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记录中国|凉山支教一年后,因论文致谢走红的苏正民有新的思考
【编者按】
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才能把新闻写在祖国大地上。
自2016年起,澎湃新闻就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创立了“记录中国”这一品牌。今年是“记录中国”出发的第8年,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图景”。
近日,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组成的“记录中国”团队,就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旅产业壮大、城市IP打造等诸多议题分赴多个城市深入调研,形成了一系列调研成果,真正做到了“把新闻写在祖国大地上”。
今天的这篇报道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关注的是走出大凉山的学子苏正民,回乡支教后的感悟和观察。
曾因一篇6000多字的论文致谢感动众多网友的凉山彝族小伙苏正民,结束了一年的支教工作,目前已返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
这个皮肤黝黑、个头不高的彝族小伙曾在其火遍全网的论文致谢中表达了“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心愿。本科毕业后,他如愿成为学校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第二中学支教。
日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记录中国”团队和苏正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这一年里,苏正民任教的其中一个班级,物理平均分一年内提高了35.5分,最高分由52分变成了90分。
更重要的是,苏正民对于凉山孩子的教育和未来也有很多观察和思考。今年9月,他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招募宣讲会上,分享这一年的工作情况与感悟时提到,脱贫攻坚解决了物质贫乏的问题,乡村振兴则要解决的是精神、思想等方面匮乏的问题。在苏正民看来,就教育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越西县第二中学支教时,苏正民与同学们在教室中自拍合影。本文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艰难的童年生活
苏正民儿时的家,位于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的一个小山村。在苏正民的印象中,他的家几乎是那处小山村里最贫困的一户,童年生活不仅十分艰苦,家里也总有干不完的农活。
起初的家,就是他的父亲把木柴劈成片做墙,再在屋顶上铺一层荞麦秸而搭成的一间小木屋。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相比同龄人,苏正民对“屋漏偏逢连夜雨”更有切肤体会。
尽管生活窘迫,苏正民的父亲还是坚持供三个孩子读书。村里的乡亲们都觉得苏正民的父亲是个怪人,明明可以让孩子们早点出来种地或打工,还能挣不少钱;他却花了很多钱让孩子们去上学。但苏正民知道,没能读书是父亲一辈子的遗憾。
而为了攒够三个孩子的学费和一家子的生活费,苏正民的父母表现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毅力。每天清晨五点半,苏正民的父母就要起床,父亲去砖厂烧砖,母亲去做环卫工人。碰到工厂停工或公司休息,苏正民的父母就会去接一些薪资日结的零工,比如到火车站清理铁轨旁的杂草、冗枝等等。与此同时,苏正民父母还要照顾家里那近四亩的水稻地。
“我父母还一度养猪、养鸡、养羊,种水稻、种花椒、种玉米、种胡豆、种苦荞……他们两个很勤劳很勤劳。”苏正民回忆,印象最深的是每年暑假都要和父母一起摘花椒。花椒树上长满了尖刺,摘一天花椒下来,手都被扎得黑黑的,要很多天才能恢复。这片山头摘完还有那片山头,苏正民年纪虽小,却总能和大人一样,一天摘个五六十斤花椒。
母亲怀抱幼时的苏正民。
国庆则是收水稻的时节。短短七天假期,苏正民要和父亲一起收水稻、晾晒、打谷……再将这些稻米一一装袋。他记得有一次学校要求下午就要返校,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地方洗澡的苏正民顶着一头泥块就去了学校,引起了同学们的哄笑。这样的事情多了,苏正民变得敏感、自卑,甚至有些自我封闭。
曾经有一段时间,苏正民从来不敢在任何人面前提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苏正民也曾在其论文致谢中记录了他因自卑、敏感,初一时第一次产生逃离学校的想法。父亲则用一顿揍,回应了其退学的要求。也因为父亲的坚持,苏正民得以继续读书。
然而生活总是有诸多的磨难和考验,就在苏正民15岁那年,年仅38岁的父亲病倒了。为给父亲治病,家里欠下十几万债务,懂事的苏正民和姐姐选择辍学,把读书机会留给妹妹。
仅仅一年时间,苏正民便经历了两次“辍学”。只是和初一那次想要逃离学校不同,第二次的被动辍学让苏正民觉得:“人生看不到一点希望了。”
走出大凉山
父亲去世了,家里还留有巨额债务。就在苏正民一家最困难的时候,村里帮助苏正民家申请低保,热心人也想方设法联系外界资助苏正民一家。《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得知苏正民的情况后,帮助联系了爱心人士,资助苏正民和妹妹每人每年2000元(读大学后每人每年3000元),让他们继续读书。
当时的苏正民不敢想,竟然有一位几千公里外素昧平生的女记者向他伸出援手。后来他才知道,张俊兰自1997年第一次走进凉山采访后,因感慨凉山孩子艰苦的求学环境,此后的几十年里不曾间断对凉山贫困孩子的帮助。据《天津日报》报道,张俊兰通过社会各界先后帮助了数以万计的凉山贫困孩子和孤儿。
而再次回到学校的苏正民也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他学习更加努力、刻苦了。
“我并不是一个学习拔尖的人,从倒数到考上大学的背后没有什么技巧,完全是靠时间和精力硬磨出来的,自己买复习资料,挤压晚上休息的时间刷题、背书,渐渐地找到了学习的感觉。”苏正民说,“刚开始特别痛苦,后面基础打起来之后就会体验到学习的一些快乐,并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就这样,张俊兰对接的热心人士资助苏正民直至他本科毕业。而张俊兰退休后,苏正民又接过了张俊兰的“接力棒”,继续联络爱心人士资助凉山孩子。
在校期间,苏正民也一直热心从事公益活动。他在论文致谢中记录道:2019年,自己发起了凉山阿依(儿童)助学计划,号召同学们“一天节约一块钱、一个月少喝两杯奶茶”,用月捐的资金去帮助凉山的困难学生。几年下来,有1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加入其中,资助了65名凉山贫寒学子。
而到越西二中支教,是苏正民因上大学走出大凉山之后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也是他回报凉山、感受凉山、了解凉山的一次深入实践。
支教的种子早已种下
苏正民对支教老师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也曾回忆道,由于小学时家乡的条件太艰苦,很多本地老师都选择离开,是支教老师最终把他们教了出来。
在苏正民的印象中,支教老师十分有耐心,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姓李的数学老师。“因为我们基础很差,学汉语也很慢,有一道数学题李老师讲了五六遍,我们还是没听懂。如果换成今天的我可能都会发火。但这个老师说:换个方法再跟着老师过一遍好不好?”
如今,苏正民也成了一名支教老师,站上了越西县第二中学的讲台。他在心中暗自树立目标:在课上,做个严厉的老师;在课下,跟孩子们以朋友相处。课堂内,他严格要求孩子们遵守教学秩序;课堂外,他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困难。
刚站上讲台时苏正民还是会紧张,尽管做了很多准备,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有很多他不曾预料到的困难。苏正民先是教学生们道德与法治,后来又带了两三个月的物理课。苏正民没想到的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成绩比物理更难提高。
比如苏正民任教的班级里,起初物理成绩最高分为52分,最后物理成绩的最高分提升至90分,班级的物理平均分则增加了30多分。
物理课后,苏正民为学生解答密度单位换算的问题。
但道德与法治课的分数提升起来却很难。苏正民发现,在讲课的过程中,一些概念学生们很难理解。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学生们理解起来就有困难。再比如,学生们知道华为手机很好、很贵,但是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等相应时政类知识,学生们毫无概念。
这些孩子都是“Z世代”,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接触网络的机会本更多,但因为他们年纪小,又多是留守儿童,自制性差,被困于“信息茧房”的他们,更多把时间花费在了他们爱看的游戏直播里。
课堂上讲了很多时政知识学生们都不了解,苏正民也着急,他跟学生讲:“我们这一代因为大山的阻隔,可能外面发生了很重要的事情,过去了五六天我们才知道,甚至不知道。但现在手机网络这么发达,你们完全可以和大城市的小朋友接触到一样的信息。”
于是,苏正民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去看去找,家乡发生了什么、凉山发生了什么、四川发生了什么、中国发生了什么、世界发生了什么。每周以小组为单位向老师汇报。
但实际上效果不是很好,更多的学生关心的还是游戏主播怎么了,哪款游戏又出了新皮肤……偶尔有学生提到一则国际新闻,苏正民则会感觉到欣慰。
走上讲台的一年中,苏正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现在学生能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支教老师用普通话交流,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投身凉山的教育事业。不过还是有学生七年级了,汉字依旧认得不是很好;也有一些优秀的老师,因担心学生基础差,不敢带这样的班级,怕最终会影响自己的考核结果……在苏正民看来,这些或许都是未来需要不断探索、改进的方面。
课后,同学们围绕着苏正民提问。
学生写给苏正民的感谢信和贺卡。
学生更需要关心和爱
支教一年,苏正民有很多思考,也有遗憾。
相处的时间长了,学生们知道苏正民是真心对他们好,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苏正民的关心。“到我课的时候,班里就有同学到办公室来把我的水杯、扩音器、教材、书包一起,拿到教室去。有时也会帮我再送回办公室,或者帮我擦黑板。”苏正民说,遗憾的是,他当时没有想到应该鼓励这些心思细腻的学生。
此前苏正民发奖品多是按照成绩排名,或者是奖励成绩进步比较大的同学。苏正民反思,这样做实际上有些片面,有的同学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好,但是之前的奖励、鼓励制度,并没有把这些学生覆盖进去。
“当我意识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就是发现鼓励对他们非常重要。”苏正民说,如果再有更长的时间,比如再有一年,可以用积分的方式兑换礼品,尽可能鼓励更多学生。
苏正民镜头下认真听讲的学生。
苏正民还曾精心策划了一堂主题为“父母之爱”的道德与法治课,让学生们了解父母的现状、工作,还有父母对他们的爱。
在详细了解了班里同学的家庭情况后,苏正民特意提早联系学生父母,请他们给留在越西读书的孩子录制一段短视频。到了那天,苏正民在课堂上播放了提前准备好的短视频,班里的很多留守儿童看到视频里父母对他们的祝福和嘱托,泣不成声。
相处越久,感动越多。除去教授知识,苏正民也在努力帮学生们对接公益组织,获得更多帮助和机会。
2023年5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支教老师,与越西县第二中学赴武汉研学学生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拍照“打卡”。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苏正民和支教老师一道,带着越西县第二中学的学生到武汉研学。苏正民后来写道:他们大多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凉山,对山外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期待。在武汉,孩子们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感受到了课本中黄鹤楼、长江大桥的澎湃力量,聆听了曾侯乙编钟的旷世之音,更是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麻卡布机同学在研学后说:“我要更加刻苦地学习,争取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6月,苏正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帮助下,成立了研究生支教团的专项基金。目前该基金里已有10万元奖学金,用于支持凉山州的小朋友到武汉研学之用。
今年,还有媒体联系到苏正民开展公益合作,举办了一个实现微心愿的活动。孩子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微心愿:“我想要一个足球”“我想要一个文具盒”……让苏正民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不少孩子写的是:“我想要一张和阿苏老师的合影。”
一年支教时间转瞬即逝,苏正民最初那个回到凉山工作的信念还那么坚决吗?对此,苏正民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坚决,更坚决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