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亚残运会】轮椅为“足” 中国轮椅网球队将在亚残运会向奖牌新突破发起冲刺
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将于10月22日至28日举行。轮椅网球,是为肢体运动性功能障碍的残疾人开设的体育运动项目,起源于1976年,在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上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它也是亚残运会首批设项的项目之一。本届杭州亚残运会,中国队派出6名选手,参加4个小项的角逐,也是历届亚残运会参赛人数之最。
在赛场上,轮椅网球运动员最亲密无间的“战友”就是他们的轮椅。比赛的轮椅比普通轮椅多出“前小脚轮”和后部防翻装置等特殊部件。运动员在发球时,臀部不能离开座椅,否则即为犯规。上场前,系上与轮椅连接的特殊绑带,是轮椅网球特别的仪式感。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轮椅网球项目负责人 徐青华:发球的时候要求下肢不能触地,但是轮椅的轮子又是一个自由体的运动,你发球的时候,力量会卸掉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运动员经过训练以后,他的上肢力量也可以达到跟健全人没有差别的程度,发球速度基本差不多。
轮椅网球比赛,胜败的关键,不仅在于网球技巧,还在于是否能够快速、准确地控制轮椅。每次击球后,运动员都要及时调整轮椅的位置,以便再次正面击球,过程不到一秒钟。潇洒转身的背后,是运动员千百次的练习。
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轮椅网球项目运动员 郭珞瑶:大家看到我转身其实是很快的,我每天训练大概七八个小时。轮椅就像我的双腿一样,转弯靠的是身体、腰和手整体的协调性。因为必须给下一板增加进攻的机会,所以每次转身都要很积极和迅速,才能更好地去迎接下一板的到来。
轮椅网球使用的场地的尺寸、球拍和球的大小、球网的高度,都和健全人网球保持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在比赛规则中允许网球出现“双跳”。
据了解,本次参赛的中国轮椅网球队选手平均年龄28岁。上一届亚残运会上中国队摘得了女子双打冠军,本届亚残运会,中国轮椅网球队6名队员将向奖牌新的突破发起冲刺。
董顺江:直面来球 不畏挑战
在本届杭州亚残运会轮椅网球中国队中,90后的董顺江身经百战,是位年轻的“老将”。汶川地震中,董顺江失去右腿,但他没有被命运折服,在轮椅上重攀人生巅峰。两次夺得国际赛事冠军的他说,“我会一直保持直面击球的状态,不畏人生挑战”。
出征本届杭州亚残运会前,董顺江和队友们保持着每天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为了备战,教练制定了新方案——在普拉提软垫上练习腰部平衡性。失去右侧小腿的董顺江,为了加大强度,专门搬来了杠铃片给身体配重。
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轮椅网球项目运动员 董顺江:体能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到了一定水平的时候,不单单是技术较量,体能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2008年5月12日,董顺江一生难忘。当时就读于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三的他,在地震中本已跑出教室,可为了营救被困的同学,他又冲了回去。
这张照片拍摄于董顺江手术后不久,面对身体的伤残,他却始终保持阳光。
即便是天生性格乐观,失去右腿的董顺江也曾排斥过轮椅,他说之前总是怕别人发现自己是残疾人,他不想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但喜欢体育的董顺江很快就被发掘,参加到轮椅网球的训练中。从那以后,曾经最排斥的轮椅成了董顺江的双腿,每天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为了能够和轮椅更好地融为一体,董顺江还想了一个自己的办法去练习。
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轮椅网球项目运动员 董顺江:我老家在农村,没有很平的地方,就一块田地。我就自己使用生活轮椅在田里跑轮椅,自己练,练坏了好几辆轮椅。我练轮椅就是告诉自己,我要参加网球队,即使是之前排斥的东西,只要我喜欢网球,我就要去做这个事情。
小董说,年少时曾有过“当货车司机”的想法,当年村里路不好,货车司机就成了少年眼中“走得远、挣得多”的职业,而最后帮他真正抵达远方的却是网球。2011年,他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就拿到了男双冠军;2016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轮椅网球世界杯团体赛上,董顺江夺得了中国男子轮椅网球第一个世界杯冠军。
一路走来,虽然遇到过坎坷,但董顺江在轮椅网球中重获新生,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
杭州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轮椅网球项目运动员 董顺江:我们就是一个目标,我们往前,一直往前。只要这个球没有成死球,我都要全力以赴去追它。在生活当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会告诉自己,我一定不要放弃,我一定要勇敢去面对它。
原标题:《【亚残运会】轮椅为“足” 中国轮椅网球队将在亚残运会向奖牌新突破发起冲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