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生活的洪流中挣扎,她不愿认命

2023-11-01 12: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3年10月11日,中国作协公布最新一轮入选的作家名单,其中,80岁出版人生第一部小说《秋园》,时年已经83岁的素人作家杨本芬赫然在列。

从一个一生从未与文学有过任何瓜葛的普通人,到三年出版三部高分作品,累计销量接近百万的“畅销作家”,这位“普普通通”的老婆婆,她的写作,到底为什么能够打动这么多人?

杨本芬在汨罗老家的新书发布会

01

在厨房写作的外婆:

命运夺走的,写作还给了她

“那些全然无名的芸芸众生,他们在生活的洪流中挣扎,无声无息地来去。他们是我的母亲,父亲,兄弟,乡邻,以及我自己。”

——杨本芬

2020年,人物杂志一篇,刷爆全网,一时之间,让无数人认识了这位在做家务的间隙,完成自己80岁处女作——《秋园》的写作者,杨本芬。

2022年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2

在此之前,杨本芬种过田、做过会计、切过药材、当过工人,虽然一生渴望读书、上学,却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在拉扯大几个孩子之后,又继续帮忙带孩子的孩子。她是妻子、妈妈、外婆、奶奶,是一位再传统不过的中国女性。

直到《秋园》的问世。《秋园》写于杨本芬的妈妈——梁秋芳女士过世的那年。

那一年,在母亲去世的巨大悲痛中,杨本芬突然意识到:

“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就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我真的来过这个世界吗?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

杨本芬与母亲梁秋芳的合影

于是,她在厨房的小板凳上,在等水煮开的间隙,颤颤巍巍地提笔,写下了母亲一生的故事。

《秋园》的手稿足足有8公斤,

因为写作时的泪渍、油烟,早已褶皱泛黄

许多读者说,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妈妈、奶奶、外婆。

这本小小的书,这个普通的中国女性的一生,一经推出,就以真诚与真实之力,打动了无数读者。

来自各平台网友的真实评价

有读者称赞杨奶奶是真正的写作者,感谢出版方让中文世界多了一本这么好的书。

豆瓣上有近10万的网友,为这本薄薄的小书,打出9.0的高分。

而对于杨本芬来说,她只是如实写下关于妈妈的情感和记忆:

“只要提起笔,过去那些日子就涌到笔尖,抢着要被诉说出来。我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

杨奶奶在腾讯谷雨纪录片《倒带》中的回忆

对于收获万千读者好评,80余岁的杨本芬始终不敢相信,她反复地询问身边的人:

“我是一个作家了吗?”

《秋园》获得十二项国内文学大奖

2021年,写乡邻的《浮木》;2022年,写婚姻故事的《我本芬芳》相继问世,质朴、诚恳的故事继续打动着无数人的心。

《浮木》《我本芬芳》

在豆瓣被上万人打出超过8.0分的成绩

面对系列作品不断加印,《南方周末》评论说:

在她之前,没人这样写过普通人。

央视、《南风窗》《澎湃新闻》《腾讯谷雨实验室》《但是还有书籍》……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报道她的故事。

她不写达官显贵、奇闻异事,只写从她生命里走过、却就此消失在风中的普通中国人:母亲、兄弟姐妹、邻里乡亲、拾荒的老太、青年时的女友等等。

她写母亲的一生,写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

在杨本芬的眼里,这些承受历史动荡的小人物,于命运浮沉中遭遇的苦难、孕育出的坚韧,不该被就此抹去,而应该被所有人看见并记住。

“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记述。”杨本芬说。

或许正是这一份看见,这一份平视与尊重,让每一个阅读杨本芬作品的普通人,都能从中汲取到面对自己人生的勇气和力量。

“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让无名者留下名字。”

02

在无人注视的角落:

她们是她们自己

“这些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小说家也不怎么留意她们,但我想写她们,因为她们代表着中国普通女性的真实生活。她们是她们自己,是这个天空底下活跃强韧的生命。”

——杨本芬

过去,杨本芬写过世的亲人,在写作中与他们重逢;写中南腹地的乡亲,镌刻命如草芥者的不幸与坚忍;写婚姻的故事,诉说自己对爱和亲密的困惑。

如今,83岁的她再提起笔,首先写的,是一个个与她同时代的,普通女性的故事。

一位在小区里捡破烂的老太太;一位一生想逃离家暴的女工人;一位陷入“爱情”又不断失去的农妇…

博主@梁州Zz说:

“当一个人步入老年,他似乎就在社会意义上丧失了具有活力这一概念,而这也代表着,与之相关的情欲与情感需求都不应该出现在老年人身上。”

杨本芬的书写,再一次证实:

在被社会和时代遗忘的角落,那些微小、破碎的呐喊,同样振聋发聩。

她写在小区散步时偶然认识的拾荒的秦老太:

“父母离异,对自己只有打骂,没有疼爱;有过三段婚姻,前两段的结局都以婚后逃跑告终;最后一任丈夫病痛不断,中风痴呆后,她照护了三年。丈夫死后,她才真正有了自己的生活。”

写过去在汽车修理厂员工宿舍遇到的女同事:

喝醉的男人不仅打老婆,还打孩子,冬莲多次提出离婚、逃跑都未果,经常鼻青脸肿地来上班。当时,这种“打老婆”的行为在厂里常有听说,“过去不明白这个行为叫家暴,打了也就算了,没有解释。但现在我觉得这个事情必须要写出来”。

青年杨本芬

写一位陷入“爱情”又不断“失去”的农妇:

一个体魄粗壮的农村大妈,一生经历了三个爱人,她屡次陷入爱情,又最终失去,每一次男人离开,都留下她独自一人承受“爱情”的苦果。

“开学三个月后,湘君发现自己怀孕了。未婚先孕,这属于生活作风有问题,是要被开除的。辜立平在她面前痛哭流涕甚至下跪,请求她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豆子芝麻茶·湘君》)

那个年代的女人,往往无言地承受了时代、社会、家庭的诸多锉磨。她们出生在世界上,坚韧、自尊地挺过一个个苦难,最终,无声无息地消失在风中。

杨本芬在家中用ipad写作 图 冯海永/摄

“上了年纪的人呢,更加不被人家看见。认为他们也老了,根本不需要情感。但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怎么可能咧,一个活活的人。他们还是希望在婚姻里面得到温暖,得到体贴。”(《南方周末》2022年采访:《素人作家杨本芬:我相信我要一直不停地写》)

在那些不被看见的角落,杨本芬不断地从宏大的历史中打捞起这些边缘又微小的普通人,让她们的声音不至被时代反复淹没,让这世界给予她们坚韧、高贵的一生应有的注视。

03

用笔赶路:

我83岁了,再不写下来,就没时间了

“当我书写的时候,我是在不自量力地与命运抗争,因为我想挽留我所爱的人,我也想驱赶自身的绝望。”

——杨本芬

2017年,杨本芬做了一场失败的膝盖手术,从此,钻心的疼痛开始没日没夜地折磨着她。

如今已经83岁的杨本芬,多次向采访的记者们吐露,这两年这种没有预兆和来由的漫长病痛,经常折磨她,使她感到自己离死亡不远了。

一个月只有那么几天,疼痛会短暂地放过这位耄耋老人,杨本芬就抓紧这短暂的时间,赶紧写上几行字,因为长期吃的止痛药物对眼睛有副作用,她看东西时有些模糊,“有时候一行字都写不了”。

伴随着《秋园》《浮木》《我本芬芳》的爆红,杨本芬的晚年生活也收获了一份意外的“价值感”:

“我好高兴,我写下来的东西大家喜欢看,这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又有了一些价值。”

面对网上飞来的万千留言,杨本芬说:“一看到他们,我就更不能停笔了。”

在忍痛完成的《豆子芝麻茶》里,杨本芬含泪回忆了母亲“秋园”和哥哥“子恒”人生最后的时光,写下此生最痛的回忆和最温柔的告别。

杨本芬与妈妈、哥哥一家人的合照

“并不是只有死亡会带走生命,当你爱的人离开,你自身的一部分也会死去。”

那时候,意外跌倒的母亲已经89岁,死神在她床头侧立,二人却依然很有兴致地谈论人间种种鲜活的往事。如今83岁的杨本芬,回想起这段在病床前母女二人的最后絮语,在书写的过程中几度泣不成声,要休息好几次才有力气写下去。

而在艰苦的岁月中,和杨本芬一起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哥哥,他一生仁厚、自矜,遭逢过诸多不公的命运,却只是淡淡地走着善良的路。

“他的离去,意味着我的一部分也离去了。”

母亲“秋园”与哥哥杨自衡

在艰辛完成《豆子芝麻茶》的过程中,杨本芬收获了一种凝视死亡的勇气和自由。

如今,已经83岁的她,仍然笔力不辍:

“第四本书《豆子芝麻茶》终于面世了,我争取出第五本书、第六本书。我还是会写下去,就希望老天多给我一点时间。”

许多读者说,读杨奶奶的作品,会在感动之余,兴起一股面对生活的勇气。

或许,这股勇气的来源,除了杨奶奶故事里那些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始终不屈从于命运的普通人,还有80岁成为作家,83岁仍然用笔赶路的杨奶奶,她对于写作的努力和坚持,本身就是一抹最能鼓舞人心的亮光。

正如杨奶奶说的:

“人如何与命运抗争,最终就将如何获得尊严和自由。”

原标题:《在生活的洪流中挣扎,她不愿认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