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罗力:南开经济百年的六大历史贡献——纪念南开大学经济学科成立100周年

2023-10-08 10: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南开经济学科的建立及当时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的状况

2023年是南开大学经济学科成立百年的纪念周年。

为何南开经济百年特别值得纪念呢?我相信,不仅现在绝大多数社会人士对此不知,而且众多南开大学的学子们可能对此也并不清楚。为此,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南开经济学科对中国经济学教育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哪些重大的历史贡献!

1919年,南开大学创立伊始就设立了文、理、商三科。同时1923年在文学院设立经济系。1926年6月,从耶鲁大学毕业的何廉先生来到南开大学任教,由此揭开了南开大学乃至中国经济学教育新的一页。

1927年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接受了何廉先生提出的建议,即在南开建立一个不属于任何学科的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进行有关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工作。1927年9月10日,南开经济研究所正式成立。初名“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由何廉担任委员会的主任导师。委员会以“为我国社会经济问题做实际解决之准备,兼谋我国社会科学之发展”为主旨,是我国高等学校中的第一个专门的经济研究机构。

经济学研究在当时的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留有很多空白和不足。何廉先生在回国之初对国内经济学教学的考察过程中,访问了国立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了解到当时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大学中担任经济学教学工作的大多是从英、美回来的留学生,他们使用英美的原版教材,或者将这些原版教材择要译成中文讲义。但由于薪俸微薄,这些教师大多在两个以上大学中兼课,甚至兼任京津或沪宁两地的课程。他们教学负担沉重,无暇研究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难以对教材或教学内容加以更新、补充和修订,因而只能年复一年的照本宣科。他们讲的全是西方国家的一般情况,与中国的国情根本不相联系,所有这些大学中连一门涉及中国经济发展、组织情况或农业经济学的课程也没有。在课程的设计上,每门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往往又都是非常肤浅的泛泛之谈。此外,国内大学的图书馆设施普遍不足,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缺乏经验记录和实地调查。

南开经济对中国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六大历史贡献

01 开创编制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学教材之先河

何廉先生认为,如果一位教师在教课中不能探讨他执教国家当前的经济问题,那不过是空谈而已,作为一个受西方教育的洋学者,首先必须经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深入中国实际,了解国情、解决难题,然后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更多的实际问题。

以他所开设的“财政学”课程为例。何廉首先油印了中国财政中有关封建王朝、民国以来的税收来源和结构、内外债发行情况、公共支出的去向等方面的资料,作为讲课教材的补充发给学生。他还深入社会调查搜寻有关资料,或到出版社尘封多年的书库中发掘,或上门拜访著者以求读原稿;他通过各种关系去借用或收购银行、商行拥有的资料;还求助当时政府各有关机关以至北京政府的财政总长,查阅政府部门的有关存档。一年后他就编写了一本新的教材,取代了当时最流行的美国教授卢茨的《财政学》。此教材经过教学的实践和反复的修改,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在助手们的协助下,何廉对自己开设的经济学原理和统计学等课程也都相应地编写了教材。

1936年国立编译馆正式出版了何廉和他的学生李锐合编的《财政学》,成为当时畅销的教材之一,为全国各高等院校财经科系广泛采用,并且在以后的年份中多次再版。何廉还与他的另一名学生吴大业合编了《统计学之原理与方法》;还将费尔切尔德、弗内斯和巴克的《经济学》改编得适用于中国大学教学的需要,后交他的研究助手巫宝三和杜俊东整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还有方显廷、谷源田的《中国之工业讲义大纲》,刘朗泉的《中国商事法》等著作和教材,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02 开创中国经济学界的经济学术语标准化之先河

在编撰教科书的同时,何廉先生还注意倡导和推动国内经济学术语的标准化。力求保持教学和著作中用语的统一性。他担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时,组织南开所有的经济学教授每两周集中一次,讨论选择经济学的术语,并在内部统一使用。

1934-1935年南京教育部国立编译局组织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用语标准化的经济学工作委员会,由全国各大学的经济学名教授组成,何廉担任主席。

该工作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即是在南开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经济学的标准化术语。该委员会所编撰的《经济学名词》由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经国立编译馆编订和正中书局印行,供各大学的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使用。

03 开创中国经济的调查研究之先河——闻名中外的“南开指数”

正是基于中国经济学者必须深入中国实际,了解国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和发展难题这一根本认识,何廉先生带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率先开始进行中国经济的实际调查研究,首开中国高校和经济研究机构调查研究之先河。

由何廉和他的助手重新计算的1912年以来上海和广州物价指数,于1927年夏得以完成并发表。1928年冬,在何廉的主持下,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开始系统地采集和编撰以天津市场为代表的华北商品批发物价指数;同时对天津的132家手艺工人生活费支出进行调查,并编制了《民国十六至十七年天津手艺工人家庭生活调查之分析》。该委员会还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收集1860年代至1920年代全部海关贸易册中的资料,据此编制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物量指数物价指数及物物交易率指数(1867-1930)》,该书很快就受到国内外著名统计学者的交口赞誉。至抗日战争之前为止,南开经济研究所已经相继编制了六种物价指数,其中包括中国进出口物价和物量指数、华北批发物价指数、天津工人生活费指数、天津外汇指数、上海外汇指数和上海证券指数。同时,何廉和吴大业等人还就指数的编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由南开经济研究所编制的各种指数,与当时官方公布的指数相比较,由于更为客观的反映了物价的实际变动,所以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有相当高的信誉,一直为国内外经济、历史学家和政府经济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用来作为计算和研究的依据延用至今。著名中国经济思想史专家胡寄窗在他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一书中说:“提到统计,人们总会联想到南开大学编制的物价指数……非官方机构所刊行的统计期刊只有南开大学一种……常为学术界所引用。”

04 开创调查研究中国工业化发展之先河

何廉领导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不仅首开对中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调查研究的先河,而且首开对中国工业化现状和发展的先河。

他们首先是结合教学需要,就近开展天津地区几种新兴工业的调查研究工作,以便进一步着手研究中国工业化问题,1928年末,南开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确定以天津地区为考察对象,以棉纺、缫丝、地毯、针织、面粉和制鞋业为重点在城市工业中开展调查。自1929年1月方显廷先生到南开任教后,就成为了何廉长期的得力助手和合作伙伴,天津地区工业调查工作由此得以全面铺开,同时委员会还派员深入河北省的宝坻、高阳等县调查乡村工业的发展,方显廷负责主持了其中很多的调查研究工作项目。1931年后,更推广到了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业调查,其中包括华北的乡村工业调查、四川成都的手工棉纺织业调查、广东顺德工业调查和浙江乡村工业调查等。

方显廷主持下对我国工业化的调查和研究产生了大量丰硕的成果,其中工业化研究主要包括(1)对全国一般工业如棉纺织工业、缫丝工业、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等的研究;(2)中国工业落后的原因分析;(3)工业化道路及政策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同时也出版了许多相关的重要著作,其中包括何廉、方显廷著《中国工业化之程度及其影响》,方显廷著《中国工业化之统计的分析》,方显廷、吴知、毕相辉著《支那工业论》,方显廷著《中国之乡村工业》、《天津之粮食业及磨坊业》、《天津织布工业》、《华北乡村织布工业与商人雇主制度》,丁佶著《中国棉纺业之新发展》,谷源田著《天津鞋业之组织》,吴知著《乡村织布业的一个研究》等。这些重要著作的出版,代表了当时学术界对当时中国工业化最高的研究水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而且至今也是研究当时中国工业化现状和发展的无可替代的宝贵历史资料。

05 建立了当时中国最好的经济学图书馆

何廉先生和方显廷先生都非常重视图书资料的建设工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费中一个很大的比重都是用于购买图书和期刊,尤其是及时购入最新出版和最前沿的经济类图书和期刊,使教学老师和研究人员得以迅速了解其当时经济领域中国内外的最新信息。何廉先生和方显廷先生本人,都曾在百忙中亲自带领图书管理员,到全国各主要城市去采购图书资料。

当时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图书馆,以其有关经济学和中国经济状况方面图书、期刊和资料的收藏闻名于国内外,当时国内各高等学校经济学方面的很多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都到南开经济研究所图书馆查阅资料,从而为当时中国经济领域研究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06 首创从各大学招收优秀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并建立当时唯一成批培养研究生的机构

1935年,在燕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等人的倡议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金陵大学、协和医学院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第一行政监察专员公署联合组成“华北农村协进会”。南开经济研究所在其中起着积极地组织和领导作用,何廉被选为该会主席,方显廷担任该会的秘书长,负责全面的日常工作。

根据协进会的任务,南开经济研究所在国内首创从各大学招收优秀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1935年秋,南开经济研究所首次招收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班共10人,分为土地问题、乡村合作和地方政府与财政三个方面,转年第二届招收了8名,他们毕业时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为教育部承认的、第一批硕士学位获得者。

抗日战争爆发,虽然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一度中断,但不久又在重庆恢复,使南开经济研究所成为旧中国高等学校中唯一一家长期连续成批培养研究生的机构。

到全国解放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共招收研究生十一届,有毕业、肄业生59人,他们后来大多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联合国办事机构、中国政府部门或金融界及企业界任职,其中不少人成为知名经济学家和业界领域的精英翘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经济领域的研究、发展和经济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南开大学经济系历史》,360文库,2017年10月13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