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经信委:未来产业的发展是一场马拉松,比的是持久耐力
·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些领域发展速度超出想象,有些领域发展速度只是刚冒出一个苗头。
·未来产业发展期间要经历“看不清、等得起”两大痛点,产业的发展比的是谁更有持久力和耐力,今后,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还将持续优化未来产业创新生态,进一步推动未来产业场景建设和应用落地。
张宏韬在2023年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决赛开幕式上致辞。
“此次决赛,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10月9日,在2023年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决赛在上海闵行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开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称上海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在开幕式上表示,未来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马拉松长跑比赛,比的是谁更有持久力和耐力,今后,上海市经信委还将持续优化未来产业创新生态,进一步推动未来产业场景建设和应用落地。
张宏韬提到,人们常说未来产业要瞄准未来10年的产业进行培育,期间要经历“看不清、等得起”两大痛点,在实践过程中怎么去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是行业内共同关注的问题。但自去年9月《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发布一年时间以来,有些未来产业领域发展速度超出想象,“譬如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可能用不了十年时间,发展态势已经如火如荼”,张宏韬表示,结合参加决赛的项目来看,当下未来产业有加速发展的趋势,但仍然充满未知和挑战。
“未来产业不管是雾里看花看不清也好还是水中捞月,我们的核心是要坚定地往前走,去尝试。”张宏韬表示,首次“未来产业之星”大赛的举办既是对国内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借鉴,也是一次重大的尝试和突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澎湃科技了解到,作为国内首次以未来产业为主体的大赛,2023年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于今年3月份正式启动,共收取报名总数536个,其中项目组419个,人才组117个。此次入围决赛的项目组中,未来智能赛道最为热门,有10个项目入选决赛,聚焦智能计算、通用AI、扩展现实、量子科技、6G技术六大领域。入围决赛的40名高层次人才分别来自上海、安徽、江苏、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地,其中未来健康赛道和未来智能赛道较为热门,分别有13人、9人进入决赛。
当天举行的决赛中,共计30个未来产业项目组、40位高层次人才入围。大赛设置未来产业核爆奖、未来产业超能奖、未来产业风云奖。其中,未来产业核爆奖名额1个,参评项目组可得100万元现金大奖;未来产业超能奖名额20个,获奖项目或人才可得10万元现金大奖。除奖金外,获奖项目还可匹配赛投联动、政策支持、园区支持、金融支持等服务,最终评审结果将于近期公布。
进入决赛圈未来健康赛道的路演项目之一,来自上海欣吉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军告诉澎湃科技,报名参加大赛的目的不仅是打响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也希望能够得到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杨军认为,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较为集中,城市本身即是一张很好的名牌。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说,作为一家来自安徽的科创企业,参赛结果有没有拿奖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抓住机会与上海的科创资源产生链接。“我们公司之后可能会考虑在上海布局,这次参赛对我们来说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此次大赛的评审专家,来自上海领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黄岩告诉澎湃科技,首次举办大赛,报名参赛的项目水平之高、覆盖领域之广超出他的意料。他认为通过这次大赛,既能提升参赛科创项目的知名度,也能在后期为科创项目对接金融机构上提供一定的帮助。
“我相信第一届大赛品牌做好之后,第二届参赛项目领域会覆盖更多、水平也会更高。”黄岩说。
去年9月发布的《行动方案》显示,上海将布局未来产业,打造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到2030年,在五大产业集群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方案同时透露,上海将实施未来生态“雨林计划”,举办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立足国际视野、面向全球聚焦前沿科技与应用创新,以“项目+人才”双轮驱动的模式,推进未来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为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提供项目和人才支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