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王军洋:开拓视野,寻求合作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
本期邀请第一届《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一等奖得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军洋,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环境政治与社会稳定等方面。
王军洋,《探索与争鸣》第一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一等奖获得者。现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政治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研究,于201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此前曾在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生(CSC联合培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和香港中文大学利希慎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山东省社科等系列科研项目,在Moder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中国行政管理》《开放时代》《社会科学》《文史哲》与《人文杂志》等期刊发表代表性论文二十余篇。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王军洋: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环境政策和社会稳定等领域展开;具体讨论政商关系视角下的邻避设施建设与福利保障和国家的社会治理等问题。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王军洋:基本上我是在较早的时间/苏大硕士期间就比较确定未来选择从事研究和政策分析工作,在2012—2016年攻博期间开始尝试一些严肃研究,其间在多伦多大学CSC联合培养,毕业后入职山东大学政管院工作,前年作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在美访问研究一年。
谈不上进步,更侈谈经验,只是按照自己的一些兴趣点,在做一些有限的工作而已。纯粹个人的一个体会,在学术发展期,学术视野可以拓展的尽量宽阔一些,国际化不仅可以帮助打开一些新的话题与思维,也能促进学术讨论的专业化,在寻求学术合作和更广阔的成果展示舞台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助益。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王军洋:客观说,困难是有许多的,比较大的如博士论文写作期间的结构上的问题,还有毕业以后分出精力做国际发表时遇到的难处等。这些困难很多时候并非自己伏案多久就能克服的,确实需要许多实质性帮助,比如师长和同龄友人的深入讨论。这些帮助不仅体现在帮助打开一些新的思维,让研究工作进行下去,也包括帮助提供或者介绍一些重要的资源,来解决自己无法或者暂时无法克服的困难。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王军洋:当下的学术氛围中许多内容对研究开展很有益处,如大量研究信息的电子化,大大便利了研究资料的搜集工作,不仅能够搜集到许多此前难以搜集的资料,也节省了时间与经费等;另外这些年学术环境的发展,在各个话题领域上都成长出了很多优秀的学术同行,学术活动也很多,这为相互间的沟通、学习和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王军洋:一方面是一个研究经费的问题,学术研究是一项颇具成本的工作,即便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形成一个良好的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是对学术研究本身的一个很好的鼓励。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王军洋:我是2015年首届获得的奖项,当时关注的一个比较宏大的题目,但念博士的后期与毕业后的这些年,基本都转向了比较具体的实证话题的讨论。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王军洋:邻避研究是一个很有政策意义的工作,可以借助探究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帮助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在维护社会安全和保护环境方面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王军洋:结合当下主要是从当下的经验与问题出发,与学科的重要议题相结合,运用有关的社会科学理论来分析,而不仅仅是就问题谈问题,或者就热点谈热点。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王军洋:我是在2015年获得的创新奖,当时还是在读博士研究生,能够获得这个奖的意义首先是对自己的一种莫大鼓励,这个非常重要;同时也通过这个活动,认识了许多有相同或者类似志趣的同行友人,这在之后的学术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王军洋:寄语不敢,可以共勉。遵循兴趣,拓展视野,多多交流,保持身心健康,生活与职业相平衡。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