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平瑶:鼓起勇气,探索未知

澎湃新闻
2023-10-26 13:34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

本期邀请现任西南大学博士后、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平瑶,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学。

平瑶,重庆人,南开大学博士,现任西南大学博士后、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山东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律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在《探索与争鸣》《中山大学学报》《湘潭大学学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图书评论》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三等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成果“学会奖”二等奖、南开大学“南开之光”学术论文竞赛一等奖,并获第五届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入选重庆文理学院“首席教师”“十佳青年”。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平瑶:我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学。近年主攻的课题是“法律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希望为中国现代文学缘起研究提供必要的法律语境,揭示清末民初法律变革与文学转型之间的深刻关联,探索中国现代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更多路径。平时研究兴趣比较广泛,除文学研究外,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当代影视文艺、电子游戏研究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涉猎。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平瑶:我在北京语言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在香港科技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在南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跟随内心的热爱与渴望。驱使我在学术之路上不断向前摸索的,是内心深处不可遏制的阅读冲动,以及对人类心灵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不太在意外在评价标准,读自己想读的书,从不自我设限,只关心真问题。阅读、思考、发现带给人无与伦比的快乐,可以抵挡世间一切锉磨。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平瑶:对女性而言,学术之路显得尤为坎坷。我是工作两年后辞职考博的,当时支持我的人寥寥无几,不少疼爱我的长辈因为不舍得女孩吃苦、担心影响婚恋等因素反复劝阻。女性研究者不得不面对更多的质疑、压力和干扰,如性别化的社会期待、教育与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生育焦虑、家务分工、刻板印象……持续推进社会公平(包括观念更新、资源分配、家务革命等)能为女性学人提供关键支持,让她们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我很感谢我的博导耿传明老师、博后导师李永东老师,给我至关重要的求学机会、高远精到的学术指引、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我的爱人(同为青年研究者)完全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他自愿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家务,让我得以从琐事中解放出来,有时间仰望星空、有心力沉浸思考、有可能探索未知。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平瑶:我深切感受到学界许多优秀的前辈,正在致力于打造更公平、对青年更友好的学术环境。每当我鼓起勇气向前迈出一小步,都能立刻感受到诸多前辈教授和编辑老师对青年后学的悉心爱护和大力支持,这让我对学术志业充满希望和信心。青年人缺乏经验,遇到难题时常会自我怀疑。前辈们的关心扶助如雪中送炭,批评指点如金针拨障,让我们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加健朗、清醒、踏实。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平瑶:面向青年学人的扶持政策对我们的帮助之大,难以言喻。参加《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时,我还是一个二年级的博士生。《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是我获得的第一个全国性高水准的研究奖项。后来获奖论文有幸在《探索与争鸣》发表,那是我第一篇独立署名发表的CSSCI论文。《探索与争鸣》在我们心里一直是灯塔般的存在,在《探索与争鸣》获奖发文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对我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直激励着我冲击重大问题、参与前沿讨论、做出更好的研究。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平瑶:我向《探索与争鸣》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投稿的论文,是在博士论文第一章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当时我正在研究清末民初说唱文学,每天蹲在资料室里翻阅旧报刊,发现了大量新鲜有趣的史料,可以挑战许多习以为常的陈见。初稿完成后,我的博导耿老师非常认可,认为此文可为现代文学研究“另开生面”,坚定了我继续推进研究的信心。随后,我在日本神户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的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先后汇报过论文的主要观点,陈建华教授给了我超乎想象的肯定和卓有见地的指点,陈老师在会议总结时的慷慨赞许令我感动至深,毕生难忘。结合老师们的意见反复修改后,文章有幸获奖。获奖后,《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对论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我在美国访学时又与来自各国的学者们继续研讨论文的观点和细节,文章由此得以不断完善并最终定稿。可以说,研究每一步的推进都离不开师友们的厚爱与支持。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平瑶:我主攻早期现代文学研究,看起来属于历史研究,但在研究中始终思考的是与当下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博士论文写作阶段,我关注的是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问题。近几年,我非常关心法律变革与文学发展之间的联动关系,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有助于增进社会的法治意识、促进中国文学持续繁荣。以今照史,方可在散漫杂乱的历史现象中发现问题、理出头绪。以史为鉴,才能真正认识自我、理解当下、走出循环的阴霾。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平瑶:受香港科技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术氛围的影响,我对学科分属不甚在意。《探索与争鸣》“只有问题,没有学科”的理念,让我深有共鸣。我目前正在尝试“文学与法学”跨学科研究,希望可以为未来的人文社科研究打开更多的可能性。此外,我对新科技、新事物、新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研究欲。随兴所至,会不时跨界研究科幻文学、影视传媒、电子游戏、网络文化等,对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等也有浓厚兴趣。时刻保持对历史负责、与当下对话、与未来联通的态度,能让我们的研究更具生命力和穿透力。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平瑶:我的研究课题(“法律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研究”)今年有幸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在《探索与争鸣》获奖并发表的论文是该课题相当重要的前期基础。在论文写作期间,我发现法律环境对文学制度、文学空间、文学题材等诸多方面有不容低估的影响,文学主体也深度参与着法律变革。在此基础上,我开启了延续至今的新课题。

对于青年学者而言,这一奖项在求职就业、职称评聘、项目申报、学术影响等方面都会带来结结实实的帮助,真可谓受益无穷。因为《探索与争鸣》在学界的绝佳口碑以及该奖项的高含金量,这项殊荣在我的履历中显得十分亮眼,许多老师对此印象深刻,认为该奖项可以视作学术能力的某种标志。

我至今仍然密切关注《探索与争鸣》的征文活动,每次发布的征文启示都会带我们触摸思想前沿和学术热点,每一篇获奖论文都是值得反复学习的范本。《探索与争鸣》的评奖、会议、论文,对我的研究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化用海明威的一句话:假如你有幸年轻时遇见过《探索与争鸣》,那么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它都将与你同在,因为《探索与争鸣》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平瑶:《探索与争鸣》是新锐前沿、关怀现实的,更是海纳百川的。青年学友们不必纠结学科分野,也不必在意评选结果,只要有好文章,大可投去一试。这是一次绝不会落空的行旅,自我的提升和成长将会是最大的收获。只要尝试,就有希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祝愿每一位学友学业精进,求仁得仁,好运相伴,满载而归!

 

    责任编辑:龚思量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