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场手记|第一时间奔赴以色列,目睹巴以冲突下的第一周
10月7日,在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克隆,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发射导弹,拦截从加沙地带发射的火箭弹。 新华社 图
10月7日,哈马斯武装向以色列发动突袭后,我们也奔赴前线进行报道,只是从出发就遭遇了各种坎坷。
首先是交通。飞往安曼的航班上挤进了很多国际媒体同行,几乎承包了小半个航班。大家自嘲说,没能在7号赶到特拉维夫还不算晚,毕竟自己的竞争对手们都还在这里,况且这场冲突何时结束,还是未知数。但飞抵安曼后,我和同行们就收到了不好的消息——从当地转飞特拉维夫的航班被临时取消了。航空公司解释说,不仅是这一班被取消,而是大规模被取消,理由是以巴局势已经超乎寻常的严重。
习惯了计划没有变化快的媒体记者,纷纷调整对策,寻找安曼前往以色列的陆路通道,但很快我们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离谱的收费。从安曼进入以色列,大概有三个边境口岸,但伴随以巴局势升级,开放的时间已经变得不再固定。几乎所有的同行都根据简单的调研后,把侯赛因国王桥这个距离耶路撒冷最近的安曼口岸选作自己的过境入口。
耶路撒冷老城
这个口岸通常是早上7点10分开放,但在9日当天我过境时,因为以色列没有按时开放口岸,也被无限期地推延开放时间。直到早上9点,安曼边境口岸终于开放,但我和同行们却被告知,只能走VIP通道,每人收费95约旦第纳尔(相当于987元人民币)。我看到身边来自伦敦的媒体同行听到这个价格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随即感慨这比在伦敦乘坐黑色出租车收费还高。但组织过境的安曼司机却毫不在意地手握大家的护照不给,同时反问大家坐不坐,如果不坐,也没有别的选择,前面7公里的路是不允许步行的。我观察到身边的同行们纷纷掏出银行卡付钱,同时嘴里嘟囔出“抢劫”“腐败”或是“发战争财”的抱怨字语,匆匆又一起挤进一辆标为VIP的普通中巴车,赶往以色列边境。
“是的,我们有点小麻烦”
到了以色列后,我发现当地店铺关门、学校停课,几乎一切都停摆。我好奇的问题是,以色列的学校因为眼下的冲突都停课了,但为什么没有网课教学呢?当地人坦率地告诉我,以色列学校,尤其是小学对于教学进度的要求并不“卷”,况且大家现在都没有这个心情。
以色列南部城市斯代罗特被炸汽车
为了了解最前方的情况,我驱车前往以色列南部城市斯代罗特,这里距离加沙最近,最近点仅为840米。通过当地人的引领,我走到了当地市中心,看到已经在7日的哈马斯武装袭击中完全被毁的当地警局。与此同时,空中时而可见以巴双方的火箭弹发射和拦截的景象。当地居民基本上闭门不出,把这样的现场目击机会,几乎全部交给了我们这些记者。
从2001年到2008年,斯代罗特曾经常是来自加沙的火箭弹袭击的地点。但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相对平静。这也让当地人对于突如其来的这场袭击,感到难以接受。
随着冲突持续升级,哈马斯曾警告斯代罗特在内的以色列南部地区居民,在当地时间10日下午5点,谨防新一轮火箭弹攻击。但其实我在当地工作一天的时间里,以巴双方的火箭弹攻击和拦截,从中午到傍晚,一直在持续。一些以色列中年男子对我愤愤表示,“是的,我们有点小麻烦,但是哈马斯就要完了。”
但以巴这一轮的交手,远未结束。下午5点过后,我没有看到哈马斯方面新一轮大规模的攻击,只看到从特拉维夫赶来的志愿者,开着宣传车告诫当地居民,天色已晚,关门闭户,多储备食物和水,因为明天会发生什么,仍然难以预料。
平民伤亡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的冲突,在15日进入新的一周。以军大军逼近230万人居住的加沙,很多媒体在报道中都用“箭在弦上”来描述紧绷的时局。但这一箭,以色列想射出去,也不容易。加沙城内南迁避险的平民仍在少数,而城外以色列南部城镇也并不全是一座座空城,因为对一些不愿走的当地人来说,他们一样别无去处。
一连两天的犹太安息日结束,我收到以色列官方的通知,目前为了这场冲突,从世界各地涌来的媒体记者已经超过千人。也有人在社交媒体上问我:为什么不去加沙报道?其实我想这也是千名同行共同的疑问。换作和平时期,媒体记者想进入加沙采访,可以在耶路撒冷,向以色列官方申请。虽然申请程序繁琐,但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如今,这样的机会没有留给记者,因为进出的通道已经太过敏感。
耶路撒冷老城
以色列13日要求加沙居民在24小时内,从北部转移到南部。随后,以军又在14日从当地时间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提供给加沙居民免受袭击进行迁移的空窗期。这让加沙城南,靠近埃及拉法口岸通道的人流更加拥堵,但在空窗期过后,加沙居民中,多数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撤到南部。
这让以军陷入两难,因为无论是空袭还是地面进攻,都难免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在距离加沙2公里的小镇萨阿德,曾在当地工作过的以色列人尼夫,在13日特意开车,后车座椅装满水和食物赶来,怀揣一丝希望想帮助逃避战火的平民,包括加沙人。尼夫说,他知道自己能帮上忙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现在想要让多数人平安的先决条件,是哈马斯先释放人质。尼夫和我越说越多,和很多与我打过交道的以巴平民一样,都感慨以巴关系症结,实在难解。
南部港口城市阿什凯隆被炸民宅
给以军送来水和食物的一位以色列当地中年女性也过来插话,说以色列现在处在危险当中,对于当地人,这感觉和犹太人遭遇大屠杀、严重的经济通胀一样,都是艰难的时刻。但以色列人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无论之后还会发生什么。
在距离加沙只有15公里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杜德,这座现代化的港口城市依旧死气沉沉。在当地采访半日,一些巡逻的警察、开车匆匆驶过的当地人都停下来问候,也和我聊到过去。他们都不约而同提到,2005年时,这座以色列第六大城市里,有不少加沙劳工来这里参与基建项目,这给两地的经济都带来积极的影响。但随着以巴关系转差,这段蜜月期就结束了。
阿什杜德当地人一再跟我强调,现在只是以色列和哈马斯武装在作战,并不是将所有巴勒斯坦人视作仇敌。他们中一些人的手机上还留着加沙老朋友的电话号码,只可惜现在打不通,无法问候了。还有当地居民告诉我们,13日晚上还有加沙的火箭弹来袭。这让他们相信,以军一旦加大地面攻势,哈马斯的火箭弹还会落到这里。
(作者系凤凰卫视记者,现正在巴以冲突地区进行采访报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