「泾渭不分」的大众化路线。

▍美国的科幻起步

科幻于上世纪20年代,借助美国的纸浆杂志时代快速发展起来。不过,像雨果·根斯巴克的纯科幻杂志《惊奇故事》,在当时绝对是个异类。

当时的低俗杂志、地摊文学盛行,绝大多数杂志只是借科幻的由头,更严格地说是科幻元素,作为大众猎奇的卖点。由于竞争激烈,很多「科幻」开始拼谁更「三俗」,后来政府不得不对一些题材发布限制令,如丧尸类。

从1929年的经济危机开始,美国人对英雄的期盼越发强烈,主打各类奇幻英雄的漫画企业顺势崛起,如DC、漫威。二战期间,《美国队长》每期销量超过1000万册成为常态。

▼ DC的超人,漫威的美国队长,成为漫画普及科幻的标志(来源:Wikipedia)

除了纸浆杂志,当时的「新媒体」也将科幻作为卖点,如好莱坞电影化的《失落的世界》《科学怪人》《金刚》等等。

但更具影响力的,是奥森·威尔斯(《公民凯恩》导演)编导的《世界大战》广播剧——1938年万圣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绘声绘色「直播」了火星人入侵地球的场景,当时有超过600万人在收听,很多人信以为真,甚至提着枪冲出家门准备与火星人干一架,政府电话被打爆,电台不得不数次澄清这只是广播剧。

《世界大战》广播剧被誉为传播学的经典案例,同时,这也让更多听众深刻感受到了科幻的魅力,开始「转粉」。

▼ 《世界大战》中火星人入侵城市的插画(来源:Wikipedia)

正是大众化路线,美国科幻文学迎来了「黄金时代」(1920-1949年),《我,机器人》《地球停转之日》《基地》等科幻代表作均诞生于这一时期。

▍日本的科幻起步

日本科幻发展从战败后开始,借助形式是赤本漫画(劣质纸的单行本,普遍为红色封面)。

当时驻日盟军总司令部,禁止宣传涉及剑道、复仇、历史等有关内容,赤本漫画主要聚焦科幻、冒险、体育等题材,这也就有了《铁臂阿童木》《大都会》《一千年后的世界》等科幻代表作品。其中,《铁臂阿童木》被美国引进,全球销量超过1亿册。

▼ 《铁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虫不仅是日本漫画之父,也是日本科幻推广的奠基人(来源:Wikipedia)

之后,电视机开始普及,将大众熟知的漫画改为动画和特摄剧*,成为各电视台解决内容不足的必选项。这期间,诞生了最具影响力的机甲类科幻,如《机动战士高达》《太空堡垒》《机动警察》等等。

同时,日本开始了ACG(动画、漫画、游戏)产业模式中,前两者的商业化互动,像《高达》俨然成为周边模型、手办的「大型广告联播」,培育出大量的机甲迷。

*特摄剧:是指借助微缩模型加光学摄影合成以及特殊效果道具拍摄的影视剧,如《哥斯拉》《奥特曼》。

▼ 《高达》是日本机甲类科幻代表,影响力延续至今

可以说,日、美通过「泛化科幻」做大科幻的受众群。但如果只有大众化,没有专业化,科幻产业是没有未来的。

2. 做实科幻的瓤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日科幻产业发展分道扬镳——日本不断完善ACG模式的IP开发,美国则以电影为核心推动了电影工业,甚至军事竞赛的发展。

以《星球大战》对电影工业的推动为例——乔治卢卡斯先撰写剧本,再拍成电影,后才有小说、漫画、玩具等衍生品的开发。这期间,卢卡斯成立的电影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开发出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运动控制摄影系统;其电脑CG技术帮助《终结者2》《侏罗纪公园》等科幻片获得成功。

工业光魔的电脑绘图部(皮克斯动画的前身),在卖给乔布斯之后,拍出了第一部电脑生成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美国电影工业化时代到来。

▼ 工业光魔至今依然是电影技术创新的标杆

▍科学幻想与科学实践融合

在科幻商业化的表象之下,还有科幻对美苏竞赛的深度参与。

科幻作家对未来的预判力,使其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常客,更是军方的座上宾。

如1958年成立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是极具科幻色彩的军事部门,互联网、GPS、隐形技术、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实现,均出自这里。DARPA很多设想,是与科幻作家合作展开。

1959年,阿西莫夫专门为DARPA撰写了「论创造力」的报告,其中包含政府科学项目如何有效激发团队成员创造性的系统框架。

▼ DARPA的HTV-2太空飞机想像图(来源:Wikipedia)

科幻发展的差异化,让日本掉队了。

《科幻如何改变商业》一书的3位日本作者在书里感叹,日本完全没有跟上前面所说的这种科幻发展潮流,成了后进生。如今,中国已经出现了《三体》这样的作品,日本有什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科幻城市既没有决定哪些国家直属机构引入科幻的权利,也没有大规模开发科幻IP的财力,那能做些什么呢?

当然是发挥自身在空间结构、元素多元、组织协调、制度激励等优势,做大科幻的影响力——让城市看起来更科幻,用科幻吸引人;让城市用起来更科幻,使科幻产业生根发芽。

04

泛科幻的壳:从流量到增量

MEASURE THE WORLD

泛科幻的壳,是指借助科幻形象的传播,激发大众对科幻的兴趣,吸引大众来到城市。那么,科幻城市看起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是像迪拜一样,通过大手笔投入,让标志性建筑林立?显然,这与我国「控制增量,挖掘存量」的发展要求不匹配。

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打造科幻主题公园、科幻产业集聚区等。也就是说,城市在更新片区中,用小规模、集中化的方式呈现科幻形象,从趋势到现实,都是优先选项。

1. 科幻主题公园:从公园流量到城市增量

提到科幻主题公园,会想到迪士尼的「明日世界」「星球大战」主题区,环球影城的「未来水世界」。

▼ 迪士尼「明日世界」科幻主题区

要知道,这些是基于成功IP的再开发,而且也只是乐园众多主题区中的一个,仅依赖科幻IP做起来的乐园屈指可数,但法国南特的机械岛是个「例外」。

南特是法国的港口城市、工业城市,也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故乡。1978年,儒勒·凡尔纳博物馆在南特开幕(住宅改造),主要以展出书籍、手稿、海报、作家肖像为主,是硬核科幻迷的朝圣地。

▼ 法国南特城市风貌(来源:Wikipedia)

也正是由于儒勒·凡尔纳的存在,2000年Les Utopiales(取义「凡尔纳的乌托邦」)国际科幻小说节,在南特创立召开。但此时,南特产业衰退严重,城市中心有大量荒废的工厂区,失业率比法国平均值高出3%。

无论是凡尔纳博物馆,还是国际科幻小说节,主要限于科幻迷范围,对城市的带动很有限。

▼ 凡尔纳博物馆(来源:Wikipedia)

▍「蒸汽朋克」,南特新名片

市政府制定了文化唤醒城市战略,希望通过「南特之旅」文旅品牌,重塑城市活力。

文旅品牌除了对已有资源的梳理,还需要大项目的撬动。法国未来影视城(科技、新技术为主)主题公园的成功,给了南特灵感,而建设公园的主题,无疑「凡尔纳」最佳。

但问题又来了,公园主题是选凡尔纳的一部作品呢,还是全部?显然,南特没有财力支撑。

最终,考虑到受众群问题,南特选用了凡尔纳所代表的科幻风格——蒸汽朋克*。

*蒸汽朋克:多以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为基础,设定于一个蒸汽科技达到巅峰的架空世界,以夸张的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装置为特色。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机械岛》被誉为蒸汽朋克代表作。

▼ 《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号是蒸汽朋克的代表

之所以选蒸汽朋克,原因有两点:

一是,熟知凡尔纳的人群或许不算大众,但「蒸汽朋克」在欧洲几乎无人不知。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蒸汽朋克就成为复古风尚的代表,是各类时尚展、节庆活动不可或缺的元素,市面上相关衍生产品众多。

▼ 欧洲的「蒸汽朋克」活动(来源:Wikipedia)

▼ 凯特·兰伯特建立的「蒸汽朋克时装」品牌(来源:Wikipedia)

二是,蒸汽朋克强调的是复古和机械感,这可以与南特城市风貌,产业优势相结合。此外,作为复古风格,不必紧追科技发展趋势,也不必担心淘汰过快的问题。

于是,城市选择了南特岛上亟需更新的造船厂区域,结合大量工业遗迹,打造出蒸汽朋克风格的「机械岛」(取自凡尔纳同名小说)。机械岛主要由三大代表项目组成:

机械巨象:高12米、宽8米,重达50吨,背上设置多个载人观景露台,游客可选择3条不同的路线。骑大象游览已经成为来南特的游客必选项目。

▼ 机械巨象(来源:全景网)

机械长廊:与厂房空间紧密结合的机械装置体验区,这里也是各类机械艺术品流动的画廊,其中包括机械翼龙、机械蜘蛛等。

▼ 机械长廊中的「机械生物」展示(来源:全景网)

海洋世界旋转木马:旋转木马分为3层,以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为主题。包括35个机械海洋生物、潜水装置,分别展示了海底、深海和海面的冒险场景。

▼ 《海底两万里》内的机械海洋生物(来源:全景网)

▍科幻引人,助推南特产业发展

机械岛推出后大获成功,南特一跃成为法国最具吸引力的城市第2名;原本小众的科幻小说大会,也从小众变得大众,成为仅次于圣地亚哥动漫展的全球第二大科幻活动。

机械岛的成功,还带火了南特的机械装置制作公司La Machine,他们的蒸汽朋克装置,成为法国文化对外交流的标签,出现在各国文化交流活动上。

▼ 2014年,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举办的La Machine机械装置表演

机械岛还经常举办各类创意活动,激活了城市的创意产业,机械岛所处的南特岛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区。从2007年机械岛开业至2012年间,南特创意产业岗位需求提升了15%;到2018年,南特被评为「最吸引就业人群城市」第1名。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来说,南特的科幻超级IP可遇不可求,甚至绝大多数城市并没有科幻IP可用,这种情况下能如何做科幻的壳呢?

2. 「科幻」建筑组团:从形象流量到产业增量

没有科幻IP,选择某类科幻风格也是可行的,只是蒸汽朋克不太适合作为城市的建筑风格。

「赛博朋克」,大家或许会首先想到这种风格,但是赛博朋克无论多么流行,无论年轻人多么津津乐道,一座城市如果主动宣传自己是很赛博朋克,要极为慎重。前段时间,有城市宣传片把自己塑造成赛博朋克风,没多久,便在激烈的舆论中下架了。

赛博朋克虽然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很炫,但其主旨是——大企业垄断下的「高科技外貌,低质量生活」,有谁会乐意生活在《银翼杀手》《黑客帝国》《12只猴子》中的混乱现实中呢?

▼ 赛博朋克所代表的对「崩坏社会结构」反思,并不适合作为城市形象宣传

西班牙有座城市的做法是——只要足够酷、足够未来即科幻,这就是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

▍科学城的外貌,文旅的内容

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在科幻影视领域「赢麻了」,《星际穿越》《明日世界》《星球大战》《西部世界》《神秘博士》……众多科幻大作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但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既不是为科学而建,也不是为艺术而建,他本质是一个城市更新的文旅项目。

▼ 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

▼ 西部世界中的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

艺术科学城所处的图里亚河河道,曾让城市饱受洪水侵袭,城市决定对河道进行改道,老河道改建成为城市公园。1990年代初,受到法国拉·维莱特公园的科学与工业城建设的启发,巴伦西亚准备在旧河道里建设艺术科学城。

时任市长丽塔·芭芭拉·诺拉力图,希望艺术科学城不是突出巴伦西亚的「历史古城」形象,而是「设计一座能够让世人震惊的现代建筑群」,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最终,本土设计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和费利克斯·坎德拉,凭借其独特的设计赢得了比赛。

▼ 「未来感」的艺术科学城

艺术科学城功能,主要包括天文馆、博物馆、歌剧院、海洋馆,是城市的文化休闲区。但因其「未来感」的形象,自1998年落成后,便成为各类科幻剧的取景地。科幻影视的传播,让艺术科学城成为经久不衰的科幻旅游目的地。

▼ 艺术科学城内的歌剧院

▍影视友好,发展创意

成名后,艺术科学城并没有「坐等收钱」,而是出台了一系列拍摄激励措施,除了电影外,还吸引动画片、纪录片、电视剧来到城市拍摄制作。

如规定拍摄项目,在巴伦西亚本地花费200万欧元以上的,将会得到最高25%的拍摄补贴;拍摄聘用的当地人员达到一定比例后,将会免除占用公共空间拍摄的费用。星球大战系列《欧比旺》剧集,在此拍摄时,本地应聘的临时演员超过了700人。

影视业直接拉动了拍摄服务、特效制作等产业的发展,更带动了相关创意产业的发展。

2009年,巴伦西亚设计周(VDW)开始举办,设计周期间不仅有来自各领域的设计师,而且设计走上街头,民众可以通过主题活动、展览、研讨会等形式,重新认识设计如何「改变着」日常生活。此后,各类设计展成为城市的常态。

▼ 巴伦西亚设计周期间的公共空间设计活动(来源:Flickr)

艺术科学城借助「科幻」的外壳,为城市创造了超过3500个岗位,平均每年带来1.13亿欧元税收(至2018年)。衍生的创意产业,帮助巴伦西亚成为「2022世界设计之都」。

大家会不会觉得科幻的壳挺能「吸引眼球」,也挺聚人气,但对科幻产业自身的带动很弱啊?

没错,科幻的壳,解决的是如何通过「科幻形象」吸引大众,聚集科幻爱好者来到城市,树立城市品牌的问题,对城市的直接带动,主要来自文旅领域;

至于如何带动科幻产业的发展,并不能通过「硬件」解决,而是需要系统「软件」。

05

真科幻的瓤:从个体到系统

MEASURE THE WORLD

「科幻和城市化有着很强的联系,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城市文学,而不是乡村文学。」

—— 科幻作家 韩松

洛杉矶被誉为最具科幻感的城市、科幻小说之都。

洛杉矶的科幻感,不是来自城市形象有多科幻,而是由于好莱坞位于洛杉矶,这让城市成为科幻电影的常客,如《人猿星球》《终结者》《少数派报告》《盗梦空间》《钢铁侠》《变形金刚》……

▼ 洛杉矶的科幻感来自于「好莱坞」,而不是城市形象有多科幻

说他是科幻小说之都,是由于从1909年到1999年,至少有138本撰写于洛杉矶的科幻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不过,洛杉矶的科幻,还有不为外界所关注的一层含义——科幻与洛杉矶的NASA的喷射推进实验室(JPL),以及正在崛起的科创区域「硅滩」(Silicon Beach)*,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硅滩:位于洛杉矶大都市区的西部,7公里海岸线及其纵深形成的数十公里狭长地带,拥有 500 多家科技公司,初创公司居多。

▼ 「硅滩」内,由机场改造后的普雷亚维斯塔科技区

也就是说,洛杉矶的科幻发展来自「瓤」,来自与创新的结合,这正是科幻城市要具备的硬实力。洛杉矶如何做到的呢?

概括来说,洛杉矶是通过3方面实现:科幻入门友好、科幻发展友好、科幻创新友好。

1. 科幻入门友好

不可否认,好莱坞对IP和剧本的需求,吸引了众多科幻作家聚集到洛杉矶。但要知道小说≠剧本,特别是科幻小说的剧本改编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科幻小说影视化中容易夭折的重要原因。

洛杉矶通过南加州大学的科幻写作课,剧本写作课,以及剧本协会开展的培训活动,使很多科幻作家的小说兼具了剧本属性,稍加修改即可拍摄。

只是,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来说,不具备,也很难实现洛杉矶的「科幻入门友好」。

与洛杉矶相比,东京培养漫画新人的常盘庄计划更值得借鉴。

常盘庄曾是盛产漫画家的中心(原建筑已被拆除),这里成就了手冢治虫、藤子不二雄、铃木伸一等漫画家,被称为「漫画圣地」。为了促进东京动漫新生代的快速成长,2006年,常盘庄计划开始实施。

▼ 常盘庄的漫画家纪念碑(来源:Wikipedia)

▍常盘庄计划选人的基本条件

有天分:年龄小于30岁,有过自己的作品(可以是未出版稿);

有志向:志向是成为专业漫画家;

有行动:以三年为时间限制,愿意全身心投入创作并形成作品。

▍常盘庄计划3个具体实施措施

居住优惠:符合条件者,将会得到近70%(20万日元)的启动费用和30%(2万日元)的月租减免;

专业指导:提供免费交流空间,由职业漫画家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方向指导;

精准推广:与各个出版方联动,开展「编辑长的房间」交流活动,编辑部会提供更为市场化的发展建议,并且发掘优秀作品,及时出版发行。

也就是说,对于入行新人,城市要有行动、有作为,成为他们的「投资人+辅导员」,而不是依赖互联网平台的扶持计划进行筛选。城市也只有做到对科幻新手更友好,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科幻人才聚集。

▼ 常盘庄计划提供的漫画家共享住房,及开展的培训活动(来源:tokiwa-so)

2. 科幻发展友好

一旦度过了新手阶段,科幻作家将面临两个持续不断地挑战——「保持科学性」和「养活自己」。洛杉矶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科技开源,二是行业协会。

▍走入科技领域取经

前文我们介绍过,科学性是科幻的基础,但这会制约文科背景的科幻作家发展。为了降低入行壁垒,洛杉矶从研究机构到企业,纷纷向科幻作家打开参观交流的大门。

例如,「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科幻小说给了你一种惊奇感。现在只要来这里上班你就会有同样的感觉。」这是太空探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经典的招聘广告语。JPL会经常邀请科幻作家来参观各种大科学装置、科学项目等,也会展开五花八门的主题交流。

▼ 位于洛杉矶的太空探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

这些讨论也会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空间站出现故障,没有通讯的宇航员如何快速解决故障?与科幻作家讨论后,JPL开发出了具有远程专家、独立伴侣两种模式的增强现实维修系统雏形。

JPL很多工作人员也是资深科幻作家,如洛杉矶科幻协会会长米歇尔·平卡斯就是该实验室科学家,该协会也经常邀请科学家为作家们做科学指导。

▼ JPL很多项目都向科幻作家「开源」

华纳兄弟工作室、索尼工作室等影视公司,将其影视制作产业区开放,科幻作家们可以了解影视制作流程,及时掌握最前沿的影视技术。

▼ 华纳兄弟影视制作产业区

▍科幻协会助力作家发展

超过5000会员的洛杉矶科幻协会,是美国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科幻协会,对洛杉矶的科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只是经济资助、资料查阅,更在于「人脉」网络的搭建——协会由科幻作家、科学家、工程师、专家、编剧、导演、出版商、商人等不同职业背景的科幻爱好者组成,非常多元。

这就意味着,无论新手还是老手,只要作品有潜力,无需等待漫长的「大众点评」,就能被及时发觉。

科幻协会还创办了一年一度的洛杉矶科幻节,但对科幻作家最有帮助的则是每周都举办的科幻聚会。聚会除了会员参加,还有大量的科幻粉丝参与,聚会有科幻主题的拍卖活动,科幻主题互动活动,作品讨论活动等等,这也成为很多科幻作家的圈粉见面会。

▼ 科幻聚会上,作家与粉丝们一起搭建《神秘博士》中的TARDIS时间机器(来源:LASFS)

3. 科幻创新友好

随着洛杉矶「硅滩」的崛起,科幻对创新的作用开始显现。

正如《未来呼啸而来》《超级技术》等书籍中的观点——科技的突破,拼的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融合能力。如同药物开发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发展,这是因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材料科学等「外领域」的技术被引入该行业。换句话说,现代技术创新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加法题,而是一道道乘法题。

但另一方面,随着分工的细化,特别是很多领域的垂直化发展,使隔行如隔山、「信息茧房」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跨学科变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而科幻作家,最擅长的是将很多看起来不相关的科学领域融合到一起。

洛杉矶的创新企业开始邀请科幻作家加入创新,甚至还有科幻作家组成的创新公司诞生。洛杉矶的SciFutures就是其中的代表。

▼ 洛杉矶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为科幻作家提供了发展新选择

SciFutures业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通过技术融合解决企业的创新需求,二是通过科幻小说的推演,帮助企业提前判断即将面临的新挑战。

技术融合:SciFutures通过300多名科幻作家的跨领域科学知识,推动技术融合。如帮助装修巨头Lowe's,构思并创建 HoloRoom增强现实系统。该系统包含面向客户的材料选择和工艺学习功能,以及新员工培训功能(效率提升127%),大大降低了连锁店的运营成本,并提升了用户购物体验。

▼ HoloRoom是在20x20英尺物理空间内的虚拟系统(来源:HoloRoom)

发展推演:SciFutures帮助好时巧克力,推演了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特别是3D打印食物技术对食品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关新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帮助好时预判商业发展路径。

SciFutures还为福特撰写了不久后的共享汽车、无人驾驶时代,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造成福特「兴衰」的科幻小说,帮助福特提前布局发展版图。

▼ 与SciFutures合作过的部分企业(来源:SciFutures)

SciFutures还有一个由工程师和科幻作家组成的原型机实验室,这里会将与其合作的10多家科技企业的产品,进行重新构思并组合,形成新的创新产品。

总结来说,洛杉矶的科幻发展,已从文学领域扩展到科创领域,这与其科幻入门友好、科幻发展友好、科幻创新友好的系统构建,坚持科幻「科学性」的原则密不可分。

06

科学城市的总结

MEASURE THE WORLD

本文探究了科幻、奇幻、科幻元素的区别,以及科幻文学发展的现状,目的是在搭建科幻城市时要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

扩大科幻受众群是城市的长期工作,但这并不是说城市要进军互联网领域,而是用自身擅长的「形象名片」,吸引大众来到城市。

科学性是科幻的内核,城市要以此为核心构建「科幻发展系统」,让科幻人没有后顾之忧,让科幻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此外,我国正在加速建设科学城,目前已有多座科学城落成,且很多大科学装置已出现在科幻影视剧中,如《三体》电视剧中的「正负电子对撞机」。

▼ 《三体》电视剧中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局部

▼ 流浪地球所使用的「地球发动机」原理是「重元素聚变」

在这些趋势下,不论是科学城,还是大科学装置在面向大众科普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科幻作家了解科学,了解新技术的「大课堂」,让他们的科幻更具「前瞻性」,更具「影响力」,更有「竞争力」!

本文由华高莱斯团队创作

总策划:李忠

撰文:1/6图片工作室

【版权声明】本平台及其中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