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念︱邓文宽:我与吴宗国老师的交往片断

邓文宽
2023-10-12 10:1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2022年8月7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宗国先生与世长辞。值吴先生逝世周年之际,私家历史特发布系列纪念文章,缅怀先生。

那个身躯高大、面相如佛的吴宗国老师,辞别人世就快一年了。可作为学生的我,从心底深处依然怀念着他。

我与吴老师的认识和交往有半个世纪之久。作为后学,我有两次在北大历史系学习的机会;又因读过隋唐历史专业的研究生,自然,是要向隋唐历史专家吴宗国老师不断请益的。

吴宗国先生

我第一次在北大历史系学习的时间是1972-1975年。那时因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学校一直没有正常的教学秩序,所学知识十分有限。三年里,我们班居然有九次下厂下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某个冬天,吴老师和我共十来个人被安排去河北固安县“学农”,我还是这个小分队的组长。一次,上面要求向村民宣讲相关政策,傍晚通知我们,次日早晨即要讲授。这个任务落在了吴老师身上。自然,他必须在当晚写出讲稿。可是农村条件十分有限,不可能找个单独房间让他加班。我们几个人睡在一户农家的通铺上。晚上别人都睡了,吴老师将身子倚在被子上斜躺着,开个手电筒写讲稿。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幕依然十分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第二次进入北大历史系,读隋唐历史的研究生。导师王永兴先生为我们开设了“敦煌文献”课程,这在北大历史系完全是头一遭。记得每次上课时,吴宗国老师也在后排坐一个位置,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因为这对于年近半百的他来说,也是全新的内容,而且同隋唐历史关系密切。吴老师就是这样静静地、细心地在为自己“充电”。作为学者的我自然懂得,这是真正的知识人品格——永不满足,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我的吴老师就是这样生活的。

1981年暑假,中国唐史学会组织了一支“丝绸之路考察队”,去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访古,吴老师和我都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时间达两个月之久。那一时段,吴老师健康状况不是太好。他告诉我,速效救心丸放在哪个口袋,紧急情况下如何帮他服用。到达吐鲁番的时候,一天下午,吴老师病了,但不是心脏问题。他浑身不适,十分难受,当时有人怀疑是具有传染性的“炭疽病”。队长宁可教授对我说:“晚上你和吴宗国睡在一起,负责照顾他,他是你的老师。”我欣然应命,愿意帮吴老师熬过这一关。好在他很快就恢复了健康,未有大碍。

1981年访古活动中,左前为吴宗国先生,先生右侧穿白衣服者为邓文宽

我在北大历史系读研究生的三年里,多次去吴老师家请益学问,都受到吴老师和他夫人刘念华老师的欢迎和关照。每次从他家出来,对吴老师的话我都要思考很久,认真品味他的见解。他对我说过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带学生不是要让他‘全明白’,而是要把他‘教糊涂’。”我理解他这句话的含义是:要让学生有问题意识,会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一个不会找问题并加以解决的人是不会有作为的。当然,我的某些看法也曾受到吴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我们曾经讨论过自北魏孝文帝始,直到唐开元天宝年间,实行了三百年之久的均田制问题。北魏初定的制度是,每年正月还授土地;而后来改为每年十月还授土地,并为隋唐所继承。这是为什么?我的看法是,北魏最初定令时,都城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来迁都到洛阳。大同气候寒冷,每年只种春小麦;而洛阳地处中原,气候温暖,种冬小麦而不种春小麦。冬小麦是农历八月末就要下种的。如果仍旧坚持原来的制度不变,每年正月才还授土地,农民下种时,还不知道来年这块地是否属于自己,他还有生产的积极性吗?吴老师说:“这个认识,恐怕也只有你这山西人能想到。”这样的讨论,自然加深了我们的师生情谊。有时赶上饭点,吴、刘二师便留我吃饭,我也就不加推让地跟他们一起用餐了。顺便说到,这样的蹭饭,在祝总斌老师家也有好几次。1980年夏尚未放暑假,山西老家遇到了一些事情,我便向其时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系主任祝总斌老师请假离京。祝老师知道我有了难处,他便从刚刚领到工资的信封里抽出四十元钱给我,让我去解决困难。几十年来,我一直记着祝老师的恩德,自己一个人多次,或带着老婆孩子去探望他。而就在去年,他也比吴宗国老师早一个月往生了。这里,作为学生的我,谨为二位师尊祈祷冥福了。

吴宗国、刘念华夫妇

吴老师是1934年5月出生的,2014年5月是他80岁大寿。受惠于他的学生们为他举办了一个寿宴。按理,我是必须参加的。可是非常不巧,就在那个时段,我被邀去巴黎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未能参加这次庆寿活动。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当年6月底7月初,我在乡下院子里种的宣化马奶子葡萄成熟了,我让妻子孙雅荣(她与我在北大历史系同班,都是吴老师的学生)帮我采摘了一小箱葡萄,亲自乘车送到蓝旗营吴宅,表达我对老师的祝福。此后只是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胡戟先生举办的那个中亚考察图片展览上见过最后一次。原因是,我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虽减轻了疼痛,但依然不便行走,于是就很少出门。偶尔同吴老师通个电话请安,也不能说得太多。几年前,山西老家红枣丰收,我让朋友帮助买了一些,分送亲戚和师友,自然也送了吴老师一份。吴老师收到后同我通了一次电话,感情真挚,让我心热。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谊尽在话语之中。

佛究竟涅槃,人终归要死,这是谁都不能避免的。不过,虽说生死无别,可也寿夭有异。我的老师吴宗国教授以88岁之龄辞别人世,算得是长寿之人了。吴老师,如今我这个75岁的老学生,依然深深地怀念着您——咱们在那边再叙,并继续探讨学问。

2023年6月13日凌晨于京东半亩园居

    责任编辑:钟源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