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名士 | 朱买臣:打破中年焦虑后的逆袭人生

2023-10-21 07: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吴斌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都是保存中华民族早期记忆的重要典籍,二者都长于记述,却颇有差异,古人评为“马龙班猪”,意即司马迁语言平浅,记载清晰,班固用语高古,有时难懂。在记载苏州人朱买臣的时候,两人却出奇一致的大胆——直接从人生的下半场开始,只语不提上半生,这在古代史书中,蔚为奇观,直教人好奇,朱买臣的下半生到底是哪般精彩?

朱买臣像 图源网络

朱买臣,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初提他的名字,可能稍感陌生。但游览苏州的大街小巷,有一道寻常可见的美食——藏书羊肉,却与他颇有渊源。传说,朱买臣早年家贫,以打柴为生,每日手不释卷,影响砍柴数量,害怕妻子责怪,只能藏书山间。后来他位列九卿,苏州后辈仰慕先贤,将其旧园取名藏书镇,恰好镇上羊肉颇为好吃,藏书羊肉由此知名。此事不见正史,恐属后人杜撰,可见乡人对他的尊重。

朱买臣在史籍中首次亮相,即已四十开外,按汉代人平均寿命,可算高龄。史家没有依循惯例,记载他的出生时间、家世、师承、少年经历。只知道他一把年纪了,还在山里打柴,边走还要大声诵读诗文,为人所耻笑。妻子跟在身后,颇感难堪,屡劝不止后,请求离婚。

明 石锐(传)(局部) 朱买臣负薪读书图 弗利尔美术馆藏

朱买臣笑道:“现在日子艰苦,但凭我的面相,五十岁当有富贵,你再等几年就享福了。”妻子愤愤地说:“我跟着你,是为了安稳过日子,不是图你富贵。”然后毫不留恋地与朱买臣离婚,扬长而去。四十几岁了,还在山里“负薪高歌”,口出狂言,说什么五十岁时会飞黄腾达,难怪妻子会离他而去。

可又有谁知朱买臣的苦衷呢?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制,也叫举“孝廉”,“孝”特指孝顺父母,“廉”指勤政廉洁。此时,朱买臣的父母应该已经去世,没有了展示孝顺品德的对象。他在山中砍柴为生,无官无职,何来勤政,更遑论廉洁了。被逼无奈,只能借“负薪高歌”的怪异举动,吸引眼球,博取名声。这算不上好名声,好歹出名了,黑红也是红。可惜妻子不明白他的用意,只觉得羞愧。买臣此时隐隐抓到了上位的机会,不敢说破,只能假托“面相”,提醒妻子。

元 王蒙 春山读书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果真不久之后,朱买臣迎来转机。他作为小卒押运车辆去长安,身上的钱用完后,乞讨为生。万分危机时,遇见了在长安当官的老乡严助。严助早年通过“举贤良”的方式,成为汉武帝近臣。此时他极少回家,苏州与长安更是隔绝千里,纵使鸿雁传信,也是一字千金,家乡的事情所知甚少。即使如此,朱买臣的名声还是传到了他的耳中,不枉朱买臣之前的“负薪高歌”张狂行为。严助见朱买臣有才,起了举荐的心思。后朱买臣被汉武帝召见,拜为中大夫,与严助一起成为汉武帝身边的近臣。值得玩味的是,朱买臣打动汉武帝主要靠两本书——《春秋》与《楚辞》。

《春秋》作为儒家经典,在汉武帝时已经被立为官学,设置有专门的博士。当时有专门解释《春秋》的研究家,最著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当时的《春秋》专家主要集中于两个地方,一个是儒家文化起源的山东地区,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另一个是以长安为中心的首都地区,人文鼎盛。今日苏州是富甲一方的区域,汉代初年恰恰相反,属待开发的边疆地区,同时代的司马迁记载为:“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朱买臣的《春秋》学问,恐怕是上不了什么台面的,他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宗奉某一家学说,属于无门无派,正好符合汉武帝的用人需求。

三国 三体石经——《春秋·僖公》《春秋·文公》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

西汉前期功臣和外戚们通过师生、联姻等方式,盘根错节,牢牢占据朝堂。有鉴于此,汉武帝频繁让地方举荐贤良,引进人才,抗拒功臣、外戚。汉武帝当政,最喜欢使用这种来自普通地区、普通家庭的人才,来平衡朝堂势力,其典型人物有“西游困不归”的主父偃、家奴出生的卫青、巴蜀边地来的司马相如、滑稽荒唐的东方朔。朱买臣来自卑湿的江南,政治上无依无靠,因此面对武帝的看重,内心激动不已。

“楚辞”二字,最早就是在《史记》的此段君臣见面中记载。汉武帝可能受祖父刘邦影响,最为喜欢楚辞,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辞臣,比如司马相如、枚皋。其一生创作了不少楚辞作品,代表作是《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儒学诸篇目,除《诗经》可以吟诵歌唱外,其余都以散语为主,不宜高歌。而楚辞恰好相反,音调来自民歌,在汉代是可以歌唱的。朱买臣一个吴地人,靠“楚辞”打动了汉武帝,再联想之前的“负薪高歌”,恐怕那时他就在深研“楚辞”,为今日的一鸣惊人在做准备。朱买臣谈《楚辞》就是投汉武帝之所好,而且屈原是一名能够殉国的忠臣,隐含了自己也能为国捐躯的深意。

汉武帝画像,图源网络

通过这次成功的召对,朱买臣进入了武帝的视线。后来武帝为了灭亡东越国,就派他担任会稽太守,做好战前准备。朱买臣在长安游乞时,曾到会稽郡在西安的办事处(会稽郡邸)借住吃饭。他成为会稽太守后,就怀揣官印,快步赶往郡邸。当时,小吏们正聚在一起喝酒,没人理睬他。只有一个看门的大爷跟他一起吃饭。吃到一半,朱买臣露出身上的官印,看门大爷好奇的拿起观看,发现居然是会稽太守章。赶紧跑到外面告诉别人。这下大家才反应过来,彼此推搡着排成一列,拜谒朱买臣。

这一段记载,与今日的爽文无异,非常痛快,也暴露出朱买臣做官轻浮,尚欠火候。朱买臣成为会稽太守后,回到家乡苏州,在路上遇到了前妻。他命令手下用后车将前妻与其丈夫带回太守府,供养起来。

这段故事后来被文人演绎,发展成脍炙人口的“马前泼水”“覆水难收”的故事,被戏曲、小说反复传唱至今。历代版本众多,大意都是前妻看到朱买臣被封为太守,富贵还乡,非常后悔,请求与他复婚。朱买臣端坐骏马,抄起一碗水洒在地上,答应前妻如果能将地上的水,重新收回到碗里,就可复婚,以示羞辱。

朱买臣全身像,取自清任熊绘图,王龄撰赞,蔡照初雕版,清咸丰六年萧山王氏养和堂刻本《於越先贤像传赞》。图源: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

实际上,前妻根本没有这么坏。史书记载,朱买臣离婚后的那几年,饥寒交迫,砍柴途中只能在坟地休息,正好遇见前妻扫墓,非常可怜他,给他饭吃。朱买臣成为太守后,她也没有要求复婚。至于如何到了朱买臣府上,到底是出于自愿,还是被武力强迫,班固语焉不详,今人更难判断。一个月后,前妻就自杀了。

汉武帝用人重实绩而轻道德,朱氏此段回乡经历,扬眉吐气有余,也显出轻浮气息。但他才能卓著,既能理政又能带兵。在会稽太守任上,不仅安定地方,和睦乡里,更协助橫海将军韩说攻灭东越国。凭借此战功,被征召入京做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九卿,位居三公之下,是中央的核心高官,朱买臣由此达到了人生巅峰。

可是“日中则移,月满则亏”,朱买臣身居高位后,忘记了自己“孤臣”的标签,开始与人结党,犯了汉武帝的忌讳。当时其同乡严助被酷吏张汤陷害,朱氏怀恨在心,与另外两人合作,诬陷张汤谋反。最终张汤自杀,汉武帝事后诛杀朱买臣五人,史称“三长史案”。

汉武帝茂陵 图源:茂陵博物馆官微

朱买臣之死,表面虽源于严助与张汤的矛盾,实则还是他将同乡当成了乡党,犯了忌讳。也可能是其年纪过大,在武帝眼中价值下降,而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地步。从武帝朝十三位宰相,多不得善终的结果来推断,后一种可能性较大。《汉书•卷六十四》详细记载了他的情况: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

是时,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数年,坐法免官,复为丞相长史。张汤为御史大夫。始,买臣与严助俱侍中,贵用事,汤尚为小吏,趋走买臣等前。后汤以延尉治淮南狱,排陷严助,买臣怨汤。及买臣为长史,汤数行丞相事,知买臣素贵,故陵折之。买臣见汤,坐床上弗为礼。买臣深怨,常欲死之。后遂告汤阴事,汤自杀,上亦诛买臣。买臣子山拊官至郡守,右扶风。

朱买臣传奇的一生,颇为传奇,以及五十而后发的事迹,激励了许多人。后代人对他的看法却是发生了很多重的变化。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他曾作《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公元742年,已经四十余岁的李白,得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以为实现抱负的机会来了,在家中准备了“白酒”“黄鸡”等美食宴饮,与家中妻子、儿女告别。此诗歌的题目也颇为值得玩味,叫“别儿童入京”。从诗歌的上下文看得出,此时李白的妻子尚在,为何只是别“儿童”呢?其中“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一句道明了原因。此时的李白已经四十几岁,恐怕妻子劝了他几句不要去沾惹政治上的是非,在家安度晚年,李白颇为生气,才在题目中不提妻子,而且引用了朱买臣的故事,希望启发妻子。

唐 李白 上阳台帖(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汉唐都城都在长安,因此用“西入秦”表明自己也要到长安去追求仕途。李白用一生践行着朱买臣所走过的路。他通过不断写诗,增加自己的名望,最终在四十多岁后做了翰林供奉。晚年又卷入永王谋反案中,幸得宋若思、崔涣等人营救,才侥幸未死。其人生轨迹一如买臣,都是坚持信念,永不放弃,实现人生价值。

朱买臣对苏州政坛意义非凡。唐宋时期,韩愈、苏轼等文臣在被贬潮州、海南等地后,大力振兴当地的文教,令原本未能中进士的地方出现进士,在当时被称为“破天荒”。而朱买臣从一介布衣到位列九卿的举动,对苏州来说也是“破天荒”。明清时期,苏州一地文教鼎盛,状元屡见不鲜,成为朝廷重臣的家乡,涌现了大批人才以及官员。朱买臣的开创之功,万万不能忘记。

北宋 苏轼行书《治平帖》卷引首苏轼像 故宫博物院藏

当代人常有所谓“中年焦虑”,一过三十岁,没有成就,就感叹命运不公,不再奋斗。而遥想两千多年前,朱氏负薪高歌,虽年近五十,而功业之心尤其炽热,拒绝躺平,怀揣梦想入京,最终位列九卿。此中年崛起之路,或可穿越时空,为当下映照一二。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清】佚名:《朱买臣宝卷》,咸丰七年抄本。

5. 徐哲身:《汉宫二十八朝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6. 孙晓:《中国婚姻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版。

7.(美)罗莎莉:《儒学与女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8. 卜键:《〈烂柯山〉崔氏形象与故事源流寻绎》,《艺术百家》,1987年第4期。

9. 李嘉球:《朱买臣籍贯、墓址小考》,《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朱买臣:打破中年焦虑后的逆袭人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