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曲艺界连失大师,“笑的艺术”如何直面传承、创新
对中国曲艺爱好者来说,9月是悲伤的月份。11日,我们失去了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在月初月尾,我们又分别失去了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和师胜杰。
66岁师胜杰的去世特别让人惋惜,不仅因为他年纪并不算大,更由于他的独特地位。此前,他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对普通人来说,这不是什么高级职务,但是业内人知道,他既能协助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工作,又能利用这个职务把相声界团结在一起。
具体点来说,他和姜昆与郭德纲的关系都很好——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他温和的性格。如今的相声界看似平静,观众心目中却也各有喜好。姜昆曾公开指责郭德纲的相声“三俗”,而郭德纲却又是相声界具有市场号召力和原创性的人物。
郭德纲不久前去看望了师胜杰。他当年跟随侯耀文学习时,师胜杰也教了他很多。师胜杰是侯宝林的学生,和侯耀文关系好不难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10年前郭德纲刚起步面临困难的时候,师胜杰毫无保留地支持了他,甚至说愿意“向郭德纲学习”。在门派林立的相声界,这种提携后辈的态度尤其难得。
每一个有分量的相声演员去世,都会引发一些人际关系的猜测。师胜杰的去世,可能意味着在相声界,再没有如他这样有亲和力的人物充当粘合剂。
撇开相声演员,单就现在的相声而言,如果说80年代相声面临“如何适应电视时代”的问题,那么,今天相声界的主要问题则是如何面临“后电视时代”和互联网文化。
昨晚,我特意看了师胜杰1998年春晚作品《同桌的你》,这被视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这个当年还觉得不错的作品,如今看显得相当简陋。它的时间太短,只有几分钟;它的标题来自于当年的流行歌曲,当初的时尚现在看来正好是过时;它的包袱“小时候说话都不利索的女同学,现在你猜干嘛呢?……她是BP机的话务员。”对今天的观众来说,也很难找到笑点。
时间似乎以一种加速度的状态前进,让人叹息。但由此也能看出“联欢晚会”这种独特形式,对相声表演造就的缺陷。要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讨好观众,演员往往喜欢拿当年的热点开涮,可热点多是转瞬即逝的。
更重要的是,晚会演出的形式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相声演员的思维。能够上春晚是一种诱惑,也是实实在在的荣誉和利益。相声演员的日常创作和练习,如果都围绕春晚的逻辑进行,时间久了,就会逐渐失去了在剧场演出的能力,也失去了深度创作力。这一点郭德纲正好相反,他在春晚上的表现总是很一般,但却多少实现了相声的复兴,能够在剧场卖票演出。
互联网时代对相声又是一个冲击。2000年前后互联网刚兴起时,相声演员可以利用信息时间差,从网上看段子来取悦还不经常上网的观众。今天,观众已经掌握了比相声演员更多的段子,也更有幽默能力。当在电视上看到相声演员一本正经地说着早已在朋友圈传遍的段子,人们感受到就不是幽默,而是尴尬。
这是相声界面临的新形势,也是相声创作和繁荣的障碍。长达40年的晚会型相声给了人们欢乐,但也削弱了演员的创作力。而在网络时代,观众的见识和欣赏阈值大大提高,相声界不但需要演员有更好的说学逗唱功力,也需要真正的原创,需要真正的幽默能力,通过思维力来给观众惊喜。
老一辈相声演员的离去,让人感叹曲艺传承的困局。某种程度上讲,如何应对互联时代,是比技艺的传承更难的事。这当然不是师胜杰一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他的离去,却让人更加感受到了这种现实。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