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秦兰珺:感谢女性学者,生命经验促进我的研究

澎湃新闻
2023-10-29 14:49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

本期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秦兰珺,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介文艺理论和评论,软件研究。

秦兰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杜克大学访问学者。2013-2020年于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从事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内容生产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为新媒介文化和理论研究、软件研究。著有《缠绕的诗学:德勒兹思维方法研究》《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译著有《地方在中央》等,多篇文章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秦兰珺:新媒介文艺理论和评论,软件研究。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秦兰珺:我毕业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博士论文做的是法国哲学家德勒兹,但我后来没太做文艺理论相关研究。因为毕业后我先是在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从事了7年信息化建设和融媒体内容研创工作。在这期间,我开始在业余时间开展和工作实践相关的新媒介文化艺术研究,比如虚拟现实、青年亚文化等等。

2020年,我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这三年我的主要工作是结合曾经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开展了一系列大众软件研究。为什么是大众软件?因为我成为二胎宝妈后,生活太日常,曾经研究的那些东西离日常经验太远,做起来在客观上有困难,在主观上无动力。所以我干脆把每天都伴随着自己的那些“日用而不知”的大众软件,变成了研究对象。

我的学术兴趣随生活经历和生命经验变化,我觉得无论在哪里,都要保持思考,保持好奇,保持愤怒,这是我这些年来做学术的体会。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秦兰珺:我觉得有孩子的女性学者,都很不容易。知识生产和人类生产都要兼顾,在生养负担愈发沉重,学术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实际情况常常是很难都做好。

对于我这种要同时承担“母职”的青年女性学者,生育友好的学术环境,或许会对我们很有帮助。能走到今天,我的学术致谢可以写几万字,但这些年来,我尤其要感谢我身边那些同为人母的女性学者,它们在我最没自信的时候鼓励我,告诉我 “可以慢,不能停”,即使身为“二胎宝妈 + 军嫂”,也要坚持把研究做下去。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秦兰珺:促进我个人研究的主要是我的生命经验。我觉得,对于人文学科,在学术单位或者非学术单位都能做研究,更重要的是是否有那么一两个问题,让你忍不住去思考,无论在什么环境,在何种氛围。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秦兰珺:青年扶持项目确实有很多。比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就有一个青年文艺论坛,已经做了11年,做到了103期。这个论坛的话题定位就是青年感兴趣的文化前沿和热点,很多貌似上不了台面的问题,都在这个论坛上获得了“以学术视之”的尊重和讨论,这就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可以由他们主导的对话平台。我最初走进中国艺术研究院,也是为了参加这个论坛。参加着,参加着,就干脆换了工作。

《探索与争鸣》也有一系列扶持措施,十分珍贵的是,《探索与争鸣》愿意包容很多新兴的、前沿的、交叉的因而也是无法归类的选题。很多在其他平台看来属于“这是什么玩意”的话题,在《探索与争鸣》却被当做“宝贝”。它让那些不愿跟着老话题走的学术非主流青年,有可能不变成“边缘青年”。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秦兰珺:我获奖的那篇文章是《三农vlog: 网络时代农村书写的契机和危机》。这个课题的缘起,是我在中国文联工作时和喜马拉雅合作一个新媒体地理志节目《我们的村庄》。当时为了做节目,我学习了很多三农类的爆款内容,刷着刷着,就觉得有很多话,不吐不快。所以,对我获奖最有帮助的,可能并非学术研究课题,而是工作经验。比如,我与一些平台有过合作开发内容的经历,而这份实践经验,对做相关问题的研究会非常有帮助,至少让你写出来的东西不那么“隔”。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秦兰珺:我这三年做了一系列研究,贯穿它们的整体问题是:编码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那些大众软件,究竟从哪来,是什么,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我尝试“以软件作为方法”,去关照此在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至少对于我自己,每当我试图借助研究一款大众软件,切入中国人日常经验的一个面向时,我的日常经验本身,也会向我呈现出更丰富、更有趣的维度,而就在此刻,“日常”之于我,不仅变得可以忍受,也变得充满魅力。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秦兰珺:我觉得,所有好研究,基本上都在某种程度上“结合当下,放眼未来”,所以要问如何做到“学术未来感”,那就是要做好研究。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秦兰珺:我获奖时,正好处在实践工作到学术工作的过渡阶段。虽然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停止研究,但在业余时间做研究和在学术体制内做研究,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获得这个奖,那种感觉就像有人在你不自信的时候,突然告诉你:“嗨,你没掉队,欢迎回来!”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秦兰珺:来玩啊,这里有很多很酷很任性的话题,很多有料有爱的人。

 

    责任编辑:龚思量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