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每天少吃 1 克盐,身体发生了这个变化!

2023-10-18 11: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总是说要“减盐”,平时不要吃太咸。那么,如果每天能少吃约 1 克盐会怎样?一项关于我国家庭减盐的研究,就测量了 24 小时的尿钠和血压情况,发现了这样的变化。

每天少吃 1 克盐

身体发生了这个变化!

一般建议盐摄入量在每人每天 5 克以下(钠 <2000 毫克)。然而,实际我们的盐摄入量是建议限量的 2 倍多。且我国大多数膳食盐来自家庭烹饪过程中添加的盐,占到了 76%。

图片来源:unsplash

2023 年 8 月,《英国医学杂志》期刊重磅发表了一项来自我国研究。该研究的分析结果显示,针对家庭主厨和家庭成员的综合减盐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减盐行为,并显著降低人群的 24 小时尿钠水平、收缩压以及舒张压。

该试验于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中国六个省(青海、河北、黑龙江、四川、江西以及湖南省)的 60 个社区开展。最终共有 1419 位受试者完成了随访评估,其中干预组 706 人,对照组 713 人。

干预组接受了为期 12 个月的减盐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减盐社区、进行减盐教育讲座并监测盐的摄入量;对照组没有接受任何干预措施。

具体而言,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 24 小时尿钠下降平均效应值为 336.8 毫克 /24 小时,相当于盐摄入量下降了 0.9 克 /24 小时。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也分别下降了 2.0 毫米汞柱和 1.1 毫米汞柱。

文章强调,该研究观察到的收缩压降低 2 毫米汞柱将使卒中发生风险降低 5.2%;使缺血性心脏病发生风险降低 3.2%。

快把家里的盐换了

每年能减少 100 万死亡

减盐也没有想得那么麻烦,有一个“偷懒”的方法——用低钠盐。2022 年 1 月,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教授在《中国循环杂志》发表文章称,在人群中推广低钠盐,即在普通食盐(氯化钠含量 90%~99%)中混入一定比例、同样具有咸味的氯化钾,减少氯化钠的摄入,具有巨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如果每个家庭将普通盐更换为低钠盐,所有餐馆、食堂和食品生产企业都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制作和加工食品,那么全中国就将减少 10% 以上的死亡。

按照最新的统计数据,2020 年我国人口总数为 14.12 亿,死亡率为 7.07‰,粗略计算,推广低钠盐将减少约 100 万人死亡。

推荐 5 个减盐方法

实用!

1

不同食物放盐时间不同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韩婷、营养师陈一秋 2023 年在该院微信公众号刊文分享,叶菜类可以在临关火之前加入食盐,根茎类食材比如土豆、扁豆等质地比较密、不容易入味的菜,可以在烧制至八九成熟的时候放盐。

2

使用其他调味品代替盐

韩婷、陈一秋 2023 年在该院微信公众号刊文分享,在做菜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柠檬和其他柑橘类水果或葡萄酒,用新鲜的大蒜和洋葱,或者尝试不同类型的胡椒、醋,各种香草和香料如肉桂、丁香、肉豆蔻等来提味。

3

在外就餐用水涮涮

韩婷、陈一秋介绍,在外就餐,为防止钠超标,记住这几点:

(1)涮水去盐;

(2)尽量点盐少的菜肴;

(3)咸的菜肴少吃几口;

(4)自取调料时少放咸味调料;

(5)注意摄入富含钾的蔬菜水果。

4

少吃一些高钠食品

韩婷、陈一秋介绍,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如今各种调味品、添加剂中也有较高含量的钠。被忽略的高钠调味品有:味精、酱油、豆瓣酱、榨菜、鸡精、腐乳。

另外,很多加工食品都是高盐食物,如面包、比萨、烤鸡、三明治、罐头制品等,这些食物口感上可以吃出咸味。

但有些食物口感上并不能很快识别出咸味,比如挂面,吃的时候可能会以为是淡的,其实制作过程中已经加入了盐。甚至一些甜品为了提高口感,在制作过程中也会添加很多盐,如奶酪、冰淇淋、糕点等,只是浓郁的香甜味覆盖了咸味,欺骗了我们的味觉。

日常生活中的高盐食物主要集中在以下 10 类:

图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5

每周吃一次无盐餐

平时就重口味的人,可以每周尝试吃一顿没有食盐的午餐或者晚餐。

来源:科普中国

来源丨人民网科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