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博物学与“观自然”: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路径 | 读后感

2023-10-11 11: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近日,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一棵树、一朵云,怎么治愈了当代年轻人?》一文,围绕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的博物情节展开,讲述了博物学的知识和故事。这篇文章令笔者想到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于2020年7月提出的一个自然保护方法——“观自然”。

“观自然”(Naturewatching),旨在通过鼓励公众观察和欣赏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从而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和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这一概念的由来和意义彰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观自然”与博物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

博物学对应的英文为natural history,此词组来源于老普林尼的著作《博物志》(Historia Naturalis )。在古代,history大致相当于研究、探究的意思,词组的字面意思是对大自然的探究。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学问,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类科学的发展,包括医学、农学、地质学、生态学等,与“博物”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博物学的发展,贯穿着这些自然学科的不断开拓创新。但近现代以来,学科分类越细致,科学仪器越精密,博物学却逐渐走向衰落。“麦草不分”“能操纵DNA,却不知物种与自然”的状况,并不罕见。这是不是另一个层面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博物,不需要很专业的知识,它甚至是可以从无到有的。试想,一位公众因为喜欢某一种昆虫,或为生在崖边的草花所吸引,在绿草蓝天的映衬下,沉浸在这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又宁静美好的场景中,并用手机拍照,去识别它们,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在以后的脚步匆匆中,当再次与它们相遇时,便会忍不住去观察它们,去分享它们,给身边的朋友去普及它们,这些偶然却日常的“缘分”,总是会让我们“会心一笑”。

(北京郊野自由盛开的槭叶铁线莲 拍摄:魏尧)

博物的过程,也是观自然的过程。当人们开始因为对某一自然事物的兴趣、认识、了解,而逐渐走向自然、亲近生物,并去感知它们的习性与美感,发现它们的奥秘的时候,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爱护之情,也将油然而生。那么,“观自然”所倡导的爱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可以通过更广泛的人民的参与来实现。

当更多的人们能够在对“自然的关注和理解”这一情感层次来沟通时就会发现,呼吁摒弃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更深层次地发掘自然万物之间的深刻羁绊——物种与基因之间、物种与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人们把自然喜爱转化为切实的保护行动,是如此的自然而然。

在工业化发展迅速,城市的钢筋水泥将人与自然切割的越来越远的今天,博物与观自然,也许能帮助我们匆忙且焦虑的心宁静下来,治愈自己的同时,也能够体会万物的精彩。当然,这也需要城市建设,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博物机会。

2021年绿会融媒发布的一篇刘华杰推荐阅读的《北京自然笔记》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路越修越宽,楼越盖越高,似乎越来越人工化,……长期以来,城市规划者们还未充分意识到本土物种的重要性,没有为市民认识、欣赏、保护本土植物提供足够的便利……。

构建城市博物空间,培养博物公民,“观自然”即可成为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优质路径。

(图源:绿会融媒)

文/Tammy 审/cherry 编/angel

拓展阅读:

1.“观自然”概念的由来、价值和意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271094711558631&wfr=spider&for=pc

2.刘华杰:认识并欣赏城市周边的植物 | 《北京自然笔记》荐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909176455964072&wfr=spider&for=pc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