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学与历史的双城记:城市作为方法、立场与视角
2023年9月23日,由上海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主办,上海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共同承办的“文学与历史的双城记:城市作为方法、立场与视角研讨会”暨“上海大学文史青年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杂志社的专家同仁和青年学者共30多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文学院青联会副会长谢尚发博士主持。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陆甦颖教授致欢迎辞,表达了对与会学者的热烈欢迎,同时也表达了对青年学者的期许,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机会相聚。
主题发言伊始,首先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陈晓兰作《彼得·阿克罗伊德的历史意识与伦敦书写——以〈伦敦传〉和〈霍克斯默〉为例》的发言。陈晓兰教授从学者型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的著作入手,指出其著作探寻现代人以及现代想象的传统与历史根源。为城市作传,书写城市物理空间的演变历史和城市空间活动的人的生活和经验的历史,人建造城市,城市也塑造人。在这一基础上,为城市写史,穿越于现在、过去与未来,站在现在,回望历史,想象未来,并且透过历史理解现在。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王敏作《城市史视角考察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主题发言。王敏老师以城市史学习和研究经历切入主题,分享个人心得,并指出自己受到马克斯·韦伯的研究影响,对城市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历史上好的城市,对人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上海在这一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中国城市和中国的城市史研究,应将城市的发展变化放置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之中考察。
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何建明作《我喜欢城市的宏伟建筑,是因为那里有最激荡的文学……》主题发言。何老师以个人写作经历入手,分享自己的写作路程。并指出我们目前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了解非常局限,上海在中国的城市写作中仍旧是一座等待发掘的城市。上海不仅有弄堂阁楼,还有很多新的事物,城市的生活以及对城市的理解需要作家们去表达。
《青年文学》主编张菁以《作为被塑造的城市——〈青年文学〉的文学塑造》为主题进行发言。张菁老师指出,《青年文学》自2017年创建“城市”栏目以来,关注点一直都是“人”。城市文学是一种动态的、共享的,面向未来的状态。在当下的城市文学中,城市和青年是联系紧密的,二者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感。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学会被更多人看到,在当下的创作中,城市文学中的精神状态会被看到。文学作品呈现人生境遇,但呈现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呈现的是有温度的情感,从一个人看到更多的人。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杨长云以《居民的自救与救人:社会安置运动中的芝加哥“赫尔之家”》为题作主题发言。他指出,“赫尔之家”既是美国社会安置运动的一部分,又超越了一般的社会安置运动的目标。成为城市改革的组织化手段和机构,因应城市问题而产生,并为解决美国社会的普遍问题和城市社会的具体问题而开展一系列组织实践,“赫尔之家”既是城市改革的内容,又是市民参与城市改革的创新方式,是城市改革中市民参与的组织实践。只有在城市改革的语境中,才能发现“赫尔之家”持久的意义和历史作用。
下午的分组讨论环节按主题分成历史组和文学组进行。历史组由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讲师黄凯老师主持,上半场有4位发言人,评议人为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舒健老师。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张楷的报告题目为“明清以来南京城市发展与娱乐消费探究”,指出了明清以来,南京作为一座政治型城市,其城市聚合力来自国家政治,对娱乐消费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一批依赖于官营经济的有闲阶级长期生活于南京城内,逐步成为城中的大消费者,以荣誉消费为准则。另一方面城中官方政治力量较为强大,极易辖制市民娱乐。晚清政府与北洋政府更多是从一种道德风化的角度,来约束市民的娱乐消费行为。而国民政府则是利用娱乐消费,向市民输送官方意识形态。总的来说,伴随城市娱乐消费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市民娱乐消费被纳入国家力量统辖范围之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明亮的报告题目是“军储安全与危机治理:清季松江府火药库移建问题研究”。通过考察清季松江火药库的移建变化,分析背后的政治原因。松江府城士绅鉴于火药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多种渠道请求清政府迁移火药库。直至光绪三十二年,端方出任两江总督后,出于境内安全的考虑,支持火药库迁移工作,最终在士绅的配合下,于宣统元年底将火药库成功迁往江阴,实现了“储军实”与“保民命”的双重目标。这一事件历久曲折,是是晚清大变局之下地方绅权与督抚治权漫长博弈的结果,折射出晚清政府防治危机的能力限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陈莹老师以“摄影图片的说谎术:民国时期儿童医药广告造假现象探析”为题,探讨了民国时期的摄影术发展与当时蓬勃发展的新闻画报、儿童用品产业、西方成药销售、商业广告竞争等社会文化相互交织的现象,揭示了医药广告具有“真实效应”的现象。思考了这一现象背后折射的集体心态、文化与社会行为的互动以及文本赖以形成的社会脉络。福建师范大学郭倩楠老师的报告题目为“组织失能:对晋南雾县红薯村、木梳村基层组织与社会关系的考察”。考察了晋南雾县“电商进村”项目,发现普遍的低组织化导致项目运行陷入走过场的尴尬境地。对其基层组织和社会关系的进一步考察发现碎片化的乡村治理困境——“组织失能”的内在机制:普遍存在的贿选乱象造成了乡村治理中制度权威与道德权威分离并走向分裂,乡村政治失序,进而导致公共责任落空,无法形成组织化的发展。
下半场有五位发言人,评议人为上海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杨长云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蒋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吴文治的发言题目为“拱廊街与过街楼:中西比较视野下的空间现代性分析”。他指出,就中国而言,现代性并非是一个时间问题,它还是一个空间问题,或者说在现代中国,时间现代性和空间现代性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作为近代上海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产物,上海里弄过街楼承载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情感表达、审美心理等,包含直觉、体验、审美、社会等诸多意蕴,是颇具代表性的体现上海特有地域文化、风俗民情和时代特色的独特建筑形式。中南大学 副教授王学荣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时空场域与路径选择: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析范式”为题。他指出“城乡二元结构”在当代中国社会场域中依然“在场”,甚至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滞性因素。从“历时态”的视域透析,党和国家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历来十分重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举措,关涉国计民生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藉此,“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布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上海大学杨勇的发言题目为“自然人性的实验室:罗伯特·帕克的都市想象及其理论基础”,通过考察罗伯特·帕克及其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对于都市生活的社会学研究,指出其背后的人性假设及其社会理论基础还未得到充分讨论。他指出,尽管罗伯特·帕克提倡使用人类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都市社会,但他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都市生活的生态变迁过程,而是都市生活中人的道德状态。而帕克有关流动性问题的讨论,不仅充分展现了城市生活的特性,更揭示了现代都市人普遍的生存状态。受实用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帕克将流动性视为现代生命的“自然状态”,其中蕴含着人性发展的诸多可能性,而都市则为人性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刘少航以“民国北京的霍乱预防运动与城市现代化”为题,分析了霍乱的流行原因,一是交通工具革新带来的频繁人口流动,一是城市卫生条件的落后。并指出出于对民国时期几次大规模霍乱流行的恐惧,客观上促进了北京(平)地方政府卫生防疫体系的改革,措施有改善环境卫生、扩大疫苗注射人数、严格的出入城检疫、防疫宣传方式创新等。民国北京的霍乱应对方案开始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十年间,在北平沦陷期间变得日常化,于解放前夕基本定型,形成了初步的城市社会动员机制,这一过程展现出中与西,传统与近代,国家与社会,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等几对颇具张力的关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杨巍巍以“城市保甲重建与基层权势变动”为题,考察了厦门保甲制度的动态演绎过程,一方面展示了城市基层政权建设进程中国家权威与地方势力的政治博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保甲在城市建立后所引发的市制由地方自治向行政主导演进趋向。并指出近代中国城市是国家与社会的双向性扩张,国家固然积极介入社会,而社会公共领域同样在扩大,国家权力扩张的有限性不得不把诸如卫生、消防、市政等一些公权力让渡给社会,社团、帮会等民间组织对基层社会拥有相当的调控力。因此,当国家试图在城市基层社会构建起自上而下的科层体系时,也要面对既有权力结构的调整与控制问题。同时,国家权力渗透城市基层这一过程又存在动态性与差异性,不同的社会环境也使得各地存在区别,加之不同阶段权力结构也在不断演进,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也应是持续、开放的。
文学组上半场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宋鸽主持。上半场有5位发言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陈晓兰教授进行评议。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讲师杨毅发言主题为“城市精神与文学精神:历史、审美、阶级与观念剩余物”,他认为城市精神与文学精神始终存在于多种话语的复杂交织之中,并试图从历时性的角度凝练二者发展中的关键词,并认为城市因观念剩余而出现,文学表达的正是这种作为观念剩余物的城市精神。浙江农林大学文学院讲师关琳琳演讲题为“城市空间、话语实践与意识形态——以1930年代上海多伦路为样本”。她选择以多伦路作家群落为切入点,从城市文化地理学视角出发,考察作家的创作实践以及在多伦路特定城市空间中对于生活经验的表征。华东师范大学在职博士后胡笛的论文题为“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学图景”,围绕“空间意识”,考察其在海派文学中的表现与特征,将其分为“中心与边缘”“私人与公共”“变动与静止”。并以《千里江山图》为例讨论了空间叙事的丰富含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永广发表了“‘十里洋场’——晚清上海文人城市记忆的重构”,运用丰富的图像与史地资料,梳理了外滩何以从边缘成为中心、成为如今公众想象中“外滩”的过程。他指出上海传统文人通过日常体验、文本再现和图像重构,将外滩从一种超验性的存在转化为城市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而这一过程从根本上是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结果。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王炳欣的论文题目为“‘世俗中国’的生存透视与情感浓缩:论薛忆沩的深圳书写”,他以薛忆沩的个人经历与文学创作为出发点,深入探讨了深圳在上世纪90年代所代表的的“世俗中国”的相面,从深圳人的“生存危机”继而回溯历史和过去,并最终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故事的别样讲述。
文学组下半场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谢尚发主持,共有5位发言人,由上海大学文学院文化研究系罗小茗副研究员评议。首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陈宜然发表了“革命意识与忧郁感伤的平衡:郁达夫1920年代末文学转向中的杭州灵感”,她考察郁达夫小说《十三夜》,通过其中两处象征性地点,即浙江陆军监狱和明末杭州名妓杨云友之墓,将反帝反军阀的革命主题嵌入“人鬼恋”叙事变体,在杭州书写中呈现出忧郁感伤与革命斗争之间的平衡。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许海洋的论文题目为“都市日常生活之图文互现:丁聪绘《永久的女性》系列插图研究”,考察《小晨报》连载期间《永久的女性》中丁聪所绘插图,认为其与叶灵凤有意识地描写上海都市日常和都市男女形象的新大众小说写作,在精神上有契合之处,可视为新文学小说在都市化语境中通俗化实践的代表作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刘彬的发言题目为“在记忆与现实之间——论鲁迅的三重南京印象”,认为晚清时期作为新思潮传播地与民元时期作为革命之都的南京,对于鲁迅来说是标志自我新生与国家新生的记忆空间;而作为民国政府的南京却以显示而非记忆的力量积压鲁迅及其文学的生存空间,乃至形塑了其后期文学的主题与风格。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讲师牛菡发表“进城时刻‘新的人民的文艺’——从1949年前后天津公认文艺的展开出发”,探究从乡村到城市“新的人民的文艺”的“过渡”状态以及农民文艺、工人文艺和城市旧文艺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1949年前后城乡、工农关系的变化深刻影响了“新中国的人民的文艺”的发展走向。中共山西省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讲师李超宇的论文题目为“‘集体生活好协作’——城市人民公社与老舍创作”,以老舍《红大院》《全家福》等系列作品为例,指出其中“集体生活”的丰富内涵:指向一种“组织起来”的生产形式;家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集体生活”对改善家庭关系有积极作用。
分组讨论结束后,研讨会进入闭幕环节。闭幕式由上海大学文学院青联会会长宋鸽主持。各分组主持人分别进行了小组总结,最后,由主持人代表各参会人员对承办此次会议的上海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上海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各位老师同学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