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藉”字拼音为何标成“xi”?甘肃天水欲为一个字正名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2023-10-17 21:08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 图

“藉”字的拼音为何标成“xi”?日前,有网友向甘肃天水相关部门反映,“藉河,拼音是ji,路牌是xi,天水市是旅游城市,应该认真核查一下。”

天水市秦州区民政局之后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回复道,留言人反映的情况属实。藉河的正确写法本为耤河,“耤”自古代读“xī”,天水老百姓也习惯叫xi河。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在印刷文本的铅字时代,人们书写和出版物(印刷品)都是使用“耤河”字样。但九十年代后期,由于电脑汉字数字化字库里没有“耤”字,给文字工作者造成不便。基于此,2001年1月天水市秦城区民政局申报天水市勘定行政区域界线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将“耤”改为“藉”且读音“xī”保持不变。2017年秦州区在进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时又对此字写法和读音进行了再次审定确认。也因此导致了后来设置城市标准化路牌时,把与耤河有关的路牌统一设置为藉河,但读音“xī”保持不变。

秦州区民政局介绍,目前,各类词典、字典的对耤字的读音为“ji”,而非“xī”,释义是:耤河,水名,在甘肃省东南部,渭河支流。当下,要彻底恢复“耤河”本身称谓,恢复城区内各种路牌、有关镇名的正确写法和读音,保持写法读音一致,就要按有关程序层层上报市、省、民政部论证审批,并报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20年,秦州区民政局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后,起草了《秦州区民政局关于要求恢复“藉”字正确读音和写法的申请报告》,并行文上报天水市民政局,由于工作程序复杂,涉及成本较高,目前这项工作的推动还在进行中。

耤河自西向东从天水穿城而过。2019年,《中国纪检监察报》8版文化栏目曾刊发天水籍知名作家秦岭文章《融入我血脉的耤河》,文中写道:“耤”字在《新华字典》里发“ji”“jie”两音,但天水传统读音为“xi”。天水官方把“耤”改为“藉”后,耤河在民间读写、路名播报里“耤河”“藉河”“籍河”混用,一片乱象。

秦岭遍查包括《西周甲骨探论》《金文编》在内的汉字流变研究专著和甲骨原文发现,“耤”字的早期字形不仅在3600年前的甲骨文时代就已先声夺人,而且字形多达21种,数量之多,没有之一。至西周早期,字形减少到7种,到秦简牍时期,基本定型为“耤”字。篆文时期,附以草头组成会意兼形声字“藉”,表示供人祭拜时站、跪的草垫。除此之外,“藉”字还有“践踏”、“凌辱”的意思。因此,在“耤河”这一专用名词上,“耤”“藉”两个表义完全不同的字,不能相互替代。

根据《兰州晨报》当时的报道,秦岭表示,耤文化的根在天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水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纠错,不能让它一错再错。

他认为,“耤”改“藉”根本上是文化认知、文化态度问题,应尽快恢复“耤”字的使用,并把“耤田”“先农”文化纳入天水伏羲文化研究范畴的同时,也考虑把“耤”字打造成天水文化旅游的标识性符号之一,认识天水,先从“耤”字开始;其次在耤河的标志性地段设立“耤”字碑,并改“天水湖”为“耤湖”。另外,也可借鉴陇南宕昌(恢复了tan音)的办法,报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恢复“耤”字传统发音。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