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声“号外”讲述红色故事 《新华日报》文创亮相南博民国馆

2023-10-13 09: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这儿有家老报社,我们去看看。”“《新华日报》号外,这个包上还印着报纸呢!”10月10日下午,南博民国街《新华日报》打卡点和文创区熙熙攘攘,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今年9月,南京博物院民国馆焕新亮相。参观者走在一条民国旧街,体会到上世纪30年代南京的各种风土人情。场馆以“进步新青年”为文化主线,馆内23家怀旧店铺联结成一道时光长廊,氤氲着上世纪日常市井的烟火气,展现进步青年思想觉悟蜕变的轨迹。

1938年在南京筹办、武汉创刊的《新华日报》,在这里重新凝聚时光。踏入民国馆,步入怀旧店铺“大地报社”,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创刊号挂在醒目位置。《新华日报》创刊号报眼位置,是一幅木刻版画《巩固团结 抗战到底》,表达了中华民族面对日本侵略者全民团结、同心抗战的决心;头条则刊登《新华日报》发刊词,一句“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振聋发聩,鼓舞了大众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在拍照打卡区,摆放着一张陈旧的木桌,一盏台灯,一台复古打字机……参观者来到桌前,细细研究着桌上的《新华日报》和记者采访本,坐在打字机前,仿佛重新走入抗战烽火,写下激昂文字。

在文创区,三款文创帆布包内含满满惊喜。一声“号外”讲述红色故事,印有“号外”字样和《新华日报》报头的帆布包展现着青年记者们蓬勃的朝气;印有“青年生活”的绿色环保袋和“自然科学”的蓝色环保袋则采用《新华副刊》的子刊刊名,结合杜邦纸的复古质感,既具创新特色又好看实用。

文创商店销售员刘女士告诉记者,自民国馆重新开放以来,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在打卡点拍照,研究桌上摆放的《新华日报》创刊号。国庆期间,文创产品销量节节攀升,“青年生活”帆布袋尤其受学生们欢迎,金箔创刊号讨论度最高。

“《新华日报》金箔创刊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福建游客徐先生告诉记者,“一张报纸的创刊号很有历史意义,我还了解到金陵金箔是一种南京特有的非遗技艺,这两者结合的想法很棒。”《新华日报》金箔创刊号融合非遗项目和红色历史,重现其承载的峥嵘岁月,吸引人们追寻红色历史和文化内涵。

文创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新华日报》红色文化承载了恢弘的民族精神和难忘的峥嵘岁月。《新华日报》文创设计团队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团队正进一步挖掘报史价值,让文创融入日常生活,展现文化思考,努力让《新华日报》沉淀85年的光辉历史再焕光芒。

(江南时报记者 张睿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