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鸿寿坊,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15分钟生活圈里的商业智慧。
从地下车库坐直梯到商业一楼,门一打开便是人头攒动的生鲜超市。人们从四面涌入,有人低头打量菜色,有人则在水果摊喝着咖啡,相互聊天。
穿过一个个档口,中央广场的人们或成群结对、拍照留念,或带着爱宠围坐于外摆位、享用面包咖啡;彼此距离相近,却互不打扰。
穿过广场侧的弄堂就走到了新会路西康路路口,岚山早餐公司坐满了年轻人,与一旁川流不息的街道,形成一种独特的照应。
这些画面叠加在一起,便是鸿寿坊最近的日常。
趁着国庆档,鸿寿坊正式开门迎客,并收获了居高不下的客流和良好口碑,这幅在石库门里充满“精致烟火气”的生活画卷,向我们徐徐展开。
更为“柔性”的小城市空间
在分析鸿寿坊之前,我们先看看大城市和小空间的关系,这是近50年来全球城市社会学者们始终关注的问题。
在19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威廉·H·怀特便意识到了“小空间场所价值”,提出了小空间“巨大的加乘效果”:城市无处不在的小空间,会对城市生活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不止使用它的人数,还有更多经过它、与它产生共鸣的人……
来到50年后的上海,这座聚集了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国际城市也正关注着社区的重构。2016年,上海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用更为小尺度的空间网络构建让人们获得更为便利、健康、友好的社区生活。
和新区相比,15分钟生活圈内的小空间是“柔性的”。
邻里间亲切互助、日常出行伴随着街边的小惊喜,这样的柔性,更容易唤起人们与城市的情感联结,它是柔韧弹性的,是轻松省力的,也是公共和互惠的,为日常生活带来轻松、舒适与关怀。
这其中,商业成了嫁接不同场景的重要媒介,但除了常规的“小型社区商业配套”,还有什么可能性,在满足生活的各种需求的同时,又能展现上海本地独特韵味?
鸿寿坊在这个时间点开街,便有了更不一样的意义。
始建于1933年的鸿寿坊地处普陀社区内部,是典型的砖木结构二层石库门建筑。2016年,700户老居民完成了乔迁之喜,它的改造后来移交给了瑞安,进入了老建筑更新的新篇章。
经4年设计与改造,鸿寿坊成了一座体量1.5万平方米的里弄型商业。但它并未按照常规化的“餐饮/零售/体验”来进行商业布局,而类似“潮流、艺术”等标签化的内容形式也并未在此发生。
相反,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三餐”上,将首批60余个富有日常生活气质的,绝大多数以美食为主的商户品牌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处小而美的属于附近和日常的消费场所。
更深远的目标则是成为理想的附近,深入社区,关注更为朴实的需求,如:如何获得三餐健康、保持身心平衡与自我实现,以及如何让邻居们更多地参与人文活动。
由此,一个“以老建筑为表里,本地生活为内核”的小城市空间新样板,正浮现出来。
上海味道,
与“精致烟火气”
如果将上海比喻成一个大社区,那么这个社区兼具中西海派,雅俗共赏,吃穿讲究“性价比”。
上海的饮食文化最能体现这点,像德大西菜馆里的经典套餐,凯司令的甜点,哪怕是寻常百姓家里的餐桌上,炸猪排、罗宋汤、土豆沙拉这三个海派西餐“老三样” 都是必不可少。很多上了岁数的上海老人,仍保持着一份生活的情调,精心打扮一番再出门买菜,在家可能也手捧一杯咖啡,听听爵士乐。
包容的、讲究的、又不失性价比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上海味道”。
鸿寿坊将商业目标定成“精致烟火气”时,就已经表明了态度:把商业置于市民中,把市民和日常生活带回弄堂里。也正得益于这个初期建立,后期又一以贯之的视角,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全然不同的界面。
从这点出发,也就不难理解“食于日常”为什么在鸿寿坊里无比重要了。
60余个品牌里,大部分为来自不同地方风味、不同领域的餐饮、美食品牌,在饮食中描绘真实的烟火气;其中,3号楼的鸿寿坊食集,这个第三代 Foodie Social 从 mall 里走出来,更是得到最具有烟火气的呈现:近5000平方米,集结便民惠民生鲜店、各地街头老号、品质网红与口碑名店等30多个美食品牌,用上万款食物链接邻里关系。
如此重美食,倒也是符合长寿路商圈曾经夜生活的底色——“这很普陀。”我一住普陀的朋友这么和我评价道。
“菜市” 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尽管附近3公里已经囊括了数个精品超市品牌和菜市场,但鸿寿坊与本地运营商联合打造的“荟森生鲜”还是获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在品控上的用心和菜价合理性的保证也让它成为开业期间最火爆的商户之一。
△ 荟森生鲜
还有一些个体经营者的身影,他们是市井气质真正的“操盘手”。
例如从召稼楼搬过来的上军宁波海鲜菜,开了30年的沪上王记葱油饼,由老板和他父母共同经营的水饺品牌桃十一胶东海鲜水饺,来到二楼则是一家家熟悉的餐饮商户,既有满足本地居民口味的小笼、面馆,也有地方菜系的湘西小炒、冒烤鸭、越南河粉,满足各类人群的口味需求。
更有趣的是,在本地小吃和菜市旁,居然有一家装修颇具考究的寿司店SUSHIBROTHER,以及一家海鲜档口L'Azur Fish Market,这种中西风味随性混搭组合,这种新鲜的生活味,平时在街头倒是随处可见,但在一个正儿八经的商业里,这还是头一次见,但却又如此合理。
为体现一种“跨世代融合”,你很容易发现这里的餐饮形成了高度的混搭融合,价格公道又不失品质,日常三餐都能在这里找到好选择。无论是咖啡+葱油饼,还是几百块就能体验千元级别的omasake,均能在此实现。
就连艺术装置也与食有关。
主入口的《上海点心》便将上海人熟悉的“油条”作为介质,以当代视觉转译,另一通道的路灯,则以螃蟹蒸笼为灵感,成为鸿寿坊开业期间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 社区公共艺术装置《上海点心》
△ 用蒸大闸蟹的蒸格做的灯
随行的朋友笑称,也就上海的商业,敢这么玩儿。“这个倒是上海人最喜欢的花头精。”我回应到。
公共性:
能容纳所有人的小“天地”
以往,“老建筑”一定是商业的看头,但在鸿寿坊,这些似乎都被隐在了后头,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鲜活的人群。毕竟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中,人才是这个场子里的主角。
人本主义的建筑理念为此打好了基底。改造后的鸿寿坊街区沿袭了原先两层楼的建筑层次,通过空中连廊形成彼此衔接,保留了传统弄堂的“鱼骨状肌理”,这一好处是,人群可以从四面八方轻松进入,并在其中自在游走。
中央广场真是一处不错的观察人群的点位。密度高却不拥挤,开放的视野能让阳光充分射入,围合的餐厅外摆位以及设计精巧的公共设施,保证了人们既能随性走动,随时坐坐;还能围在一起,听“老法师”讲讲上海故事。
△ 国家一级面点师朱厘米在现场讲述上海街头点心故事。
「兜个好街市」,这个主打参与感的打卡活动,也获得了市民街坊的高度参与。大家轻松在场内走一圈,打个卡就能收获一篮子蔬菜和其它“战利品”回家,如此接地气,获得了老少咸宜的高参与度。
△ 兜个好街市
与饮食混搭对应的,是人群的混搭。
一边是排队买烧腊的本地市民,一边是在树荫下的外摆位吃着早午餐的外国家庭;一对60后老夫妻和80后老夫妻可以同时坐在一起,享用早餐,互不打扰——这种极为包容多元的人群画像,恰好也展现了上海的“海纳百川”精神:接纳所有可能性,也欢迎所有人来此安家。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关于“老人友好”。
尽管这并不是鸿寿坊对外主打的标签,但从每一位中老年客脸上,你能感觉“他们确实挺喜欢这”,在既新又熟悉的石库门商业里,和家人们、姐妹们相约这里拍照纪念,坐下来吃地道的上海小吃,再买点炒货、熟食带回家。
“我曾经就住在这,弄堂就是我们的家,现在有种回家的感觉。”
一位让我帮她拍照的阿姨,和我感慨到,这位纯偶遇聊上天的阿姨,是曾经鸿寿坊的老居民。
从地方中来,到日常生活中去,提供符合当下时代的社区内容;它允许松散和自由,人群也自然在其中获得更自在的体验。这就是鸿寿坊向我们传递的“精致烟火气”。
城市更新,
藏在地方生活的细节里
再回看当下上海的城市更新,一方面,从城市名片级的商业目的地,到老城片区级的规模更新,再深入到社区内部改善民生的服务设施、硬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硬件背后,更需要窥见真实生活,回归生活本源的“软件”:什么是更能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什么是最为市民普遍认可的,什么又是更能体现本城精神文化的,能长期为人所用的内容。
△ 在原有自然景观上增加的可食园艺,将农作物作为景观,后续会组织社区的园艺活动。
鸿寿坊之所以让人惊喜,是它抛开了一切技法,在读懂 “属于上海的味道” 后,再把这个抽象的感觉,用商业的方法呈现在市民面前,这才会让这个小尺度空间成为一个聚气、舒适的目的地,所有修复好的建筑与商业内容“退到”后面,让人成为其中的主角,让生活回归于上海里弄之间。
用精致又不张扬的商业表达,
以符合时代审美的生活气韵,
回归熙熙攘攘的街市热闹感;
在广场擦肩而过后的彼此点头,在人们脸上表现出来的愉悦之中,感受着真实的生活。
如此平常,却又让人念念不忘。
当然,要“读懂一座城市的文化”,这已经十分考验一家商业公司的水平,这与商业资源、经验无关。而鸿寿坊能做到如此精准地将上海的日常呈现出来,也许就来自于瑞安二十多年深耕上海打下的基础。
“瑞安是懂上海的。” 这句话一点不假。
不管世纪之交的城市地标之作上海新天地,与社区深度勾连的杨浦创智天地、虹口瑞虹天地,还是见证大虹桥发展的虹桥天地,“让生活有另一种写法”的蟠龙天地,直至今天的鸿寿坊以及未来的召稼楼……
这些在上海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在不同区域推出的项目,连起来,便是上海二十多年城市更新的脚步,从市中心的新天地到公园里的新天地,从海派风情石库门到江南烟雨里的粉墙黛瓦。
归根结底,城市更新始终在探讨“如何共存”——文化与商业,旧的记忆与新的发展,历史肌理和当代社会结构成长起来的新居民。
深入地方,读懂地方,表达地方,
这样的城市更新,才会获得地方尊重,赢得长期口碑。
撰文:锐裘、丁猫
编辑:丁猫
Reference:
1. 1970年代,威廉·H·怀特成立了“街头生活项目”的研究小组。在观察城市公共空间10年后,他发表了《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一书,为后期各界人士观察城市空间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2. 丹麦著名城市设计师扬·盖尔先生在近期发表了新作《柔性城市》,展示了如何在人性尺度上构建高密度环境,让城市更高效、宜居,同时与自然建立更好的联系。这部作品亦是鸿寿坊团队在筹备时参考资料之一。
原标题:《鸿寿坊,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