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李倩倩:持之以恒,必有所获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
本期邀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系副教授李倩倩,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研究。主要关注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的关系、互动过程以及知识生产、转译与传承的相关问题。
李倩倩,女,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任教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民俗学会理事、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库专家、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智兴天府专家行”思源智库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
专注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文物学与艺术史相关研究。2010至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共计23篇,其中17篇刊于CSSCI收录期刊。所著论文《机关术:游戏中的技术想象与文化传承》获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二等奖,获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录;著有《从空间到风格:历史类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副主编教材1部,主研省级纵、横向科研项目若干,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3项。
教研工作获2022年度四川大学社会哲学科学“重大基础研究进展成果奖”、四川大学教学先进个人、四川大学教学创新示范教师、学生社团优秀指导老师等称号。多次获得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珠峰”奖教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二等奖、教学质量优秀奖。主讲课程被授予“四川大学教学创新示范课程”、四川大学“课程思政榜样课程”。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李倩倩:我的研究方向是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研究。主要关注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的关系、互动过程以及知识生产、转译与传承的相关问题。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李倩倩:博士之前,修读艺术学下的设计学。博士转向文物学与艺术史,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此后进入四川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在站期间的科研任务。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至今。如果说这些年在学术上取得了一点进步,主要的经验应该是循内心挚爱的方向,坚定且耐心地走下去。体会是,跨学科实践并非浪漫的航程,观念系统的组织或如埃德加·莫兰所说的“范式”穿行起来无比艰难。但若报以最大的赤诚去叩响阻隔之门,必有所获。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李倩倩:霍巍教授曾经以“针灸找穴位”来比喻学术重心的选择。我曾遭遇的难题正是如何“找准那个点”。对于青年学者而言,平衡好“广博”与“专精”,不断收束、整合力量,将其汇集于特定的“点”,可能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一种挑战。在学术成长的路上,霍巍教授、黄宗贤教授、石坚教授、胡绍中教授等授业恩师身体力行地诠释了“勤勉”二字的意义,他们给予了严格的教导并宽容、信任。有赖于他们的带领与鼓励,我才能走向挚爱的文博研究领域。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李倩倩:“当下的学术氛围”可能是一个有些宽泛的表述。就博物馆学研究而言,系统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博物馆、文物考古机构的实践联系紧密,同时又具有多学科多视角切入的空间。当下,考古学与文博研究应该说正在由冷门学科转向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大众也较为关注。在这样的氛围下,正好是“博取而约观,厚积而薄发”的好契机,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文化遗产作为物与非物的核心价值,以及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知识共享的理念与方法。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李倩倩:从单位给予的支持来看,四川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海外访学计划”项目资助我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公派至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开展了一年的研究工作,得以在研究材料、视野与方法等方面有了较快成长;从学术界的支持来看,《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主办的“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活动、“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鼓励开展“具有现实感的历史研究”,这对包括我在内的青年学者而言意义重大,是弥足珍贵的平台与“土壤”。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李倩倩:一直关注文化传承的问题。如2019-2022年期间在四川乐山嘉阳煤矿工业遗址多次开展工业遗产保护视野下的矿区居民、记忆与传承调查。我以类似视角来观察电子游戏设计,中国古代器物元素的提取与创作,探寻其生成逻辑。一方面,数字技术进步在改变社会形态的同时重构了与之相应的新媒体文化生态与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电子游戏及其文化观念已汇聚入全球知识生产、重构与传播的链条之中,成为了当下古代文化遗产发掘、利用与传播的路径之一。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李倩倩:实际上是文化如何建构的问题。美国学者太史文曾提示“如果我们承认事实上文化现在是,过去也是制造出来的,那么如果证据允许的话,我们必须关注观念被建构出来的过程”。当下,基于大数据的产品精准投放加剧了信息孤岛的形成,这使得我们一面希望探究文化遗产的活化过程,另一面很难深切了解当今青年如何看待相关问题。获奖研究试通过游戏元素反观“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这对充满矛盾的概念在媒体艺术中的整合过程。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李倩倩:关注博物馆、文化遗产研究,也关注包括数字文化产品创作母题来源与重构的遗产利用与转化问题。如,游戏时空框架的构成基础归根结底源于特定知识结构与文化观。一方面,游戏设计中的概念、角色与特征设定等可投射出当下游戏设计方如何运用文化资源进行幻想艺术的生产;另一方面,亦反映出以青少年为主的游戏参与者在获得沉浸式体验的同时如何形成对历史文化的特定认知。故关注文化遗产转化利用的问题,就不能回避科技与技术的维度。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李倩倩:论文受到《探索与争鸣》的嘉奖,增强信心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对后续研究的要求。最近关注遗址博物馆与数字技术的关系,部分博物馆开始运用包括游戏在内的数字媒介进行学术成果转译与传播,以实现公众考古效能的最大化。遗址博物馆藏品多存在文化价值高但呈断代化、单一化且观赏性弱等特点,此类文物的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亟待借助新兴技术进行阐释、展示与传播,未来会由遗址博物馆考古文物信息展示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再探索。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李倩倩:如果你正竭尽全力开展一项对新材料或新问题的研究,无论它才华耀目还是因学科属性不明晰而暂时遭遇困境,你都可以尝试向“《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投稿。因为,这一本无比珍惜青年之“新”的杂志。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