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河之水从何而来?

2023-10-10 12: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端午龙舟逐浪竞渡的场景

仍历历在目

江河纵横、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

孕育了广州天河

独特的龙舟文化

也正是天河猎德涌、车陂涌、

沙河涌、深涌等河涌

对区域文化的形成

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们傍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兴。

天河之水从何来?从水井池塘、龙舟文化、交通渡口,便可窥得过去人们生活聚集的繁荣,今年广州市委“1312”思路举措的提出,明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样板。

今日回溯天河水畔生态环境的变迁,在一河两岸中实现旧村与新城的百年隔空对话。

饮水思源:

天河之水从何来?

01

北周·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饮水思源”。

车陂涌是天河区流域面积最大、流程最长的河涌。

车陂涌起源于天河区北部龙洞水库,由北向南流经渔沙坦、龙洞村、华南国家植物园、车陂村等地,穿越环城高速、广园快速、广深铁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等多条交通要道,最后汇入珠江。

据《车陂村志》记载,千百年前的车陂涌两岸是一块滩涂地,车陂村的先祖们为躲避北方战乱,翻山越岭,从多地辗转来到永泰乡,也就是今日的车陂择地而居,在车陂涌两岸围田垦殖,形成村落。

车陂在宋元时期属永泰乡,后改称龙溪村,明清时期才改称车陂。

据居住车陂的长者讲述,有关“车陂”名字由来,其中一种说法是源于车陂水灌溉农田,“车”作动词,“陂”为塘,取其意称作“车陂”。

另外一种说法是明清时期车陂北侧有一条官路通往京城,每天官路车水马龙,往来马车络绎不绝,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大便利,一些富裕的村民也拥有马车,因此称有“车”,龙溪上游筑陂拦水,自流灌溉农田,此称有“陂”,所以取名“车陂”。

可见,发源于龙眼洞的车陂涌养活了车陂人,滋润了车陂人。

车陂60%以上的农田受益于龙溪水,还有30%靠潮水灌溉。过去,车陂村绝大多数农田靠龙溪水自流灌溉,旱涝保收,田园蔬果飘香,池塘鱼肥畜旺。

漫步车陂涌,会发现如今尚存的位于车陂涌中游的岑村河段的棠下陂头拦河坝。

拦河坝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1965年重修,筑坝石头采自5公里外的火炉山。坝宽16.96米,高8米,底座宽30米,建筑占地面积230平方米。2014年再次重建,现在为混凝土坝。

车陂筑陂蓄水已有上百年历史。据《天河区旧志》,车陂水在明清时期是天河区重要的水利灌溉来源,过去,村民为争夺水源常常与其他村落争斗。

后来,车陂联合棠下在车陂涌上游筑坝截流,蓄水塘伸延至岑村。在蓄水塘边开一条水圳将水引入农田,受益面积1000多亩。

此外,车陂涌蓄水塘的下游还设两个抽水机站,将水引灌农田。在车陂西南部、东南部分别兴建几个电动排灌站,遇旱抽水上田,逢涝排水出涌。随着水利工程的兴修,村民终于无须再争夺水源。

随着城市的发展,昔日的农田已成为今日的高楼,唯有依旧波涛汹涌的拦河坝还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人文之源:天河之水到哪去?

02

天河先民缘水而居,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山水形势改造自然环境,重视水利设施建设,修渠建坝,引水灌田。同时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水神崇拜民俗。

据闻清乾隆年间郝公和尚在龙溪(车陂涌)源头龙洞筲箕窝选定坝址,棠下、车陂村民联合在车陂涌上游拦坝筑陂,将龙溪水引灌两村农田,改善水利条件,解决当时的旱情。棠下陂头与郝公和尚(民间传说)项目在2009年列入天河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除了车陂涌,还有位于今天河区东部及黄埔区西部的深涌(含主涌及支涌)。

深涌北起长鹅头和钟岭,南至珠江,西起大观路及东环高速,东至茅岗立交,主要流经天河区黄村、珠吉、前进街,水系复杂,支涌众多,河涌总长约22.2公里。

据清代吉山村《重修古涌碑》记载:“我东山祖卜居开基于此,首事疆理,度南向之田,以贻子孙。而又恐水泉之利不能遍,遂凿地导水蜿蜒而来,支分而往,名曰深涌。涝则决田之水自遂入于沟,旱则取沟之水自遂达于田。虽亦浚畎浍之遗风乎,实则为后世虑至深且悉也。”

碑文记录了当地村民凿地引流、旱涝保收的农耕智慧,是“深涌”最早的文字记载。

而猎德涌可谓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河涌。

行走猎德涌碧道,会发现河涌低水位运行已成为常态,河涌虽然水位很低,但却也波光粼粼。

天河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低水位运行,河涌实现从过去阴暗的厌氧环境,到现在日晒明亮的有氧环境。

“如今鹭鸟纷飞,实际上也是河道低水位运行的意外收获。低水位运行可以露出小沙洲,白鹭也有了栖息的地方,低水位还能促进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实现生态自净功能。”该负责人说。

在日常管理中,天河区优化补水方式,利用大观净水厂中水补入猎德涌、车陂涌、棠下涌,猎德涌“降水位、少清淤、不调水”的河涌生态治理方式让河涌获得实实在在的改变。

如今,天河30条黑臭河涌持续实现不黑不臭、“长制久清”,水清岸绿鹭鸟飞,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最直观体现。

2018年12月底,广州制定全市碧道建设方案。在各区碧道建设试点任务表中,车陂涌(文化水乡段)碧道建设被纳入了广州11区碧道建设试点之一。

车陂村具有历史悠久的龙舟文化,车陂涌碧道结合龙舟文化的精髓,打造车陂“四桥六景”。

近年来,天河坚持以碧道建设为牵引,稳步推进全区水安全补短板和水污染治理。

区内碧道建设工作切实遵循“清、通、修、立、造”的思路,顺利完成6宗11.1公里年度碧道建设任务,到2022年底,累计建成市区两级碧道50.8公里。

天河区水务局方面表示,接下来将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碧道建设,助力构建华南国家植物园和谐共生的水生态环境,“十四五”科学规划实施全流域河道修复工作,构建全流域再生利用系统,形成安全行洪通道、自然生态廊道、文化休闲漫道、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

原标题:《天河之水从何而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