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阳吃糕居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了,重阳节是汉末三国时期兴起的一个民间节日。作为应时食品的重阳糕历史比重阳节还要悠久,也就是说在重阳节尚未形成以前就已经先有重阳糕了。
原来重阳糕在中国古代那么早就有了,跟着小克勒一起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是你之前没听说过的~
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这“七重”列为吉庆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在这一天,古人通常会出游赏秋、登高宴饮、插茱萸、吃重阳糕、赏菊花。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最早的重阳糕叫餈、饵之类的名称。《说文》中记载:“餈,稻饼也。”段玉裁注:“以糯米蒸熟,饼之如面饼曰餈,今江苏之餈饭也。粉糯米而饼之而蒸之则曰饵。”桂馥义证:“俗以九月九日食糕,即餈糕。”
饵的本义《汉语大字典》及《汉语大词典》都解释为“糕饼”,是糕类食品的统称。糕类食品有两个特点。一是用水将米粉或面粉拌和成面团蒸熟而成。
《周礼·天官·笾人》中记载:“羞笾之实,糗饵粉餈。”郑玄注:“此二物(指饵、餈)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合蒸曰饵,饼之曰餈。”餈、饵二词先秦已见使用,可知糕食历史的悠久了。
唐代重阳节吃糕已经很流行了,张九龄等撰的《唐六典》卷4《膳部》有“节日食料”,李林甫等注又有“九月九日麻葛糕”的记载。后世有些地方也沿用“麻葛糕”这一名称。江苏《仪真县志》上记载:“重阳旧事有茱萸佩囊,今俗相馈用麻葛糕。仪邑则以糖秫杂揉为之,市鬻,标以彩幡,供小儿戏。”
西安博物院藏唐代三彩捧盘女立俑
到了宋代,人们很看重重阳节食糕,遂使重阳糕成了节日的重头戏,“重阳糕”这个名称就是宋人提出来的。
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二社、重阳尚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时人对重阳糕的讲究可说是极尽雕琢粉饰之能事,不但用料繁多,而且造型考究,俨然是一件工艺美术品。
周密《乾淳岁时记·重九》:“都人是日饮新酒,泛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
由于重阳糕色彩斑斓,所以后世又称为花糕。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
其实就全国来看,花糕的种类很多,有的像多级宝塔,有的在上面放上羊的面塑,有的放上小鹿,这种放置动物面塑的做法是从宋代放置狮子的做法沿袭而来的。
民间相信“糕”与“高”谐音,古人有百事皆高之说,在富庶的江南地区,糕点不仅是一种果腹之食,更是愉悦身心的精神食粮,一些老辈人常说,会做糕不仅是“勤”的表现,更是“巧”的标志。
重阳糕口感松软、口味清香,为了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就不像其他传统节日糕点那般甜腻。重阳糕不用面粉而用米粉做成,表面洒坚果、蜜饯、糖桂花等,淡淡的糯米香,口感绵软细腻,软糯香甜,好看不腻口。
上海的老字号新雅、乔家栅每年推出的经典口味重阳糕也是颇受上海市民好评的。师傅们坚持古法手作,用手的温度和力度,唤醒记忆中惦念的味道。
从精细的原料选材到制作,师傅们都是亲力亲为,连最简单的打粉过程,力道、手势都相当讲究。打死了,糕会发硬,不好吃;打松了,蒸出来的糕则容易松散,不成形。
搓好粉团后,需要将粉上笼蒸熟变成“涨粉”,采用木桶蒸制,为的就是保留木头自带的一股清香。蒸好了“涨粉”,剩下的就是体力活儿了,反复的按压、捶打,可以使重阳糕软糯适中,不粘不散,口感软糯筋道。
软糯香甜的重阳糕,一口咬下,米香与蜜饯果仁的清香混合绽放于味蕾之上,就着杯中的菊花茶,咬一口白白软软的重阳糕,米香和茶香缓慢地席卷味蕾,口感丰富,秋天的味道在嘴里慢慢化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克勒门”是啥?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原标题:《重阳吃糕居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