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都市化180年|熊月之:上海开埠、华洋混处与利益共同体

熊月之
2023-10-18 11:0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近代上海之所以能够超常发展,原因可以举出很多,但关键在于她是中外利益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不是按照什么国际法实践的结果,也不是什么国家、什么团体、什么人主观设计的结果,而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自发秩序的产物。上海开埠、华洋混处,是其中最原初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上海开埠之后,清政府开设了海关。

一、中外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英租界设立时,中英两方面的设计与遵循的原则,都是华洋分处。

这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租界与华人集聚地有一定距离;二是租界内华人不得建房、租房;三是外商单户租地面积不能太大;四是外商不得囤积土地,不得租而不用。这就从制度上对华洋分处做了规定与限制。

华洋分处的原则,在租界初期是得到切实遵守的。分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关节点为小刀会起义。1853年9月至1855年2月,上海县城被小刀会占领,大批华人涌入租界。对此,英国领事、租界当局都持反对态度。但是,外国商人欢迎这样的局面,而外国商人的态度,对于租界事务起决定性作用。1854年7月,租界修改了土地章程,认可了华洋混处的事实。

华洋混处局面出现以后,中英两方面官方都曾表示反对态度。中外官方都曾想重新回到分处状态,还是未能改变华洋混处的局面。

华洋混处与华洋分处,一字之差,但是就租界影响而言,则有天壤之别。混处,使得日后租界的人口97%以上是华人,让租界外国人不断提出扩界要求有了借口,进而使租界面积大为扩展。混处,使得华洋各种利益具体而微地混杂、夹缠、融合在一起,势必促成中外利益共同体形成,而分处则不然。

近代中国有26个租界,有些租界一直是华洋分处的,如广州沙面租界,在珠江中的一个半岛上,与外界区隔得很清楚,禁止华人居住;九江英租界则在四周修筑了围墙,设四座大栅门,朝启夜闭,禁止界外华人入内居住。这两个租界在近代的影响,就远不能与上海租界相提并论。

上海中外利益共同体的程度是逐渐加强的,特点也是逐渐显现出来的。

上海作为中外利益共同体,第一次突显在世人面前,是1860年6月至1862年6月,太平军进攻上海,上海中外力量联手抵抗太平军。太平军先后三次进攻上海,均被击退。外国殖民主义者与华人官僚绅商,联合成立中外会防局,共同对付太平军,英法等国驻沪领事、驻沪军队司令、上海道台、著名绅商,均参与其事,乃至合署议事。正是在中外力量联手抗击下,太平军进攻上海才最终遭致失败。否则,在太平军强大攻势下,上海无法避免苏州、杭州那些城市的命运。

自太平军战事以后,每遇战争,无论是中国国内战争,中外战争,还是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与外国的战争,上海租界都无一例外地宣布中立。1884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上海都保持中立。

二、共同体在持续增强上海城市安全方面的作用

上海作为中外利益共同体,最大的影响,是持续增强上海城市安全方面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救治传染病,减轻传染病对城市造成的危害,二是防止、抗击外力对上海城市的侵扰。

传染病不受地域限制,也不受政治制度限制。上海租界设立以后,很快便将西方预防、救治传染病的措施引进。近代大部分时间里,上海三家均设有预防、救治传染病的机构。三家防疫机构,工作区域虽各有侧重,但也互通信息,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这使得近代上海,在传染病防治方面,较内地很多地方,有效得多。

自太平天国战争以后,上海在各色战争中皆处于中立地位。这使得上海在战乱频仍的近代中国,成为一个地位特殊的和平岛、安全岛。随着中外在上海各种利益的加大,这种安全岛功能越发增强。最令人震撼的一次表现,是1900年东南互保的实施。

东南互保的结果,既阻止了英国等帝国主义对长江流域的占领,也抗拒了清政府对外宣战的命令,使上海城市避免了一场兵灾。

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力主东南互保,事后得到清政府的肯定与嘉奖。这不啻向世人宣布,上海作为中外利益共同体,是不受任何国际、国内局势变动影响的,哪怕在中外交战的极端情况下,这一共同体也稳如泰山。

此后,清末两次战争,即1904年日俄战争,与1911年的辛亥革命战争;民国多次战争,包括1924年至1925年的江浙军阀战争、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与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上海租界均保持中立。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这些战时中立,都是得到中外共同认可的。

正是在中外利益共同体影响下,1937年淞沪战争进行时,苏州河两岸才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观:“一边是炮声震天,一边是笙歌达旦。”正因为有此奇异格局,才会有四行仓库孤军的顽强存在,才会出现外国记者在外滩阳台上一边喝咖啡、一边了解战况的戏剧性场景。这在惊天动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无论欧洲还是亚洲,绝对找不出第二例。

“孤岛”时期,上海租界作为中外利益共同体继续存在,与当时特殊的国际形势密切相关。

一方面,上海是欧美各国在远东地区的商品交易中心。当时,德国对英国海上运输线处处加以破坏,对中立国船只进入英国进行封锁。英国等国,也对德国进行贸易封锁或限制。在这种博弈中,英国将上海当成原材料的市场来源,德国也通过各种渠道,将多种商品运送到沪,以换取其急需物资。这样,敌对的双方对上海都有巨大的利益需求。

另一方面,日本经济也需要上海“孤岛”的支援。日本是战争资源基本不能自给的国家,其重工业所需的石油、铁砂、铜等全数依赖进口,棉花、硫酸等工业原料,也大多需要进口。上海是日本获取、转运战略物资,以及套取外汇的中转市场。日军对租界实行的是“和平封锁”,只禁止中国船舶的海上交通运输,对第三国船只虽时有阻拦,但并不是完全禁止进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进出上海港的轮船,有将近六成属于中日以外的第三国。

上海安全岛功能的加强,还得力于中外共同疏浚黄浦江。

1870年代以后,长江、沿海轮船逐步大型化,对河道要求便较前为高,船舶吃水深度与上海河道淤浅的矛盾日益突出。经多次交涉,中外达成必须疏浚黄浦江的一致意见。从1889年到1891年,上海港口管理当局,试用挖泥机对吴淞口水道进行挖深。

1901年9月签订的《辛丑条约》第十一款第二条,特别规定设立黄浦河道局,费用由中外平摊。自1906年至1936年,中外联合对黄浦江水道,持续进行三十多年的疏浚,确保了上海航道的畅通,确保了上海港良港的地位。

三、共同体的自我增强功能

上海中外利益共同体形成以后,特别是庚子事变以后,具有明显的自我增强功能。

这突出表现在,安全系数与要素集聚互为因果。因为战时中立、安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中外企业集聚这里,致使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这里,而要素的集聚,又加大了这里的安全系数。庚子事变以后,上海作为和平岛、安全岛的名声传遍天下,所以,每遇战争,上海人口必然快速增加。

与此相一致,中外各类投资,也集中到上海。据统计,1930年,列强在华投资额中,英国的76.0%、美国的64.9%、法国的40.9%、日本的66.1%(东北除外),都集中在上海。中资方面,1932年-1933年,全中国现代棉纺织厂、面粉厂,均近一半在上海;烟草制品厂近八成在上海;全国各种现代工厂,也是近一半设在上海;中国现代制造业工人,有43%在上海;上海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1%。

上海作为中外利益共同体的自我增强功能,对于各色有权、有财、有才的人,吸引力特大,包括政要、遗老、政客与众多文化人。

辛亥革命以后,晚清遗老或对民国政权心怀不满的名人郑孝胥、缪荃孙、沈曾植等,均以上海为安身之地。

上海租界是众多达官贵人的居留地,也是众多失势政客的藏身所。这方面的例子极多极多。同时,上海租界对于流动性较强的专门人才有磁石般的引力,包括教授、文学家、艺术家、编辑、记者、律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等。特别是1926年,段祺瑞政府制造三一八惨案以后,北京陷入恐慌时代,大学教授及新闻记者等纷纷离京。一大批文化人,都在这段时间陆续到达上海。

需要强调的是,在以上海租界为核心区域的中外利益共同体中,中外并非平分秋色,而是明显地呈现西强中弱、西主中辅的特点。

当然,中国在这个共同体中也获得了巨大利益。中国近代化事业能够持续前进,上海能够成为中国多功能经济中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上海能够取得相当可观的发展,上海能够为从晚清到民国历代政府主要财税来源地;上海能够吸纳那么多的人口,成为中国多种人才高地,成为中国多方面文化中心,都与这个共同体密不可分。

中外双方在这个共同体中,也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租界提供的安全与法治,上海就不可能那么繁荣。同样,没有那么多中国人居住在租界,租界也不可能发展到那么大体量,外国人也不可能从中获得那么大利益,也就不可能有上海租界的繁荣。

近代以来,人类形成性质各异、大小不一的各类共同体,有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其中有些是自觉建立的,有些是自发形成的。以租界为核心区域的上海中外利益共同体,是在中外关系矛盾、冲突的磨合中、经多种力量博弈而自发、逐渐形成的。这一共同体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含有自觉的成分,其中有一条主线相当明显,即对中外双方共同有利,而不是单方有利。这是东南互保得以实施、共同治理黄浦江得以进行、上海繁荣得以持续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彭珊珊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