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揭秘人人都是精神病,拉康思想解读你内心的疯狂

2023-10-20 11: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团长和他的主创团 黄启团

看直播学心理

如何用心理学,解开生活的困扰?

事关“孩子/婚姻/财富/创伤……”

价值3万的线下心理课,现场问答直播

✦用心理学,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NO.185

作者:黄启团

编辑:凯特

图片整理自专业网站,已获得版权

你是否感觉“精神病”离你很远?

1973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做过一个实验。

罗森汉和另外8人假扮精神病人前往精神病院就诊,结果9人都被诊断为精神病,并被强迫要求住院治疗。这一结果以《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发表在《科学》杂志后,精神科医师竭力反驳,称未来三个月欢迎罗森汉再派假病人来就诊,一定能分辨出来,结果,各精神病医生共找到了41个假病人,但是罗森汉根本没派人来。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出,精神病与普通病人并无明显区别,至少精神科的医生也会搞错。

看到这里,你是否感到害怕?是否也在怀疑自己是精神病?

拉康说:“人人都是精神病,精神病是一个严谨的尝试。要是我更精神病一点,我就可能是一个更出色的分析家。”

也就是说,精神病越严重,你取得的成就可能就越大。因此,不用害怕,如果你真有精神病,说明你有做大事的潜质。

拉康是谁?为什么会有如此疯狂的观点?请看团长为你解读《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让我们一起走进拉康的精神分析世界。

为感谢大家的支持,

特别给到这套书的福利价格

只要34元(原价68元),

扫描下方图片购买!

拉康是谁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是20世纪法国杰出的精神分析家之一。他在1960年与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决裂,并于1964年创立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会,被誉为巴黎弗洛伊德学派的重要人物。

拉康是家中长子,他的弟弟是一名牧师。年轻时,他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一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的残杀,这使他对上帝产生了怀疑,因此他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

1919年,他进入巴黎大学学习医学,并同时涉猎文学和哲学领域。

拉康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伟大的分析师,也有人认为他是江湖骗子。或者说他是这样一种人,既无法让人心甘情愿地称赞,又难以让人毫不留情地痛斥。

这本书中,三位作者分别选取了镜子、父亲、女人、疯子这四个关键词来解构拉康的精神分析世界,拆解了拉康庞大复杂的思想体系。我们就按这四个关键词来和大家分享吧。

镜子

2.1 什么是镜子

拉康的理论中,镜子是很重要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镜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衣服穿得合不合适,脸上有没有脏东西。最重要的,通过照镜子,我们才知道自己的外表究竟长什么样子。

从镜子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真实的外表,可是,我们从哪里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是有价值的还是没用的?我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我是有才华的还是无能的?我究竟是谁?这些抽象的认知从哪里来呢?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的父母从小就不断地告诉他:“你是个人才”,这话说得够多的时候,他就会认同自己就是个人才。

相反,如果父母告诉他:"你就是个废物",只要这种说法反复出现足够多的次数,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个废物。即使他的意识不承认,但他的潜意识深处也会认同这种观点。

你稍微细想一下便可知道,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基本上来自他人,拉康把它称为“他者”。

父母对我们的评价会内化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当然也少不了老师等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人,这些重要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言行上感知到“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拉康把这些让我们知道我是谁的“他者”,称为“镜子”。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就知道了,你今天对自我的认知,你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些都来自他者这面镜子。

从镜子中我们形成了一个对自己的印象,这个从镜中而来的对自己的评价,在其他心理学流派中被称为“自我价值”,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主观评价,这种评价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自尊的高低,从而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幸福。

下面我们详细地阐述拉康的各种镜子理论,以便让我们了解人的一生是如何受他者影响的。

2.2 镜子阶段的三个时刻

拉康对婴儿的观察发现,婴儿大概在6-18个月大的时候,会将镜子中的影像辨认为自我的形象,借由外在形象对自身形象进行整合。

整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婴儿会把镜中自己的影像指认为另外一个小朋友,这时他还无法辨识自己的镜中像。认为镜子中的形象是真实的,至少是另外一个人的形象。

第二个阶段,婴儿不再将这个形象视为真实的对象,明白这只是一个虚幻的形象,他不会试图抓住被认为是隐藏在镜子后面的另一个婴儿。而且,婴儿的行为总体上表明他现在知道如何区分他者的形象和他者的现实。

不过需要了解的是,到这个阶段为止,儿童的反应和会照镜子的黑猩猩幼崽的反应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猩猩要更慢一点。

第三个阶段,婴儿开始和黑猩猩不同,他会认出这个镜中的虚幻形象是他自己的形象。这个阶段获得了原初认同,形成了自我原型。

这个理论源自拉康对精神病人的观察,那些自我没得到充分发展导致精神病的人,他们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边界模糊不清。比如精神病人会出现妄想,认为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或迫害自己,以及夺取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就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边界混淆,导致病人无法准确地认知和理解外界与自身的关系。

这个发现说明了“我”源自外部他者的形象。所以,拉康经常引用兰波的诗句:“我是个他者”。

自我的形成与他者的关系,可以从下图清楚地看到:

2.3 原初自恋与继发自恋

要看明白这张图,还需要给大家补充两个拉康独特的概念——原初自恋与继发自恋。

1、原初自恋

原初自恋是父母自恋的“复制”,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处处都是完美的,其实是父母将他们自己早年放弃的所有梦想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婴儿陛下”将实现“父母没有实现的欲望和梦想”,从而确保父母自己的永生。

原初自恋是没有理由的,是父母传递的完全的自大。

如上图所示,原初自恋是自我的出发点。

2、继发自恋

儿童把父母对他的要求内化为自我理想,每当儿童达到了父母的要求,实现了自我理想,他就会从外界的肯定中获得自恋的能量,这种自恋称为“继发自恋”。

例如,当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获得一张张奖状之后,他会通过挂在墙上的奖状而获得自恋的能量。

当他把全部情感的投注从外界撤回来,投在自己身上,这部分投回来的情感就构成了继发自恋(如上图,从最右边“镜子/他者”处投回来的能量)。

这部分能量构建了自我。一个人能否顺利地从原初自恋中构建继发自恋,取决于他是否能发展出清晰的自我边界。如果一个人无法构建清晰的自我边界,就会为日后患精神病埋下隐患。

2.4 侵入情结

在镜子的第三阶段,孩子不仅认同了镜中的自我虚幻形象,3岁以内的孩子还会将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孩子(尤其是兄弟姐妹)也视为自己的镜像。

这种竞争关系被称为"侵入情结",而这种侵凌性竞争正是自我形象建构的关键,因为通过竞争,自我形象与外界的边界得以区分。

在这个阶段,孩子通过与兄弟姐妹的竞争来建立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他们会与兄弟姐妹争夺父母的关注、资源和地位,通过这种竞争关系来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

这种竞争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边界,进而建立自我形象。

这种竞争关系并不是负面的,它是孩子发展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是建立自我边界意识的过程。

如果没有这种竞争关系,加上父亲职责的缺失(后面“父之名除权”部分会详细展开),孩子与母亲会融合在一起,造成边界含糊,严重的话会增加患精神病的可能。

当然,任何事情都会过犹不及,如果兄弟姐妹之间过度地竞争,即“你死我活”式的竞争,会变成“他人即地狱”的关系,也会造成精神病。

父母和其他重要他人在这个阶段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促进健康的竞争关系的发展。

2.5 两种镜子

除了他者会像镜子一样让我们照见自己,我们的身体也会发挥镜子的功能,让我们能够对自我形象有所觉知。

拉康把来自我们身体的运动知觉及大脑皮层对自我的认知能力称为“身体图式”,这也是我们认知自己的来源之一,所以,拉康认为这是第一种镜子。

第二种镜子就是上面说的“他者”,他者就是我们幼年时的照料者以及成长过程中对我们有影响的他人,这面镜子反射出的是我们的自我形象。

也就是说,自我形象是后天形成,并非与生俱来的,并且照料者的混乱会导致孩子自我形象建构的失败。

书中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这两种图式的作用。

有一位身高1.85米的神父,进门时会弯腰,说明他的身体图式(第一种镜子)正常,能够正确地感知和控制自己的身体。然而,这位身高1.85米的神父居然认为自己很矮小,这就是认知图式(第二种镜子)出了问题。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幼年时期妈妈总说他矮小,并且经常性地否定他,打击他。从母亲这面镜子中,他获得了关于自我的错误认知。

从这个案例中可知,父母在早期教育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孩子在构建自我形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被爱来建立自我价值感。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爱和关注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而痛苦和不被爱的体验可能导致身体形象的扭曲。

这意味着孩子会感到自己的身体形象不符合社会期望或自己的内心感受,开始对身体形象充满困惑和不安,比如上面神父的例子。

下面分别具体介绍两种扭曲的镜子。

2.6破碎的镜像

当你照镜子时,你的镜子是碎的,你会从镜中看到什么?你会看到里面有很多个自己,有的自己形象甚至是扭曲和颠倒的。

前面说过,他者就是我们的镜子,从他者那里,我们知道自己是谁。

可是,如果他者是混乱的呢?

比如,有位父亲平时对孩子非常温柔,充满关爱,但一旦喝醉了酒就会虐待孩子。

在孩子的心中,他从父亲那里形成了多个形象:有时,"我是一个值得爱的人,父亲对我很好";有时,"我是一个被虐待的出气包,爸爸很讨厌我"。

所以,“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这种不一致的形象导致了孩子对自我的认知的混乱和破碎。

拉康把这种现象称为“破碎的镜子”。

他者就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身边的重要他者是不稳定的、混乱的,或者某些重要角色(母亲或者父亲)缺失了,我们很难获得一个稳定而清晰的自我认知,只能形成一种破碎的自我形象,这种破碎的自我形象会成为心理疾病的根源。

2.7 镜像误入

“镜像误入”这个词翻译得很形象,让我想起了一些童话电影中的画面,主角可以走进镜子里面的世界,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但现实生活中就没有那么美好了。如果一个孩子走进了镜子中的世界,意味着他跟他者融合在一起,这种现象拉康称之为“镜像误入”。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他失去自我,这也是精神病产生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会产生镜像误入现象呢?

我们之前讲精神分析的时候说过,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认为,在最初的十八个月里,婴儿与母亲处于共生融合的状态,没有明确的个体自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开始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边界,能够在心理上与母亲区分开来,开成独立的自我意识。

但是,如果代表规则的父亲的介入,或者由于母亲的溺爱,孩子会期望成为母亲欲望的对象,永久地留下母亲并占有她,在孩子的想象中,他们试图占据其他孩子的位置,成为母亲的独特关注对象,这会导致各种妄想,这种现象就是镜像误入。

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母亲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孩子无法摆脱母亲的期待时,孩子会为了实现母亲的期待而失去自我。

如果把母亲这个重要的他者看成一面镜子的话,过度的期待就像一个永远都满足不了的空洞,孩子就会被吸入母亲的期望中,这也是一种镜像误入。

那如何才能避免"镜像误入"呢?拉康认为,父亲的介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父亲代表了规则和秩序,当父亲的规则介入时,孩子就无法继续与母亲保持融合的状态,只能遵守规则。当然,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与母亲的分离是痛苦的,孩子会与父亲产生对抗,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

但父亲的强大会让孩子不得不接受父亲的权威,并以此构建自我理想:“未来我会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并拥有一个爱我的伴侣”。这样,孩子就能够走出俄狄浦斯情结。

因此,避免"镜像误入"的关键在于父亲和规则的介入,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父亲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模范,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一个具有理想自我范本的人,是不会得精神病的。

上述内容作者用一张图表述如下:

还有一种镜像误入的情况是自我造成的。

如果一个人在追求理想的自我时遇到重大挫败,投注出去的力比多退回到自我,已丧失的客体(原来追逐的目标)会留下一个空洞,这个空洞也会像镜子一样反射出自己的无能。

在这个巨大的空洞面前,好不容易建立的自我会被吸进去,甚至消失。当自我受到损毁时,离精神病也就不远了。

镜子是我们了解自我的工具,一面公正、客观、中正的镜子会让我们看到相对真实的自己,但是,如果我们周围的镜子是破碎的、扭曲的、奇形怪状的,那么我们会从这些镜子中看到一个扭曲的自己。

拉康用镜子这个比喻让我们对精神病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十分具象的认知。同时,也给各位为人父母者一个提醒,你的孩子怎么认知自己,跟你这面镜子有着莫大的关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