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安徽水利工程遗产系列⑦:渔梁坝的水利智慧

2023-10-07 17: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安徽水利工程遗产系列

系列七

渔梁坝的水利智慧

有一波碧水,秀美朦胧,川流不息;有一些青石,古风雅韵,灵动自然。清澈的水流从坝上流过,优雅的白鹭在坝边歇脚。站在石坝上,举首四望。坝上碧波如镜,鱼翔深潭,小舟拨浪,激起涟漪,恬静安闲。坝下乱石嶙峋,浪峰咬石,几处巨石巍然屹立其中;她就是被誉为“皖南都江堰”的渔梁坝。

方永华 摄

渔梁坝位于安徽歙县,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现存著名的古代滚水坝。渔梁坝的兴建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湛,功能之广益,充分体现古徽州人民兴办水利的智慧结晶。

方永华 摄

渔梁坝的构成

渔梁坝北近枫树山,南抵紫阳山,横卧在新安江支流练江之中。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高约5米,坝身断面呈不等腰梯形,下游边坡坡度1:7.8,坝北、中、南设三道泄门,比坝顶约低0.3米,三个水门从北向南依次渐低,起着调节流量的作用,用于平常过水。通过最南端水门的江水直冲山壁,折向东北而下,不仅刹减了水势,又使北岸难聚沙碛。其余两水门则是保证练江水位稍高时仍有较大泄水能力。在常水位时,练江从三个水门流过;洪水位时,水流则从整个坝面溢流而下。

渔梁坝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趾砌条石护坦,设置护菑,即以短石桩护坝脚,防止冲刷。坝头曾铸二头“厌胜铁犀”作为镇坝之物,分设坝之南北两端,昂首相望,惜皆不存。北岸坝端有一神庙,庙前立一如来柱,柱旁卧一石刻潴婆龙,护佑两岸人民。

渔梁坝的功用

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

渔梁坝蓄水可保持城内较高的地下水位,保证城内水井有足够的饮用水供应用,不仅有利于消防,而且于农业灌溉也有重要作用。城内有多处井群。据现代地震资料,从宁国沿芜屯公路往南至歙县县城,有一条中等程度的地壳断层。泉脉又与练江中之断层相通,断层含水丰富,故在县城区域,凿井即可得泉。南宋《新安志》云:应公井底有二穴通练江中,一通铜井潭,一通釜底潭……如果久旱不雨,河床干涸,则井水亦随之干涸。古人由此推知:在城南江中筑坝蓄水,使水面延至城根,这就为城内用水提供了基本保证。

渔梁坝的修建带动了古渔梁街区的发展,昔日渔梁古街樯桅如林,市井辐辏,商旅如云,渔梁坝的“奠澄流而揽形胜”,解决了徽州四县至府城的津渡之难,这座杰出的古代水利工程成为当地主要水运码头,是徽商经营活动的重要见证。古书曾记载“截上流以缓之,则舟楫易上,而挽运不劳”,意思是江上筑坝截流,使水缓滩平,成了优良的航船停泊处,这津渡之难就解决了。使得坝下一片水面成为理想的航船停泊处,而且大坝的设计者则有意将南端水门近岸开设,比北、中两处水门低一级,使流水常年始终折冲北岸方便船只停靠,最多时能停靠300余艘船只。

方永华 摄

渔梁坝的历史沿革

据《徽州府志》、《歙县志》有关资料记载,渔梁坝始建于隋末唐初。隋唐之际越国公汪华任新安郡治于歙城,当时上游扬之、布射、富资、丰乐四水汇注练江,至此陡泻而下,为缓流蓄水而在此筑坝截流。宋绍定元年,歙州推官赵希愬主持伐石重修。本地名士钱时在修坝记中说“凿山料材,汇别三品:直而方者曰‘眉石’,层垒绳整,严边幅也;狭而长,首方而末削,若钉、若斧者曰‘算石’,斜透中通,互穿锁也;其磊块不可尺度者曰‘囊石’,补漏罅,实腰腹。”由此可见其工艺之细致严谨。

元末明初,此时上距绍定修坝已有一百多年。渔梁坝开始圮坏,明弘治十二年,知府张桢拨官帑葺之。“垒石其上,顺流栉比,而两甃之。当不立交,纳锭于凿以为固,参和灰沙于内以为密,其广二十五尺,高半之……”。他的“顺流栉比”的条石砌筑原则与“纳锭于凿”的处理方法,前者使条石不易被水冲翻,后者加强了坝面的整体性。但他的中心充灰沙的方法却失败了,结果不到两年即被冲毁。两年后,知府彭泽命通判陈理督工修建。此次吸取张桢教训,“尽去坝心灰沙,表里皆甃方石,并节为梯级,俾水过坝斜平而下”。但当时坝面采用的红石不耐冲刷,因此,明万历、崇祯年间又两次大修。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府朱廷梅主持重修,这次吸取前人教训,弃去旧赤石和沙砾,坝面改用青白二石纵横交织,甃叠二十余层。衔接处用石榫互为连锁,上下层间竖石穿插,互相衔接,极为坚固。坝开三门,以泄水势,历时6年完成。后乾隆、光绪时曾两次维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渔梁坝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不断修缮渔梁坝。1989年,渔梁坝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现在的渔梁古镇以渔梁坝为核心,体现出它的功能特征和文化内涵,构成一幅优美壮阔的山水画卷。但由于渔梁坝有着与众不同的功能和古老的水利砌筑技术,加上它规模壮观、历史悠久,已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水利遗产。

原标题:《安徽水利工程遗产系列⑦:渔梁坝的水利智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