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宋锴业:坚持做创造性的探索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
本期邀请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社会治理基地研究员宋锴业,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复杂社会治理、算法和平台等新兴社会技术如何改变组织、新的协调和组织形式的出现,特别侧重于中国政府场景下平台组织的产生和功能机制研究。
宋锴业,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社会治理基地研究员。研究主要集中于复杂社会治理、算法和平台等新兴社会技术如何改变组织、新的协调和组织形式的出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科基金青年项目等5项,在《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社会》《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20余篇论文。曾获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奖,费孝通田野调查奖等。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宋锴业: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复杂社会治理、算法和平台等新兴社会技术如何改变组织、新的协调和组织形式的出现,特别侧重于中国政府场景下平台组织的产生和功能机制研究。目前,我获得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科基金青年项目等项目资助都与上述研究方向密切相关。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宋锴业:我是2015年硕士入学后迈向学术研究的道路,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2022年毕业后现任山东大学政管学院教师。我在学术上取得进步主要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我从博士阶段开始就有意识地去做原创性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寻找创新的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较早地提出和引入数字平台在国家治理和政府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政府平台组织的概念,我的合作者与我最近的一篇研究阐释了中国数字企业家群体的存在。二是要与田野深度结合。这个结合并不仅仅是进行大规模的田野调研,我们知道现在一个硕士生的案头就已经有可观的调研材料了,更重要的是如何基于现实观察推翻常规的学理思考。例如我曾阐释为什么西方的制度性参与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的邻避现象等社会问题的产生和治理。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宋锴业:最主要的困境就是如何在学术成长的不同阶段“破茧”,所谓“破茧”,就是在茫然不知研究为何物时得以入门,就是在到达写作的瓶颈时有“质”的飞跃和提升。于我来说,学术成长道路上有导师引导我突破这些瓶颈,王刚教授、何艳玲教授和陈天祥教授先后指导我在学术道路上成长起来。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宋锴业:有组织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学术氛围。对这个“组织”可以有多个层面的解释。首先,大到学校、学院、系所,他们在组织学术研讨、构建学术共同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来促进我们个人的研究。其次,两个人及两个人以上合作者之间的配合也可以构成一个“组织”,合作调研和研讨写作等,优秀的合作者同样极大地促进我的研究开展。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宋锴业:可以把“扶持”这两个字拆解来看:一方面,是“扶”一把,这些政策对个人学术研究工作是重要的助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各个阶段保持这种助力——譬如,当我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探索与争鸣》举办全国青创奖对我们青年有支持;当我攻读博士学位时,中国社会学年会青年博士论坛两次给予我郑杭生奖助金支持;当我开始工作时有校青年科研基金、院青年创新团队支持。这些不同阶段的扶持政策,促进我在各阶段的成长。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宋锴业:我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时候还是硕士研究生,当时能够获得奖项与导师的课题相关。未来如果有机会再次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活动,可能与我现在课题所关注的算法、平台等新兴社会技术相关。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宋锴业:我的研究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我用了很长的时间仔细揣摩,敲出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我的研究的重要理论背景,更是很好地描绘了我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社会现实之间的最紧密的关联——“上到中央,下至基层,平台几乎渗透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实现了政府运行的资源、组织以及技术等各种元素的交叉和共生”。平台的覆盖层面之广、政策力度之大都是前所罕见的。并深入到政治、市场、社会运行的各个领域。因此,特别需要这样一个全新的理论建构,描绘数字平台(组织)对国家治理、政府运行的深度影响。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宋锴业:这是我很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原因在于,我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对数字平台(组织)的关注实际上着眼于两大经典的理论议题:一是官僚组织转型的经典论题,我的判断和未来展望是平台与科层两种组织形态的并轨必然将成为政府组织形态的重大变化!二是社会需求回应的经典论题,我的展望是基于政府平台的组织体系构建将成为突破传统市场化(如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化(如社会组织参与)两种机制之外的最新机制。这既是结合当下最突出的学术与实践议题的理论创新,也是对未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尝试。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宋锴业:可以说,《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获得,对我学术生涯开展的最大助益是给予我从事学术研究的信心。希望以此奖项所赋予的“能量”为出发点,不断深化已有的研究工作,坚持做创造性的探索。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宋锴业:非常期待青年学者们参加《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评选中!这将会是你学术成长道路上一处重要的驿站,你会在这里获得很好的成长,愿所有的青年学者在这里找到优秀的学术伙伴、有趣的学术故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