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李旭东:以人文关怀精神关注当下

澎湃新闻
2023-10-24 13:36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

本期邀请第三届《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一等奖得主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李旭东,他的主要研究经历三次转向:本科阶段,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硕士阶段,转向对劳动者的生活境况、劳动过程及其具体形态的研究;博士阶段,聚焦于景观人类学研究,探究人-景观-地方社会之间的关联性和多样性。

李旭东,《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一等奖获得者。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人类学博士,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李旭东:本科阶段,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硕士阶段,转向对劳动者的生活境况、劳动过程及其具体形态的研究;博士阶段,聚焦于景观人类学研究,探究人-景观-地方社会之间的关联性和多样性。三次“转向”呈现出一个视野特征,即从“物”到“人”再到“人-物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我仍在找寻“自己真正愿意一生与之作伴的主题”之道路上前行。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李旭东:在中南民族大学(本科)和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和博士)期间,系统性地学习民族学和人类学专业。自本科阶段始,我便运用学科理论与方法,有意识地、持续性地开展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在具体研究中,我逐渐积累学科知识,提升自身学术能力。

我自己的经验与体会可以概括为:导师的指导与引领;好读书、善思考、勤写作、多交流、持续田野;自觉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经验相连接,从实求知。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李旭东:在学术生涯中,我遇到过的困难有二:一是博士论文选题和田野点选择的困扰。这一困难在导师和田野朋友的帮助下已得到解决。二是理论学习与经验观察之间如何有效衔接的困扰。这一难题仍在探索中。

对于青年学者来说,亟需的是让其能够“发声的”优质学术平台,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和出版机构的支持,而且还包括科研项目的政策倾斜等。通过构建优良的“学术生境”,让青年学者大放异彩。

在我的学术成长道路上,许多师友授我以渔。闫天灵、陈祥军、王艳萍等诸位老师是我学习民族学专业的启蒙老师,打开了我对这门学科的认知大门。黄志辉老师带我进入另一种民族学天地——“民族志的政治经济学”,加深了我对这一学科的认知与理解。施琳、王建民、张曦等诸位老师让我领略到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内在魅力,给予我更多的启发与探索勇气。我的伴侣赵尔文达和朋友张智林、鱼耀在阅读、写作和生活等方面常提出建设性意见,带给我诸多灵感与帮助。上海社联《探索与争鸣》杂志等期刊单位给我提供发表机会与平台,让我的学术成果被更多的人看到,鼓励我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李旭东:当前,中国学界的学术氛围呈现出一种开放、包容、多元的积极面貌,与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相呼应。在这种氛围中,我可以主动、自觉地思考自己所关心的学科理论问题和现实经验问题,将理论关照和现实关怀相联结,践行从实求知、知行合一。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李旭东:面向青年学者的扶持政策对我个人而言尤为重要。在我的学术研究中,上海社联《探索与争鸣》杂志曾给予我很大帮助。“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给我提供了学术发表和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引导我关注民众生活、关怀社会建设、关心国家发展。同时,让来自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围绕共同的议题展开思想交锋和观点交流,增进彼此互信,通力回应现实问题与时代议题。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李旭东:硕士期间,我有幸参与黄志辉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开始走进“代耕菜农群体”,关注这一底层劳动群体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境况。随着田野调查的不断深入,我逐渐对该群体的社会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写作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在此基础上,我以“流动社会中的‘过渡日常’——京郊代耕菜农的日常叙事”为题,参加《探索与争鸣》第三届(2018)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活动并获得奖项。

回顾上述经历,我体会到,我们需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以某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关注当下中国,用学理研究回答现实问题(如“三农”工作、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等),用学术思想回应时代议题(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李旭东: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围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我开展自身的学术研究工作(包括劳动社会学和景观人类学等),积极回应国家现实需要,践行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旨趣。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李旭东:在学术研究时,我们需坚持从实求知,一切从实际出发。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从‘实’当中求到了‘知’之后,应当再回到人民当中去。”在人民当中开展田野调查,关心与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关注社会文化的动态演变过程,既可做到关怀当下,亦可做到放眼未来。同时,我们需运用多学科的视角与方法,以学理形式,理解与解释自身所处的“生生”时代。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李旭东:获得该奖项,是对我以往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肯定与鼓励,让我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更有冲劲与动力,同时,也让我有意识地持续关注当下中国社会,关心国家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有待回应的时代议题。可以说,这一奖项是我目前获得的最为重要的学术类奖项,成为我学术生涯中的重要基石。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李旭东: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应该深入到中国现实社会中去,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经验研究与理论探索。我们既要有“穷则独善其身”的自律与坚持,又要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和担当。

 

    责任编辑:龚思量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