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卷首语: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惺惺相惜丨镜相专刊《传奇不奇》

2023-10-19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

奇观,是异化的开始,也是异化的结果。而好的非虚构作品,则能打破奇观,让人看到怪异和畸诞背后的平凡,看见传奇里的日常逻辑。

现代习武人、天才病患者、老年追星、缅甸新娘、00后母亲......本季镜相专刊收录了8篇独家作品,和6篇小行星计划作品(镜相小行星计划致力于发掘高校优秀创作者,导师推荐,内容共创)。

在这14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里,作者们皆以平实的审视剥离了“传主”的猎奇人生,还原了一段段平常而生动的生命史。

当我们诚实地审视世界:相惜之下,传奇不奇。

点击此处进入,镜相2023秋季专刊《传奇不奇》

设计:郁斐

卷首语: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惺惺相惜

文/邓安庆

这个小集子写到了很多人:浦东习武人、乡村老太太、失去了兄长的母亲、参与送王船的海民、进工厂实习的技校生、1979年第一位被邀请来中国工作的美国人、爱上了于晓光的抠门农妇、失踪的女老板刘莉芳、确诊了“天才病”的学霸……他们的人生轨迹完全不同,命运遭际也天差地别,而今却汇聚在一起,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为何会把这些文章选在一起?这是我在阅读时一直在想的问题。后来,我找到了答案,因为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惺惺相惜”。这句话来自集子中的《闽南游神》,用来概括我阅读全集的感受却很是适合。

送王船祭典现场(该文作者明星辰供图)

具体到这个集子,是谁与谁“惺惺相惜”?是写文章的作者和文中的“传主”。作者与“传主”的关系,决定了文章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出来:譬如《新年的葬礼》,作者“我”与母亲, 是母子关系,“我”以儿子的视角,目睹了母亲的丧亲之痛;《何老太说,她的眼里藏了飞龙》一文,“我”是从北京回到老家的晚辈,见证了一个从小看自己长大的长辈的晚年生活,以充满温情的笔触写出了一个老人几十年的风雨人生;《逃离工二代》一文,呈现的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把学生送进工厂,而学生能否适应,一直揪着他的心,“工厂不比学校,特别是繁忙的一线产线,没有人有耐心等你慢慢长大。作为学校老师和一个不在场者,面对学生和工厂常常彼此对立的两套说辞,“我”也无法介入这场叙事中......他们的关系当然有亲疏远近,但无一例外都是有温度的关系,关爱之情扑面而来。毕竟没有情感的代入,作者就不会去写这些“传主”,也就不会有这些动人的故事产生。

非虚构写作发展到今天,有各种各样的写法,既有接近于小说笔法的“传奇”,也有流水账般的“记事”,还有类似于新闻报道式的“特稿”。而这些,在这个集子中都有收录。

01 传奇不奇

先来说“传奇”,集子中有几篇可以归类于此。不过我觉得好的非虚构作品,往往要做的是消解“传奇”,让传主回归到“不奇”,即“传奇不奇”。这看起来是悖论,但却是必要的。一个人的经历,既然被特意去书写,往往是因为它有“传奇性”,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去看。我之所以强调“不奇”,是因为如果只停留在“传奇”层面,人物是立不住的。只有捕捉到“传主”为何会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的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才能让读者去接近他,这就需要作者有足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进而用丰富的细节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到了这一步,我们才会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人,他既有常人的一面,也有超越常人的一面,进而才成为一个“传奇”。

比如《上海滩武林往事》,写的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上海,当时的浦东还不是如今这样的寸土寸金之地,大片的工厂和农村生活着很多习武之人,他们分开时是一个个工人、保安等做着不起眼工作的人,聚起来却是一个小江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浦东发生巨变,每一个当年的习武人,渐渐地在生活的浪潮中或起或伏,“往日的生活正在瓦解,化作齑粉,随风飘散。”读来让人感慨万千。

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许海峰摄影作品)

另外一篇《当我确诊“天才病”》,也让我印象深刻。文中的“我”是一个学霸,却也是一个确诊“天才病”的人。她可以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取得了常人难以达到的成就,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孤僻怪诞、招人厌弃,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她才明白“对于很多日常生活的技能和自己兴趣以外的领域的知识,我必须先用大脑明确定义,再通过逻辑思考指令大脑刻意接受这个定义,才能掌握。”读此文,也让我能够进入到这一类人的内心世界。

02 把“不奇”写到“传奇”

再来说“记事”。如果说“传奇”要做到“不奇”,那么记事类的文章要把“不奇”写到”传奇“。那些在日常生活里毫不起眼的普通人,却在某些时刻做出了异常的举动,这也是吸引作者们去写的一个缘由。我们不禁要追究原因:为什么一个平日吝啬成性的二姑,却为了一个明星出手大方地打赏呢?《60岁的二姑,爱上于晓光》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的女性,她们在婚姻生活中并不幸福,也没有多少人会喜欢她,而她却能在一个虚拟的世界找到些许寄托和慰藉。这些“异常”就像是冰山一般,突兀地浮现在海面上,唯有怀抱好奇心深入海面之下,才能看到此人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03 微小的角落景况

最后说一下“特稿”。《闽南游神》写到一项闽南、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的习俗“送王船”,其背后对现代的人来说是“一场古老的教育,一整套完整的仪式”。文中提到一个1988年生的陈花现,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参与到“送王船”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中,并有自己的思考,“无论借用远古的神话,还是近代的研究,送王船这个祭典本身从丰富而绚丽的习俗里抓取的,是一个不可捉摸、不断动态变化的巨大文化样本,这其中包含着人们的期冀和恐惧、茫然与希望以及被一切人所熟知却又在所有人口中变得暗哑的密语。”

另外一篇《1979,汤姆·斯考维尔的中国春天》特别动人,它记录了一位深爱着中国的美国人汤姆的故事,作为1979年第一位被邀请来中国工作的美国人,他亲身经历了中国的巨变,也在不断地寻找中印证了自己的童年记忆。这些记忆不仅对他本人和他家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是罕见的记录。

汤姆·斯考维尔家族合照(该文作者蔡维忠供图)

整个集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闽南游神》一文中的一段描写:“元宵节的时候闽南一贯就是要游神,放很多鞭炮,每次这种放鞭炮的场面里都有一个出来扫炮灰的人。扫炮灰的总是一个年纪很大的阿伯,拖出来一个扫把,在放出了很多烟花和蘑菇云的鞭炮声中,很淡定地扫地。”说出这个动人细节的人是陈花现,因为“他关注的并非是恢弘的场面,而是一些极为微小的角落景况。”这句话也适用于整个集子,对于写作的人来说,事情、人物有大有小,要想写好,一定要关注那些不为人注意的“角落”。往往最动人的就是那些细节。正如那个扫地的阿伯,他什么都没有说,却好像是什么都说了。一切都在无言的观察中,为我们敞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作者介绍

邓安庆,知名作家,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特约作者,1984 年生,湖北武穴人。已出版著作《山中的糖果》《永隔一江水》《纸上王国》《柔软的距离》等,散文、小说散见于《人民文学(海外版)》《读库》《山花》《上海文学》《花城》《书城》等期刊杂志。

更多作者非虚构作品,详见 https://www.thepaper.cn/user_3361850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