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生之年》:台剧的现实感与理想化
由林心如担任制作人,杜政哲执笔,许肇任执导,吴慷仁、郑元畅、杨贵媚、张榕容等人领衔主演的台剧《有生之年》,也在B站上同步更新,并迎来大结局。
《有生之年》播出后,在豆瓣获得极高的口碑,但翻看短评区我们也能看到熟悉的两极分化:给出好评的观众认为,哪怕是很日常的家庭剧,台剧总能拍出大陆剧集拍不出的味道,他们为大陆剧集“怒其不争”;批评者认为大陆观众对台剧的滤镜太厚,很多鸡汤式的故事在“人情味”的包装下就显得高级了,剧作本身并不出奇。
《有生之年》的全家福
这两种声音或许都有它们的依据。《有生之年》是一部优秀的台剧,也很好反映了如今台剧回归现实、关切小人物的创作倾向,不过,它的“人情味”“治愈系”“松弛感”等特征背后,或许也暴露了“理想化”之余的偶尔失真。
决定去死
用一句话来形容《有生之年》的故事梗概,那就是不少网友提及的,一个叫高嘉岳(吴慷仁 饰)的男人决定去死。编剧的创作思路,或多或少受到瑞典著名IP《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影响。
高嘉岳(吴慷仁 饰)
41岁的高嘉岳的人生,看起来确实很“失败”。他早早离家,与家人关系疏远,多少有点“断亲”。他在台湾省屏东县的小琉球岛上经营一个小餐馆,餐馆评分很低,食客很少,最终走向倒闭。处了多年的女友,受不了他的随性懒散,出轨并怀孕了。而盘下他这家餐厅的新老板,竟是女友的出轨对象。
高嘉岳女友出轨
高嘉岳一直以来追求的是帅气地活着,活得怎么样无所谓,但一定要“帅气”。而今不惑之年的他,没房没车没事业没爱情也没帅气,只有狼狈,心灰意冷的他想到了死。
高嘉岳决定去死。
各种死法没死成——主要还是内心有所眷恋,他想着死之前再回家看看,以完成最终的告别。高嘉岳回家后的故事,构成剧情的主体部分。
有些观众认为,《有生之年》不就是男版《俗女养成记》吗?或者叫《俗男养成记》。
二者是有些形似,本质上是不同的。高嘉岳不是《俗女养成记》里的陈嘉玲。陈嘉玲在家人充沛的爱之下“养成”,她的“失败”只是与外界评价体系的错位,陈嘉玲本人是独立的,她经济独立也精神独立,她回乡后足以重建新的评价体系,重寻内心的自洽。
高嘉岳更像陈嘉玲那个不负责任的叔叔陈晋清——刚好也是由吴慷仁客串出演,他的洒脱恣意是建立在逃避责任的基础上的。
高家人得知高嘉岳的餐厅倒了,都有些无奈
比如高嘉岳是家中长子,但他没有什么包袱,早早离家,赡养父母等责任主要由两个弟弟高嘉扬(郑元畅 饰)和高嘉凯(林哲熹 饰)承担。餐厅亏掉后(也包括妈妈赞助的一百万新台币),回家的他也是吊儿郎当的状态,爸妈和三弟辛苦支撑着早餐店,高嘉岳帮不了什么忙,每天还是吃喝玩乐睡……
诚然,高嘉岳的“任性”“孩子气”来自成长过程中对于父母“偏心”的愤慨(其实父母一直很爱他),但成年后的他仍然逃避问题、逃避责任、游戏人生,真的只能怪自己。如果置换到现实生活中,摊上这样一个兄长,确实有点让人头疼。
高嘉扬(郑元畅 饰)建议高嘉岳找工作,高嘉岳不愿意
所以,高嘉扬这样批评他,“你没有尽到养老的责任也就罢了,还想留在家里啃老?”“你不觉得你的人生很失败吗?”是有些直接,却也并不过分。吴慷仁帅气的外表、出众的演技,让高嘉岳这个人设不让观众反感,否则高嘉岳可不像陈嘉玲那么可爱。
各有难处
决定去死的高嘉岳,想要回家看看。他写好遗书,觉得“遗书”太沉重,最终改成了“有生之年”,“有生之年,能长这么大,算不错了”。一向追求活得帅气的他,也希望自己帅气洒脱地离开。
高嘉岳原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够糟糕了,他没想到的是,家人的生活同样乱七八糟,过得还没他好。
爸爸高正隆(喜翔 饰)和妈妈陈丽英(杨贵媚 饰)的关系已经到了势如水火的地步,彼此之间没有亲昵也无爱情,更多是对彼此的不屑、不耐烦和默默的咒骂。高父已经精神出轨,陈丽英难以忍受,却又始终狠不下心来做决断。
高家父母经常吵架
高嘉岳才不会被那种“劝和不劝离”的俗套观念所束缚。他告诉妈妈,“这个世界上少了任何人,也不会停止转动”,让妈妈离开早餐店出门旅行;他劝说妈妈与爸爸离婚,人生不长,就不要再彼此消耗。
高嘉岳建议父母离婚
高嘉扬是高家的养子,爸爸妈妈给他更多的偏爱,从小到大他一直也很优秀,很努力地融入这个家,在成家立业后也一直为这个家付出。
但多年来,高嘉扬也为“优秀”“责任”等包袱所累,在出版社工作的他遭遇突然的失业后,高嘉扬甚至不敢告知家里人,仍然每天假装着上下班。
高嘉岳能够帮高嘉扬做的不多,他没有高嘉扬的那种责任感,他能够做的就是给高嘉扬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谢他,对他说声“辛苦了”。对于一向渴望归属感的高嘉扬来说,这样的慰藉总归聊胜于无。
高嘉扬一直背负着很重的包袱
三弟高嘉凯(林哲熹 饰)是个“全职儿子”,一直留在爸爸妈妈的早餐店帮忙。虽然已经35岁,他仍然是爸妈眼中的小孩,他的意见和想法总是被忽略,久而久之他就不说了;孝顺的他也担心如果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父母的早餐店没人帮忙。
高嘉岳鼓励高嘉凯凡事勇敢一点,想做就去做,不要预想了困难就失去了行动力。“有时候你觉得困难,就是自己在吓自己”……
高嘉岳鼓励三弟
家人们各有烦恼,高嘉岳索性把家人的烦恼都解决掉再离开。决定去死的高嘉岳无所顾忌,他反而敢去做那些他此前不会对家人做的事,去说此前不会对家人说的话。
剧中一再提到“秘密”这个词。哪怕最亲密的家人之间,也会存有“秘密”。甚至常常是最亲密的家人之间,碍于情面等原因,我们的一些秘密反而不敢说、不会说。就像当高嘉岳问高嘉凯为什么不说时,高嘉凯回答:“我们一起在这个家生活二十几年,你总不能每次看到我都在那边嬉皮笑脸,又不跟我讲你的事,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给你讲。”
家人之间,很多事反而不知道怎么开口去说
久而久之,家人们总是稀里糊涂地依照惯性过着日子,隔阂之墙有可能越来越厚,压抑等情绪也随之增长。明明那么亲密,却可能对彼此的痛苦一无所知。
高嘉凯从“决定去死”到“决定想活”的态度转变,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欧维的态度转变异曲同工。在介入他人生命的过程中,他们都打破了原本的原子化状态,与他人建立情感关联,也让他人的关爱进入自己的生命。不知不觉间,他们与世界、与他人形成了一种羁绊,他又有想做的事、又有了可以牵挂的人和事,晦暗的世界重新拥有色彩。
好好活着
诚如这部剧的英文名“Living”所言,《有生之年》讲述的是一个有关“活着”的故事。它强烈的现实感来源于对凡人生活的聚焦,对人世间愁苦的观照和体恤,不迎合主流单一的价值观,不轻易去否定那些看似“失败”的人生,试图让普通人始终能够找到活下去的力量与勇气。
这几年,台剧掀起一股“返乡叙事”的热潮,那些在外打拼的失意年轻人,每每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或者对人生已经失望之时,只要他们回到家乡、回归家庭,他们就能找到另一套不同于成功学的价值体系,他们就能找回自我、接纳自我,并最终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幸福。《东华春理发厅》《花甲男孩转大人》《用九柑仔店》《俗女养成记》《村里来了个暴走女外科》等等,均是如此。
《有生之年》是这一创作趋势的产物。虽然高嘉岳并非在大都市受挫,他也并非在恬淡的乡村中获得疗愈,但高嘉岳一样外出打拼,一样在受挫后选择回归家庭。
但也应该承认,台剧对于普通人支持系统的构建——无论是农村还是家庭,常常带有“理想化”的天真。《有生之年》的“活着”,不是《活着》那般真实残酷的故事,它始终带有台式“小确幸”的柔和滤镜,在触碰到现实问题后,诉诸的是理想化的解答。
剧集更多是以高嘉岳的侄子高丞佑(谢展荣 饰)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这个17岁的高中生无意中看到大伯写下的遗书,早慧又有同理心的他担心大伯真的想不开,用尽全力以他笨拙的方式,让大伯有活下来的理由。他给大伯拥抱,他一直关注大伯的情绪波动,他总是给大伯鼓励,他将自己网恋的女生介绍给大伯以完成大伯想谈一场恋爱的愿望,他以愤怒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伯的眷恋和挽留……
高丞佑完全就是降临在高嘉岳身边的天使。
高丞佑(谢展荣 饰)一直担心大伯高嘉岳自杀,各种安慰他鼓励他
高嘉岳的其他成年家人们,对高嘉岳也都是无条件的爱与包容。虽然高父是糟糕的丈夫,但他是爱子的父亲,害怕被醉酒的高嘉岳呛到,他一夜守在高嘉岳身边;高嘉扬嘴上说着高嘉岳人生失败,可知道哥哥要在家里住,他立即给他买了新床垫,想让他睡得舒服点,多年过去了,他也仍然记得哥哥对豆浆过敏等生活细节;在经历失去亲人的悲痛后,一向不善表达个人情感的高嘉凯,在车内握住高嘉岳的手,兄弟之间的情深义重尽在不言中……
弟弟们始终接纳着高嘉岳
回乡的陈嘉玲与父母也免不了有各种价值观上的磕磕碰碰,她的生活从来就没有一劳永逸之说。但《有生之年》的高嘉岳所面临的家人关系比陈嘉玲纯粹多了——家人都尊重他,爱着他,顺着他,家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但不牵连也不埋怨高嘉岳,让41岁的他像青春期男孩一样那么帅气而自由地去做自己。
并且,回到台北、“无所事事”的他,也获得了漂亮、独立、洒脱、主动的女孩洪诗诗(孙可芳 饰)的爱慕。偶像剧的进展都不见得这么神速。
这份爱情真的很大团圆思路
这个世界烂人很多,痛苦的人更多,但没有几个像高嘉岳那样“幸运”。很多观众所面临的家人关系,或许更接近于剧中的高父高母,彼此之间有爱、有熟悉、有亲情,但也交织着埋怨、不满甚至恨意。真正残酷的人生是,活到了41岁,人生一败涂地,回到家后,并没有天使一般的家人环绕左右,有的仍然是争吵、误会和责怪。如果是这样的境遇,该怎么活下去?
这是《有生之年》不敢碰触、不敢直面的地方。它呈现残酷的现实,诉诸最理想化、最温情化的解决。
幸福的结局
也由于《有生之年》的理想化,剧中的很多情节建立在强烈戏剧性的基础上。固然无巧不成书,但《有生之年》的很多巧合属于戏剧,而非生活的。比如高嘉岳的初恋女友,成了高嘉凯的现女友;高嘉岳的前女友,是他后来的女友洪诗诗的前男友的现女友;而洪诗诗,原本是侄子高丞佑的网恋对象……
《有生之年》诠释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活着”。完美的家人,完美的支持系统,过于戏剧化的情节,或让剧情招致“失真”“心灵鸡汤”“精神按摩”等差评。
有必要说明的是,《有生之年》给出的是理想化的解答,但路径并没错。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到《有生之年》,它们共同强调的是,与人建立关联的重要性,以及建设个人情感与精神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它可以“向外”,比如附近或他人,也可以“向内”,比如家人与朋友。现实的“活着”虽然不像影视作品那么理想化,但这个世界也不像我们悲观时所设想的那样糟糕。
关心他人、愿意付出、承担责任、与家人/他人形成羁绊,我们也会收获爱的回馈,从而找到好好活下去的勇气。无论如何,当你绝望时,记得发出求助。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