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觉得自己牛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觉得?”|翻翻书·书评

2023-10-17 18: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牛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觉得?”

下面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

“我自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二十年间,我母亲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医生下给我的病危通知单……命运嘛,休伦公道……真正牛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这条回答创知乎回答赞同数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答主正是程浩。

程浩自称是“职业病人”,出生后便没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言他活不过五岁。收到过的病危通知单厚厚一沓,被妈妈用十厘米长的钉子钉在墙上。

但他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微笑面对人生的愁苦,积极对待生命,认真度过每一天——他自学读书十年,收藏有2万多部各类电子书,完成了44万字的写作。

而今,程浩离开我们,已经十年。那些他曾经用鼠标逐个点出来的文字,十年间,依然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我们发现,这个只活了20年的男生,其生命的厚度,早已超过了许多人。

此前,我们发起了伯爵在城堡,地狱在身后|翻翻书·送书的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三位读者寄送了《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样书。十天后,三位读者都已经阅读完,并写下了他们对这本书的理解和看法,以下是他们的书评。

在这本书中,读者能阅读到程浩从小直面生死的经历,他的文字通透,读起来温暖、洁净,又不乏莞尔幽默,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程氏金句,或思索人生,或领悟生命,或自省内心,或冷观世态。那些经得住时间长河洗礼的正向能量,对于十年后的我们而言,仍有如信念般的意义。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程浩 著 
北贝,2023年9月出品

程浩来过人间,我们记得,从未忘记

文/张秋宇

我们总以为自己此刻所经历的不幸,正是人生中最难以逾越的一次挫折。那么看看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吧,原来我们是那么幸福的人。

程浩刚刚出生就被医生预判活不过五岁,他一生都没能自己走路,但他不惧怕死亡的阴影,勇敢地面对命运的不公,昂着不屈的头,努力认真地活好了自己的每一天。他从未觉得自己是弱者,需要同情,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上过学,就学习写字读书,学英语,学写代码,建网站,做动画,写专栏;他从未抱怨,忍受身体的痛苦,内心的煎熬,也曾情绪低落,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价值,却还是努力管理自己,经营自己,掌握自己,驾驭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该做的事。他太爱这个世界,太想要好好活着,他努力写作不是想要证明自己,不是想要留下人间他来过的痕迹,而是他比任何人都懂得生命的价值。

程浩用短暂的20年活出了可能是别人的80年都做不到的人生,但他的人生还是有缺憾的,他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和朋友一起奔跑打闹,更不能遇上一个心爱的姑娘去谈一场恋爱。他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却没有给他完成的时间。人间有太多的美好,他还来不及感受,品味,他不舍,留恋,他知道他无法停留。他想留下他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可他心脏衰竭,肾结石,肾积水,胆囊炎,肺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只有眼角膜可以捐献。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仍然活着。程浩当之无愧属于后者,在他的短暂二十年的有限生命里,他尽可能地扩展了生命的宽度,时间在他的手中不曾被浪费一分一秒,每天坚持十万字的阅读量,从4岁起每天就至少读书4个小时,写下对人生感悟的文字,疯狂的输出,写作。一个健康的人都很难做的,我无法想象一个双手无法控制,不能打字,靠用鼠标一个一个字点出来,他写出一篇文章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克服多少困难才能留给我们这么多的触动灵魂的文字。

程浩太爱这个世界了,这里有那么多他爱的人,有那么多他想做的事,他不甘,不想屈服于命运,他把他的想法都变成了文字,留给了我们,留给了爱他的人,带给读它们的人,心灵上的震颤,带给我们向光爬行的力量。

程浩还有太多想做的事情来不及做,他有太多的理想没有实现,他想学习吉他,想学习绘画,他的妹妹替他实现了理想,书中的插画都是爱他的妹妹画的。还有我们,我们虽然不一定能做他想做的事情,去完成他的理想,但是我们会从他的文字里获得勇气和力量,会更努力地学习,更认真的生活,把他没能延续的生命的美好,在我们这些读者的人生里璀璨地绽放下去。不仅仅是我们,《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的再版还会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懂得生命的价值,更好地活着。感谢程浩来过人间,我们都记得,哪怕他离开已经十年,我们从未忘记。

不断改变,每天都是新的自己

文/迷茫青年

“我吃过猪都不吃的药,扎过带电流的针,练过神乎其神的气功,甚至还住过全是弃儿的孤儿院。”这就是程浩,一个医生预言活不过五岁,最后在二十岁带着对生的眷恋离开的坚强男孩。

“不必可怜谁,不必同情谁。所谓生活,不过就是一种昂着头的艺术。”生活对谁都不容易,学会原谅别人,原谅自己,努力生活。人生可以是一杯水,也可以是一片海,心是大海,便可包容缺憾,命运如此,休论公道!程浩,他一个拖着病体的人,却签订了死后捐献眼角膜的协议书,他短暂的生命里处处透出智慧和坚定。他说:人的一生,最难保存的,是时间,最终能留下来的是记忆,而能够同时承载两者的,唯有文字。他的文字让我深思,让我震撼,也给我以启迪。我从此后会选择有意义、有思考、有爱的生活。

他的书有对国家对残疾人的福利状况的描述和看法,有对给医生送红包做法的评论,也有对人性的看法,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读书的看法。他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连正常的走路都不能,但他每天阅读不少于四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平均阅读量十万字。这也是作为一个随时会离开世界的人,却有着丰富的知识,深邃的思想的原因。可能会有人觉得读书没有用,为什么要花费时间读书。

程浩认为,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历史是一个已经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它已经有一套相对完备的学习资料,以及经过几代人反复推敲的学习方法,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学习途径。读书让我们了解了自己不知道的世界,从各种人物传记中汲取力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更多的去适应生活。读书也让我觉得有一对翅膀正在心里慢慢成长,我觉得自己在不断改变,每天都是新的自己。

读书对于这样一个命运多舛体弱多病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他徜徉在书海里,延伸了生命的长度和尺度。并且,读书,不管是一千本还是一万本,都是消费,而写作,哪怕是一个字和一句话,都是生产。我懒惰于去敲字,虽然心里也会时时有些想法,不过都任它而去,在程浩的身上,我读到了力量,我会化这种力量为写作的动力。

一切都可以从现在开始

文/雪松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是一本非同寻常的生命之作。一个戛然而止的20岁的年轻生命用读书与写作完成了对生命的救赎,用自己生命的无限厚度,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强大世界。

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程浩阳光、真诚的笑脸。程浩自出生起就不能走路,被医生断定活不过五岁。就是这样一位“职业病人”,在他生命中留下的照片中写满了生命困境中依然保持的微笑和坦然接受命运的镇定与从容。这也是最打动读者的原因。困境中保持微笑,坦然接受命运的镇定与从容,表明了程浩对待生命的态度。面对命运的不公,程浩没有退缩,也没有好高骛远,他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读书。

“虽然我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但我觉得这就是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尽己所能,认真生活,就是程浩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这种态度看似平平常常,简简单单,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做到。“只有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才能公然享受生命的平等。”一直在激励程浩努力前行。

程浩在知乎很认真地回答每一个问题,用鼠标点击写下每一个文字,用文字展现他的才华和善良,同时收获了大量的赞许、认同、善意和友情,他已经做到了最好。很多人喜欢程浩,是因为他的回答给了他们启发,也同时展示了另外一种活法。他让我们觉得我们活得太浅薄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一切都可以从现在开始,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关心家人和朋友,好好工作,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一点。

程浩有一份2013年度计划清单,这份清单记录了程浩最后一年的生命光影。对于被病痛困在床上20年的人,程浩需要付出超常的代价。面对困境的不屈和挣扎,可以死,可以败,不能跪。这是他所以能打动如此多人的原因。程浩的一生遭遇了很多不幸,但他的一生绝不是一个悲剧。他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带给我们内心无比的震撼。程浩用自己20岁的病弱之躯书写出了完美的生命印记。

这本书收集程浩生前的一些文字,纪念逝者,完成他的一个心愿,也给家人一些慰藉。作者本身的经历,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带给很多人一些触动。作为一个本身活到20岁都是奇迹的生命,他真正地面对过生死,那些对命运的思考,一次次从死亡边缘逃脱的感受,岂是我们可以想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