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人同日“捐髓”救人,95后小伙成为上海第600例捐献者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2023-10-17 13:3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0月17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虹口院区,28岁的李新成为上海第6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当日,除了李新外,另两名小伙李朱峰、潘邓也分别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红十字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红十字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们分别是上海第598例、第59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也是上海首次在同一天完成3例捐献。

来自上海市红十字会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上旬,中华骨髓库(又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累计库容达328万人份,已经实现超过1.6万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中华骨髓库上海市分库中累计已有超过17万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时刻准备着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

读大学时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

李新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图

“2013年当我读大一时,学校组织献血,当时我就加入中华骨髓库,一开始不知道捐献的意义,后面慢慢通过网上查资料,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李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

李新表示,自己是一名95后,老家在江西新余,一开始上的是大专,后来自考上了本科。大学一毕业,他就来上海找工作,目前已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6年。在生活中,他是个热爱阳光的大男孩儿,最喜欢旅行、徒步、跳伞、潜水等户外运动。同时,他还曾在江西、上海两地多次献血,不仅捐献过全血,也捐献过血小板。“这一次我来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得到了单位领导的支持,专门陪我来捐献,还叮嘱我要好好休息。”

由于登记捐献是在江西完成,而工作地点在上海,为了能顺利完成捐献,李新主动提出要求转库至中华骨髓库上海分库,以便随时配合做好捐献前的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我在今年8月知道自己配型成功,随后经过了体检,知道自己符合捐献条件,就一直在等待捐献的日子,距离登记捐献过去十年那么久了,我以为不会有消息了,没想到现在配上了,因为捐献的‘双盲’原则,我不认识受捐者是谁,但我希望对方能通过造血干细胞治疗重获新生,长大了多看看这个世界。”他说。

李新获得的捐献荣誉证书和第600例捐献者纪念奖章。

当日,除了李新外,李朱峰、潘邓也分别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红十字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红十字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他们分别是上海第598例、第59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其中,李朱峰是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城运中心的一名网格监督员,每天会完成4.77平方公里网格区域的巡查,网格区域内32座桥梁25条河流20条道路情况事无巨细他都一一掌握。自从上大学起,他就多次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已累计实现1200毫升的全血捐献。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并于2021年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而潘邓刚入职一家银行,他的妈妈是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的一名红十字会干部。从中学起,潘邓就时常跟着妈妈做志愿者,热心于各种公益活动。在妈妈的影响下,2021年8月,在一次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活动中,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通过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后,最终实现此次捐献。

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

当天,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虹口院区的捐献现场,还有19名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其中年龄最小的是21岁。

当天,19名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其中年龄最小的是21岁。

出生于2000年的老年医学科护士张慧就是其中一员。“作为一位护士,我在临床上见过不少被血液疾病折磨的患者。在此前,我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护理技能为他们减轻病痛。希望在今后能有机会为他们提供另一种形式的帮助。”她说。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宋献民表示,该院作为上海市红十字医院,自2018年起完成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连续在全市医院中位列第一。截至2023年10月10日,医院已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288例,占上海市全部采集例数近一半(48%)。

“在过去近几年来,我们医院曾有三位医护人员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其中,创伤中心医生查孝龙仅用了20天即完成从动员到采集的全过程,创下上海造血干细胞捐献从动员到采集的最短时间纪录。”宋献民表示,该院曾打破造血干细胞移植“60岁禁区”,多次刷新上海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最大年龄纪录,已累计完成近200例55岁以上白血病移植手术,最高年龄达71岁。

从1996年上海的第一例同时也是全国的第一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实现捐献,到2023年的今天第600例捐献产生,红十字志愿者们接力前行。他们中,有撸起袖子就上的医护人员,有义无反顾放下工作的快递员,有为救人不远千里回国的留学生,有毫不犹豫半年捐献两次的青年学子……他们为众多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种子。

    责任编辑:徐祯曜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