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谈】“第二个结合”的三重逻辑

2023-10-18 16: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重要命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突出强调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并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是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和理论论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深远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是“第二结合”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本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拥有开放性的理论品格。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开放性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饱经一百七十余年洗礼后仍屹立不倒、青春永驻的决定因素,是供给持续不断战斗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的理论品格,始终能够保持一种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向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向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开放,甚至向敌对的思想形式开放,从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

中华文明的优秀性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根深叶茂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厚重无比,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重要思想观念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论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些都集中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优越、优秀、优异,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理论发展的创新性是“第二个结合”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后,就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一次又一次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提出了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这是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为新时代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重要生长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路径和发展空间,极大开辟了理论创新来源和理论创新视野,为新时代创新理论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邓义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