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化“佳肴”味悠长 疍家“史诗”底蕴深

2023-10-12 00: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

我国首个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海南疍家博物馆

在陵水新村潟湖水岸开馆

为我们了解疍家历史文化

提供了一个新窗口

今天

让我们跟随《疍行四海》

感受疍家文化魅力

↓↓↓

2023年10月9日海南日报海南周刊封面版版面图

陵水在保护和传承中深挖疍家文化底蕴

文旅合奏民俗曲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新村港内,400多户疍家渔排靠岸成村,这座“海上村庄”是一道壮观而又独特的风景线。

陵水是目前全岛疍家人聚居人数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约有3000多户1.5万人,新村港也是海南疍家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疍家部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域生态整治的需求,不少疍家人转产转业,却仍旧牵挂着疍家情。

游客在入住疍家民宿的同时,可以体验桨板等水上运动。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如今在陵水,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成为讲述疍家故事的新方式。这簇生于海上的民俗之花也不断焕发出新光彩。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2023年10月9日B11版)

海南日报记者王迎春 黄媛艳/文 王程龙/图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新村港内,400多户疍家渔排靠岸成村,这座“海上村庄”是一道壮观而又独特的风景线。

陵水是目前全岛疍家人聚居人数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约有3000多户1.5万人,新村港也是海南疍家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疍家部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域生态整治的需求,不少疍家人转产转业,却仍旧牵挂着疍家情。

如今在陵水,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成为讲述疍家故事的新方式。这簇生于海上的民俗之花也不断焕发出新光彩。

海上:传统渔排变身“网红”打卡地

伴随着“突突突”的马达声,一艘艘“交通船”在狭窄的水道间穿梭,船只将游客从码头接驳到渔排之上,船尾激起浪花串串。

“海边去过很多次,但从没住过海中央,真是大开眼界!”今年国庆假期,来自北京的林先生提前半个月便预订了疍家渔排海上民宿的客房,一家四口慕名而来体验“沉浸式”的疍家生活。

游客在入住疍家民宿的同时,可以体验桨板等水上运动。

依海而立,听海入眠……这个由原有养殖渔排升级改造而来的海上民宿,由陵水疍家渔排协会会员投资建造,集疍家文化、海上度假、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当地火热的“网红打卡点”。民宿以疍家文化为底蕴,海洋元素为特色,一期的贝壳、船型客房颇具风情。随着二期的开业,房间数增至24个,但供不应求,仍是疍家渔排协会会长、海上民宿负责人郭玉光“甜蜜的烦恼”。

作为土生土长的疍家人,“90后”郭玉光有着很深的疍家文化情怀,希望能为游客带来更加多层次的疍家旅行体验。“入住民宿,客人可以参加赶海、拖地笼等传统疍家节目,还能体验坐玻璃船游玩、海钓等特色活动。”郭玉光想用更多的空间展示疍家文化,而不是只建客房,二期的疍家陈列馆就是其匠心的体现。

木刨、墨斗、木锯等制船修补的工具,油螺壳制成的饭勺、历史上的船舶航行签证簿与证书、疍家妇女手工制作的婚扇和门帘头、辅助渔船出海的叮当碗……面积不大的陈列馆内,数十件文物浓缩着疍家历史及生产生活日常,这些藏品都由郭玉光和渔排协会会员收集而来。

今年,海南省首家海上共享渔庄落户于此,民宿也不断“上新”,增添吸引力,例如开设海上下午茶,品茗海上诗意,在中秋节举办疍家海上灯会等。对于共享渔庄的未来,郭玉光始终坚持将传承疍家文化放在首位。

除了住民宿,众多游客还热衷于品尝一顿疍家美食。陵水新村的海上疍家渔排餐厅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气鼓鱼粥、椰香鱿鱼、疍家菜粽……原汁原味的疍家风味和渔排上用餐的奇妙体验引客前来尝鲜。

作为疍家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新村的海上民宿和餐厅还带动不少疍家人就业,让大伙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位于陵水新村港的疍家渔排上,新建的海上民宿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居住游玩。

岸上:节庆绘出疍家文旅“活力景”

从造型独特的船型入口步入,街道两旁的摊位前熙熙攘攘,现场烹制的疍家糕点小吃等美食香气四溢。2022年陵水疍家文化美食节在新村镇新民大道举办,以“海味疍家·嗨吃陵水”为主题,现场以舌尖的美味递出疍家文化名片。手工DIY疍家帽、海洋漂流瓶等互动游戏带来了别样的沉浸式体验。

以“美食”“文化”为媒,以“节”圈粉,这是陵水近年来培育疍家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的举措。

今年6月,一场独具特色的疍家文化秀在新村港旁精彩开演。疍家调、疍家歌舞、展现疍家婚俗的舞台剧……整场晚会都由当地疍家人进行义演,疍家歌者、渔家女队、学校师生、渔排协会人员等齐上阵,十余个丰富多彩的节目多角度呈现出以海为家的疍家文化。

在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传统疍歌不断推陈出新。当晚,“95后”疍家女孩周盈盈就创新演绎了由外公郭世仁作词的疍歌。“疍歌本没有伴奏,加入钢琴改编后更契合现代流行,便于疍家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疍歌。”周盈盈说。

不光海上有着沉浸式的文旅融合,岸上同样铺陈着疍家文旅的活力景象。在陵水疍家人转产转业的路上,“往休闲渔业走”和“往岸上走”形成了水岸联动。

走进两个月前刚开业的新村疍家夜市,“烟火气”扑面而来,不少市民游客悠闲漫步,驻足品尝美食。这个拥有近50个摊位的特色夜市释放着“夜经济”活力,也为疍家人提供了创业空间。

新貌:打造升级疍家文化旅游区

今年9月,以“陵水疍家·海上游牧畅想”为主题的2023年陵水疍家海上渔排国际建筑设计竞赛正式启动,为这一百年历史文化聚落打造全新的文化输出口。设计作品前,多名参赛的建筑师和竞赛导师一同开展了一场深入调研疍家民俗文化、实地踏勘新村港的建筑设计工作营,沉浸思考如何在保护疍家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业态可能性。

“此次改造应当深度发掘疍家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激活年轻群体,并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陵水产业发展咨询顾问吕文认为,改造应当为疍家渔排创造出多种可能性,创新赋能陵水这一文旅IP。

疍家文化是陵水众多文化瑰宝中的璀璨部分,新村疍家文化旅游区的打造,成为陵水提质升级传统旅游业当中的一台“重头戏”。

疍家文化旅游区建设主要把新村镇域、新村渔港和新村潟湖当作一个整体社区来打造,通过改善新村镇全域交通、旅游、渔业生产、群众生活等环境。“不仅打造陵水旅游‘新爆点’,还要打造一个新型的旅游与艺术相生相融的区域。”陵水县旅文局局长邓佳佳说。

围绕黎安、新村双潟湖,一条25公里的高品质环湖旅游带将在此“串珠成链”。旅游带全线布局15个小型驿站,将串联起疍家博物馆、新村渔港、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南湾村、桐海村、港演村等景观节点。

干净的海水同样是守护文化、引客留客的关键所在。为了保护好生态,海上餐厅、民宿等都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渔排协会还会发动群众共同打捞海上垃圾。

新村港畔,形似“疍家帽”的场馆簇拥相连,近日开馆的海南疍家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将成为新的集旅游观光、文化保护与文化创新于一体的综合体,同时通过以点带面,整合周边南湾猴岛、南湾村、黎安潟湖、新村潟湖等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进一步深化融合。

海南疍家博物馆还将布局文创、研学和疍家文化研究三大中心,开发相应的IP产品,进行馆校合作和跨界合作,开展沉浸式的研学游学活动和疍家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以大型展览打造让参观者深度了解疍家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重要窗口。

如何更好地实现博物馆与新村的“共振”?陵水计划开展以疍家博物馆为中心点的疍家文化节大型活动和节日庆典,同时结合疍家博物馆独有的临海条件,塑造海南独特的夜间旅游场景。让博物馆串起当地的文化记忆,以文化带商贸,有效提升区域的品牌、文旅、业态及投资价值。

陵水疍家渔排协会会长郭玉光:

文化“佳肴”味悠长

“双节”假期,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比平日更热闹,一艘艘渔船穿梭在渔港里,将一批批游客从码头接驳到餐厅、民宿,体验海上人家的独特风情。疍家渔排协会会长郭玉光忙得脚不沾地,刚把上一批游客送上接驳船,又立马迎接下一批游客的到来。

郭玉光在渔港里穿梭忙碌。被访者供图

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馆长郑石喜:

疍家“史诗”底蕴深

三亚港内港的南边海路一侧,一栋疍家风格建筑格外醒目,仿古大门上“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几个大字向过往行人昭示着此处的与众不同。

郑石喜在疍家文化陈列馆解说疍家文化。海南日报记者 徐慧玲 摄

“新中国成立前,三亚港吸引不少疍家渔民从广东等地迁移至此。”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馆长郑石喜习惯站在该馆二楼远眺,望着一条马路之隔的码头感慨万分,疍民是一个以舟为室、视水为路、浮生江海的群体,逐渐形成了区别于陆地的独特习俗,产生了水上婚嫁、疍家调等独具特色的疍家文化。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2023年10月9日B12版)

陵水疍家渔排协会会长郭玉光:

文化“佳肴”味悠长

海南日报记者李艳玫

“双节”假期,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比平日更热闹,一艘艘渔船穿梭在渔港里,将一批批游客从码头接驳到餐厅、民宿,体验海上人家的独特风情。疍家渔排协会会长郭玉光忙得脚不沾地,刚把上一批游客送上接驳船,又立马迎接下一批游客的到来。

有时,郭玉光摇身一变为讲解员,将熟悉的故事娓娓道来:海南疍家人散居在沿海各市县,陵水和三亚是其中主要的两个聚集地,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长久的生产生活中,疍家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上族落,衣帽、居屋、饮食、民歌、婚嫁等民俗文化极具特色;气鼓鱼粥是新村渔排上最经典的海鲜佳肴之一,浓郁鲜香,鱼肉嫩滑……

俯瞰陵水新村镇疍家渔排。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400多户疍家渔排在新村港星罗棋布,食客一边吃着疍家特色美食,一边欣赏壮观独特的场景。作为土生土长的疍家人,郭玉光希望能借助“旅游+文化”深度融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疍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把疍家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些年来,他一直为此而努力。

年轻的郭玉光从父辈手中接手疍家渔排餐厅,不仅将气鼓鱼粥、酸梅鸭、菜粽等疍家传统美食继承和弘扬,还推陈出新打造椰香鱿鱼等创意菜,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做美食,也是在讲故事,把疍家美食文化讲给大家听,让更多人喜欢上疍家美食。”郭玉光说。

郭玉光在渔港里穿梭忙碌。 被访者供图

他还牵头成立了陵水海上疍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承包了渔民的旧渔排,将其打造成以疍家文化为底蕴、海洋元素为特色的海上疍家民宿。如今,游客来到新村港,不仅能吃疍家美食,还能住海上渔排,了解疍家文化,全方位体验疍家海上生活。

2021年,民宿一期开业,共设4间客房,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周末和节假日时常常一房难求。“我们始终坚持将传承疍家文化放在首位……推出赶海、拖地笼等游玩项目,让住店客人的体验更加丰富。”郭玉光说。

走进海上疍家民宿的陈列馆,不同材料织就的渔网,木刨、墨斗、木锯等制作修补船的工具,用油螺壳做成的饭勺、传统的疍家服饰、新村疍家民歌选集……这些物品都是陵水疍家渔排协会成员从疍家百姓手中收集而来的,浓缩着疍家历史及生产生活日常。郭玉光说:“别看一件小小的物品,都是展示疍家文化的窗口,能将疍家文化传播得更远。”

在给游客更多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了渔民就业的机会,拓宽了渔民增收渠道。在生态红线内清退鱼塘后,渔民黄华美被吸纳到海上民宿从事前台的工作,这不仅让他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且收入更加稳定,还较此前提高了不少。

“相较于过去从事海水养殖时的靠天吃饭,我们更喜欢现在吃的这碗‘旅游饭’。”郭玉光说,接下来,他计划在民宿中心广场两旁搭建“水上学堂”和“水上婚船”,并定期展演,重现疍家婚礼和教育的场景,展示原生态、丰富多彩的疍家文化,增添民宿吸引力。

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馆长郑石喜:

疍家“史诗”底蕴深

海南日报记者徐慧玲

三亚港内港的南边海路一侧,一栋疍家风格建筑格外醒目,仿古大门上“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几个大字向过往行人昭示着此处的与众不同。

“新中国成立前,三亚港吸引不少疍家渔民从广东等地迁移至此。”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馆长郑石喜习惯站在该馆二楼远眺,望着一条马路之隔的码头感慨万分,疍民是一个以舟为室、视水为路、浮生江海的群体,逐渐形成了区别于陆地的独特习俗,产生了水上婚嫁、疍家调等独具特色的疍家文化。

郑石喜在疍家文化陈列馆解说疍家文化。徐慧玲 摄

如今,半悬在水中的疍家棚早已不见踪迹,以海为生的疍家人也已上岸定居。在这面积不大的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中,浓缩了三亚疍家人曾经依水而居、舟楫为家、渔歌唱晚的集体记忆。

走入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保留原始风味的疍家棚映入眼帘,馆内各个展区,一件件展品展示了疍家人的生活方式,那些生产工具及衣着服饰默默诉说着疍家人过往与风浪搏斗、多姿多彩的海上生活,让人惊叹于疍家人勇立潮头的智慧和勇气。

郑石喜还兼任“讲解员”的角色,他平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三亚疍家人的生活习俗、传统文化、捕鱼技艺和造船技术。

过去,渔船不仅是疍家人的生产工具,也是疍家人海上的家。随着时光推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渔船在漫长的耕海生涯中经历了从无帆到有帆,又从有帆到无帆的变化。在陈列的渔船模型中,有造型简单的平头艇、翘尾船,也有网罩船等新型作业渔船。“平头艇是疍家人最早使用的渔船,靠双桨推动,在河内适当的水域定置罾网、放鱼笼作业,全家人生活在船上。”郑石喜说,因为平头艇的船头较平,所以叫平头艇,当地也称“桥仔”。

疍家人靠打鱼为生,缆绳是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展示不同类型的缆绳,包括曲蔴缆、黄蔴、椰子衣缆等,其作用大多为保持桅杆的直立和稳定。

常年漂泊海上,疍家人创作出独特的疍家曲调“咸水歌”,他们不仅在出海打鱼时唱,在日常织网聊天时也会吟唱,承载着“一曲传情,寄情于景”的疍家海上民俗文化。

“大海,波涛,千重浪;渔船,捕鱼,在海上……”闲暇时,郑石喜结合疍家人日常生产、生活情景以及如今的美好生活,创作了不少新的疍家歌曲,还在陈列馆组织开展疍歌大合唱等活动,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疍歌。

疍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风俗民情丰富,且地方色彩浓厚。为保护和传承疍家文化,郑石喜还编著了《疍家岁月》等书籍,记录疍家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更多层次地展示疍家文化的魅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疍家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疍家人离开了祖祖辈辈居住的疍家棚,迁居岸上。谈及如何进一步提升疍家文化的影响力,年近七旬的郑石喜透露,目前正在筹备成立三亚疍家文化协会,协会成立后,将通过疍歌演出、比赛以及出版书籍等方式,让古老的疍家文化一代又一代保存和传承下去。

陵水新村渔家女队:

咸水歌唱疍家情

“鱼多多/虾大大/丰收返去就是过瘾/蟹多多/螺大大/阿爸阿妈最精神”……日前,在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的海南疍家博物馆举办的开馆仪式上,合唱节目《我们疍家人》惊艳亮相,歌声悠扬婉转、圆润柔美,将疍家人勤俭、勇敢的特质和海上丰收的喜悦心情娓娓道来。

平日里的疍家人随处可歌。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

海南日报记者徐慧玲

“鱼多多/虾大大/丰收返去就是过瘾/蟹多多/螺大大/阿爸阿妈最精神”……日前,在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的海南疍家博物馆举办的开馆仪式上,合唱节目《我们疍家人》惊艳亮相,歌声悠扬婉转、圆润柔美,将疍家人勤俭、勇敢的特质和海上丰收的喜悦心情娓娓道来。

都说有海的地方就有疍歌。疍歌又称为“咸水歌”,记录着疍家人日常生产、生活情景,是疍家人精神、情感世界的真实反映。在此次合唱节目的表演者中,既有陵水新村镇渔民小学的学生,也有来自新村镇的渔家女队——疍家水仙花。

平日里的疍家人随处可歌。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疍家水仙花队4名成员都是新村镇土生土长的疍家人,自小在疍家渔船上长大,平均年龄40多岁。”疍家水仙花队队长、新村疍家本土歌者李秋兰说,该队队名源自疍歌《水仙花》,这是一首讲述旧时疍家爱情故事的歌曲。

依水而生的人,自然喜欢依水而歌。“想要了解疍家文化,不妨先听一听我们的疍家调。”在疍家水仙花成员黄丽云看来,疍家人喜欢唱歌是刻在基因里的,她说不清疍歌的起源,但自打有记忆起,母亲徐梅彩的歌声就陪伴着她成长。

海上生活单调枯燥,唱歌可谓是疍家人难得的娱乐方式,不仅可以解除苦闷与忧愁,还诉说着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疍家人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那些旋律甜润婉转的疍家调,迎着海风,顺着海韵,成为每一个疍家儿女的音乐启蒙。“疍家水仙花成员中,大多是地地道道的渔家妇女,有的做餐饮生意,有的打渔谋生,除了队长李秋兰,其余成员都没有学过乐器,甚至不认识乐谱。”黄丽云说。

舞台上,身着疍家服饰的渔家女落落大方,神情自信从容,展示了疍家女子的坚韧和勇敢,歌声悠悠,把观众带进了鱼满仓的生动劳作场面。

“过去,疍家人一边劳作一边唱歌,抓到大鱼就唱鱼的歌,编织渔网就唱渔网的歌,就连哄着小孩入睡也创作出疍家人的摇篮曲。这些歌有的没有歌本,完全靠个人的想象力作词。”如今69岁的徐梅彩仍热爱哼唱疍家歌曲,“咸水歌取材广泛,从亲情、友情、爱情到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情感,皆可通过歌声表达。”

疍家渔歌展演。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平日里,疍家水仙花成员各回各家忙活,每逢演出前夕,李秋兰就会召集大伙一起排练。尽管集体排练的时间并不长,可一到舞台上,疍家水仙花成员配合十分默契,无论是演绎疍家人生产劳动时的姿态,还是歌唱母亲哄睡孩子时的温情,举手投足间勾起人们遥远的记忆。疍家水仙花成员叶雪珠认为,她们虽然没有统一设计舞蹈动作,但每次演出,大家都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真切朴素的演绎自然容易打动人。

以前,几乎每个疍家人都会传唱咸水歌,歌唱形式丰富,或独自哼唱,或船上对唱,甚至搭台斗歌。如今,疍家人上岸居住,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喜唱、懂唱咸水歌的人越来越少了。

“咸水歌是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我们不能丢弃。”徐梅彩说,看到女儿登上舞台演唱疍歌,成为疍家文化的传播者,她倍感欣慰。她说,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疍家文化的发展,让一代代疍家人吟唱的咸水歌更好地传承下去。

陵水疍歌传唱者李秋兰:

唱活一曲《水仙花》

梳起麻花辫,穿上疍家衣,陵水黎族自治县疍歌传唱者李秋兰又登台表演了。这是李秋兰的生活常态,也是她最爱的生活状态。“身边的朋友常和我开玩笑,说我不会说话,就会唱歌。”李秋兰说。

疍家歌手李秋兰。

从小听着疍歌长大的李秋兰,对疍歌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随时随地哼上几句疍歌,悠扬的曲调久久回旋。“疍歌是疍家人所唱的歌,也称作疍家渔歌或咸水歌,它记录着疍家人日常生产、生活情景,反映疍家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李秋兰说。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

海南日报记者李艳玫

梳起麻花辫,穿上疍家衣,陵水黎族自治县疍歌传唱者李秋兰又登台表演了。这是李秋兰的生活常态,也是她最爱的生活状态。“身边的朋友常和我开玩笑,说我不会说话,就会唱歌。”李秋兰说。

从小听着疍歌长大的李秋兰,对疍歌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随时随地哼上几句疍歌,悠扬的曲调久久回旋。“疍歌是疍家人所唱的歌,也称作疍家渔歌或咸水歌,它记录着疍家人日常生产、生活情景,反映疍家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李秋兰说。

疍家歌手李秋兰。

在海南疍家博物馆开馆仪式中,李秋兰带领疍家水仙花队队员和陵水新村镇渔民小学学生登台演出。他们演唱的疍歌《我们都是疍家人》《月光摇篮曲》,节奏轻快,旋律动听,有观众直呼:“原来,疍歌这么好听。”

长大以后再听唱疍调,李秋兰发现疍调里面还蕴含了许多生活的哲理:“例如有一首疍调写的是嫁女歌,内容是父母嫁女儿很不舍,但在出嫁前还是教她到夫家后要孝顺公婆、勤俭持家等,这些都是疍家人祖祖辈辈传唱下来的生活智慧。”

“疍歌取材广泛,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喜怒哀乐的内心情感、生活和劳作中的点滴事情,皆可歌唱。它的歌词简洁生动,情感真挚,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李秋兰说,从演唱的曲调上,疍歌可分为叹家姐调、木鱼诗调、白啰调、咕哩妹调4个曲调;于题材内容而言,则可分为情歌、劳动歌、仪式(婚、丧、祭祀)歌、生活歌、时政歌等,其中以情歌、劳动歌和仪式歌所占篇幅较多,涉及内容比较广。

《水仙花》是李秋兰最爱唱的疍歌之一,其所用的“木鱼诗调”是疍歌的声调之一。她的演唱时而婉转细腻,时而跌宕起伏,不仅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还对自己身世的悲惨与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控诉。她的演唱赋予这首作品以鲜活的品格。这首作品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后,收获了不少点赞,也让这位海南本土疍家歌手被更多人所认识。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疍家人离开了水面,迁居到岸上,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疍歌的传唱也受到了局限。“现在,不少疍家的年轻人、小孩子不会说疍家话,更不会唱疍歌了,不利于传承疍家文化。”李秋兰因此决定行动起来,让更多的疍家人了解并热爱疍家文化。

把疍歌唱给更多人听的同时,李秋兰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学会了唱疍歌。在陵水新村镇渔民小学,时常可以看到李秋兰的身影。她走进校园里,教孩子们唱疍歌。在她的精心教学和学校的大力推动下,校园里的疍家文化氛围日渐浓烈起来,学生们不仅会唱疍歌,还喜欢唱疍歌,并经常登台演出。

为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疍家文化,李秋兰还成立了疍家文化传播工作室,协助陵水县收集、整理疍歌,为《疍歌人人唱》的出版作准备。她的包里随时放着初稿,一得空就拿出来校对,并尝试将传统疍歌改编得更“年轻”、更贴近当下的生活。

“我希望更多的人来学唱疍歌,喜欢唱疍歌。我希望疍家文化可以一代又一代保存和传承下去。”李秋兰说。

渔排晨歌

凌晨6时,天还未亮,疍家女人已在渔港码头等渔船归来。她们头戴斗笠,面戴围巾,脚穿胶鞋,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出海的疍家渔船,载着连夜捕捞的渔获归港,马达声声,响彻陵水新村潟湖;涟漪层层,是螺旋桨在海面作画。

早晨,热闹的陵水新村疍家渔港,新鲜的渔获堆满码头。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2023年10月9日B16版)

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文\图

凌晨6时,天还未亮,疍家女人已在渔港码头等渔船归来。她们头戴斗笠,面戴围巾,脚穿胶鞋,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出海的疍家渔船,载着连夜捕捞的渔获归港,马达声声,响彻陵水新村潟湖;涟漪层层,是螺旋桨在海面作画。

早晨,热闹的陵水新村疍家渔港,新鲜的渔获堆满码头。

陵水新村潟湖上,出海归来的渔船,与水面形成美丽的画卷。

早上7时,天际晨光逐渐明朗,码头热闹起来。稀疏的马达声渐变繁杂,一艘艘船只成群结队归来,渔港开始变得拥挤。

船上的男人,将一筐筐新鲜的渔获搬运上岸,堆满码头。码头上的女人,和买家讨价还价,直到将新鲜海鱼卖个好价钱。

清晨接着夜晚,连天忙碌的“丰收乐曲”,在渔港码头“奏响”。

陵水新村疍家渔港,渔民和买家在交易。

陵水新村潟湖上,一排排漂浮海面的疍家渔排,形成了广阔的海上村落。

在渔港一旁,新村潟湖上,是一排排漂浮于海面的疍家渔排。每家每户的船屋和渔排相互挨着,由点成线、由线成片,形成了广阔的海上村落。船屋外是“田”字形养殖网箱,勤劳的疍家人清晨起来,吃过简单的早餐后,就开始忙碌,给鱼苗喂食、洗涮渔排、编织渔网。

陵水新村疍家渔港,渔民和他们的渔获。

陵水新村疍家渔港,一艘满载渔获的渔船准备进港停靠。

起早贪黑,是勤劳的疍家人耕海牧渔千百年来养成的生活状态,早晨疍家渔排的繁忙景象,便是明证。

目前,海南陵水是疍家人聚居人数最多,也是最为集中的地方,约有3000多户,1.5万人,有渔排400余户,船舶1700余艘,时至今日仍有部分疍家人在海上生产生活。

原标题:《文化“佳肴”味悠长 疍家“史诗”底蕴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