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接续上海文学批评的传统,青年评论家高研班在陈云故居举办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23-10-23 13:40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史上,上海的文学评论一直有着很好的传统,直至今天也在延续。为进一步培养上海青年评论家队伍,10月21日至22日,由上海市作家协会指导、《上海文化》和《思南文学选刊》主办的“上海青年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在陈云故居举行。

四位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同济大学教授王鸿生为来自上海作协、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约40位青年学者授课。学员们还就“当下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展开自由讨论。

合影

现场

阎晶明就“批评的有效性”展开漫谈。在他看来,文学批评的阅读对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创作者,一是读者,对创作者和读者的影响程度成为文学批评是否有效的最主要标志。在传媒发达的今天,文学批评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他认为一个文学批评家必须处理好几对关系。首先,在“酷评”名家和推荐新人之间,批评标准是否存在矛盾;其次,对创作总体的评估与对具体作品的评价,是否也存在矛盾;第三,面对文学经典和当前文本的评判标准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比如:经典应当成为大家心里默认的规范,还是当下文学创作追求的高度?

他也从地方性写作入手,举例不同作家会在小说中做出不同的方言处理。“这些处理对小说来说效果到底是什么?永远都是两面的。一个批评家的任务就是指出这种两面性。遮蔽其中任何一面——只强调好的,和一味说这些毫无意义的,在一定意义上都不够诚实。”

阎晶明

陈思和的分享是从一百多年前现代知识分子的形成开始,讨论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虽然今天有不少将知识分子矮化或污名化的言论,但他还是认为,人类中永远有一部分人是靠精神来指导生活的,追求精神上的完美性。那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现实生活是不完美的,可是在理想中,精神中,应该有一个完美的境界,这个境界是值得我为它献身,为实现它而努力的。这个想法,我坚定不移。”

而对每个知识分子来说,岗位意识是安身立命之所在。知识分子岗位和一般岗位不一样,不仅有工作范围,比如老师要上课,另外还有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教了学生。这个“教”,不是说课堂上讲过鲁迅、巴金就完成了,而是要学生能带着鲁迅、巴金的精神走出校园,他/她也会成为一个知识分子。“浮躁是今天社会的特征,但年轻的知识分子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精神价值,便有安身立命之地。”

陈思和

孟繁华具体分析了当下乡土文学创作的几个问题。第一是新乡土文学创作里没有人物。“当代文学作品里,我们数出十部乡土文学并不困难,但要找出十个人物,很难。”第二个问题是没有青年。曾经,《人生》里的高加林打动了许多读者,但当下作品里却少有“能拿得出来的新青年”。

第三个问题在于书写手法的陈旧。“我们书写乡村题材,还是过去的传统的写法,这对于作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对于文学和现实关系的理解,还包括创作方法,手法不更新,写不出好东西。”

在课堂上,孟繁华也提及文学评论的文体转化,认为从“论文”到“文章”的改变,才能让当下的文学批评更接地气,更具可读性。

孟繁华

王鸿生从当代批评的困境出发,谈及叙事伦理批评要处理的几对关系,以及叙事伦理批评的尺度与主体问题。同时,在他看来,批评是门艺术,而且是一门能够沟通多种精神资源的艺术,好的批评文章就是一件艺术品,尽管很难达到。

参与此次活动的,有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甚至也有00后。尽管年龄差异很大,但王鸿生觉得“我们是同代人”,“在什么意义上说我们是同代人?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时代巨变,以及这个时代所呈现出的困境,我们是一起面对的。一个急剧变幻的世界,让人感到一片混沌。叙事是人类理解世界、建构价值秩序的方式。通过叙事伦理探讨,我们得以获取深入表达的可能。”

而通过批评来建构自身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要不断地通过纳入他者来分娩自我。能意识到未完成性很重要。要让自己总是处在一种生长过程中。”王鸿生说。

王鸿生

经过一代代的坚守和传承,上海文学批评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表示,上海作协重视和加强文学批评工作,特别是近年在大力发扬文学批评传统、发挥批评大家作用的同时,格外重视青年批评家的培养,为他们的发展搭建平台。比如2018年推出“述而批评丛书”,当时选出的11位青年批评家已成为当下全国文学批评的中坚力量。

此次举办“上海青年评论家高级研修班”,是上海作协团结各高校、研究机构的青年文学批评力量,从而为上海文学批评的长远发展营造积极氛围,凝聚团结力量。

“希望上海文学界既注重历史传承守正创新,又增强文学文艺批评的在场性时效性。希望更多的青年批评家坚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学批评,构建海派批评的审美体系和价值标准,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体系的作用,不断擦亮上海海派文学批评的品牌。”马文运说。

马文运

10月21日至22日,“上海青年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在陈云故居举行。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