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透视社·民生沸点】“你是i人还是e人?”人格测试可信吗?职场i人如何与他人相处?

2023-10-17 13: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你是i人还是e人?”“我是i人,但在工作中常常做e人”“我是enfj,你呢?”

  近来,人格类型测试在网络走红,关于“i 人e人”的讨论和话题层出不穷,成为年轻人一种新的社交表述名片,许多人还将测试结果作为人生参考,指导生活。

  这个网络热梗到底什么意思?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的人格类型理论模型(简称MBTI测试),从4个维度划分出16种人格,并以不同类型人格的英文缩写,为这16种人格命名。其中,“i人”指性格内敛,“e人”指性格外向,两类分别统称为社恐和社牛。

  人格测试可信吗?职场i人如何与他人相处?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的人格类型?看看精神心理领域专业人士是如何解答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格测试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式

  走路总低着头,害怕跟人打招呼;能线上沟通的绝不电话沟通;不愿参与同事间的闲聊;和领导一起吃饭总感觉不自在……在网上,不少职场i人这样描述自己上班时的状态。对他们而言,工作中的社交给他们带来很多负担。

  不喜欢社交的白璇(化名)在测试后,果不其然属于i人行列。“每天下班后只想回到自己的小窝,做自己的事,把工作中不开心的事忘掉。”

  近日,白璇下班后又参加了部门同事组织的聚餐。作为i人,她直言,工作上的沟通已经很累了,这些额外社交简直分分钟让自己“电量”耗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神心理领域专业人士表示,人格测试包括很多种,类似于MBTI主要用于了解职业性格,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类型。

  “相对而言,MBTI更接近常人理解的层面,因此容易被广泛接受。”不过,归根结底,人格测试只是认识自己的一种工具,它的存在肯定了人格的多样性,但并不能作为区分好坏对错的标准。

  职场i人变e人要能自洽

  不管工作场合还是私下社交,与人沟通不可避免。一些恐惧社交的i人表示,遇到必要场合,他们也会戴上e人面具,强行“营业”。

  “为i变e,是MBTI测试话题中讨论较多的一个词,指的是一个i人为了社交时不冷场,显得合群等因素,会挺身而出做e人。”不过,白璇也坦言,工作中有时需要e一点,但强行e久了,可能会在某个节点上突然爆发,然后用更多时间去恢复情绪。

  专业人士表示,工作中有些场合需要i人“伪装”自己,但随之而来的是较大的精力消耗和身体伤害,因此不建议i人强行改变,要视自身情况而定,做到自洽。

  建议i人应首先学会自我了解和接纳,认识自身长处,如善于独处、思考深入、情感丰富等,充分接纳内心需要,而不是强行让自己变得外向。“不过,i人也要防止自我封闭,适当拓展人际范围,选择合理的方式与他人沟通,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人格无优劣,慎重贴标签

  从某种程度看,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有助于选择适合的工作种类,提高职业满意度。不过,也要防止通过给自己贴标签,固步自封,认为人生就是如此,失去改变的动力,影响自我突破。

  “人格测试有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很多人经常坚持固有观念,例如,认为外向比内向好,执行力强比理想化好等,或者相反,并把这种质疑内化为自我要求,导致每天内心充满痛苦和纠结。”专业人士说,人格没有优劣之分。

  过度依赖人格测试结果,容易形成一种自我暗示。有人找工作、找对象,甚至报考学校都要参考性格分类,将它作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并试图用以指导生活,这并不是一种良性导向。目前,MBTI缺少科学的证明,即使是多道答题问卷,测试结果也不尽相同。

  “实际上,随着自我突破,测试结果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例如,一个人以前很内向,做了销售工作后,通过长期训练,可能变得比较外向。”

  避免内耗,生活充满可能

  专业人士建议,职场中的i人可以多专注工作本身,不要过于在意与同事的关系,也避免总是脑补别人的评价,尤其是负面评价。遇到问题先从环境找原因,不必过度内耗,避免陷入自我怀疑状态。

  “要认识到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不要因为工作全盘否定自己。”职场i人不要害怕自己被贴上“不好相处”的标签,要找到并善于利用性格中的优势,发挥特长。

  年轻人可以通过人格测试了解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扬长避短,减少因不自知带来的无谓内耗,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突破不擅长的方面,完善自我。

  没有任何一个人格标签,能完整覆盖所有人,或者说,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独特性和同一性的。他人会同你有相似的地方,也固然有完全不相同之处,纵使你们测出了同一个人格类型。

  “所以,不如把 MBTI 当个梗玩玩就好了,而你的人生依然拥有无限可能性。”

  (透视社综合工人日报、大象新闻、“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报道)

  编辑:刘淞菱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